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但是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收土地方案的实施。
一、国家划拨土地农用地如何征收
国家划拨土地中的农用地征收流程如下:
1、向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
2、申请且批准同意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进行征地公告;
3、听取被征收农民的意见;
4、制定并确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后实施。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国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拟申请征收土地的,应当开展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将征收范围、土地现状、征收目的、补偿标准、安置方式和社会保障等在拟征收土地所在的乡(镇)和村、村民小组范围内公告至少三十日,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村民委员会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二、开发商调核征地公告是多长时间
开发商征地公告的有效期是两年,征地公告有效期与土地征收批文的有效期是一致的,满两年未征收的,批文自动失效。国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拟申请征收土地的,应当开展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将征收范围、土地现状、征收目的、补偿标准、安置方式和社会保障等在拟征收土地所在的乡(镇)和村、村民小组范围内公告至少三十日,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村民委员会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三、如何查看农村土地征地的违规流程
如何维权:违法强制征收土地的,被征地的农村可以向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投诉,或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维护自己的权益
合法征地流程:
1.告知征地情况;
2.确认征地调查结果;
3.组织征地听证;
4.征收土地公告;
5.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在征收土地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以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为单位拟定征地补偿方案、安置补偿方案并予以公告;
6.报批征地补偿方案;
7.批准征地补偿方案;
8.土地补偿登记;
9.实施补偿,交付土地。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征收土地方案经依法批准后,由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并将批准征地机关、批准文号、征收土地的用途、范围、面积以及征地补偿标准、农业人员安置办法和办理征地补偿的期限等,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经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听取被征收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收土地方案的实施。征收土地的各项费用应当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全额支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