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债务纠纷起诉的流程步骤

来源:爱够旅游网

债权纠纷起诉的流程:

1、提交诉状申请立案

债权人可以写一份起诉状然后递交到法院立案厅进行立案。

2、法院发出受理通知

在法院立案之后,人民法院会对债权人发出受理通知。

3、法院组织双方交换证据、被告递交答辩状

债权人和债务人交换双方的证据,债务人就债权人的诉求作出应答。

4、开庭审理、质证、辩论

上述程序进行完之后,双方只需等待开庭,然后参与审判即可。

5、宣布判决结果

有可能是当庭宣判,也可能是择日宣判。

6、判决生效,执行

起诉前进行财产保全,有利于维护权益,有利于执行。

一、开庭审理人员组成有哪些人员

开庭审理人员组成有以下人员:

1、法院方面: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书记员;法警;

2、原告方面:原告;原告代理人;

3、被告方面:被告;被告代理人;

4、其他可能相关人员:相关证人;公诉人;旁听人员。

一、发生债务纠纷,起诉流程如下:

1、提交诉状申请立案,债权人可以写一份起诉状然后递交到法院立案厅进行立案;

2、法院发出受理通知,在法院立案之后,人民法院会对债权人发出受理通知;

3、法院组织双方交换证据、被告递交答辩状,债权人和债务人交换双方的证据,债务人就债权人的诉求作出应答;

4、开庭审理、质证、辩论,上述程序进行完之后,双方只需等待开庭,然后参与审判即可;

5、宣布判决结果,有可能是当庭宣判,也可能是择日宣判;

6、判决生效,执行,起诉前进行财产保全,有利于维护权益,有利于执行。

二、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综上所述,开庭审理的组成人员包括法院人员、原告、被告,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债务纠纷起诉流程以递交起诉状开启,再经过审查立案、庭审等环节完成全部流程。民事诉讼需要满足四项条件才能够提升诉讼。

二、起诉欠款的证据有什么

起诉欠款的证据如下:

1、证明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

2、证明借贷关系存在的证据;

3、证明协议履行情况的证据;

4、证明尚欠货款的凭证;

5、证明口头协议成立和生效的证据。

一、债权纠纷起诉的流程如下:

1、提交诉状申请立案,债权人可以写一份起诉状然后递交到法院立案厅进行立案;

2、法院发出受理通知,在法院立案之后,人民法院会对债权人发出受理通知;

3、法院组织双方交换证据、被告递交答辩状,债权人和债务人交换双方的证据,债务人就债权人的诉求作出应答;

4、开庭审理、质证、辩论,上述程序进行完之后,双方只需等待开庭,然后参与审判即可;

5、宣布判决结果,有可能是当庭宣判,也可能是择日宣判;

6、判决生效,执行起诉前进行财产保全,有利于维护权益,有利于执行。

二、债务纠纷需注意以下事项:

1、及时起诉,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多为2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2、证据效力,调解过程中对事实的承认,不得在其后的诉讼中作为对其不利的证据;

3、财产保全,一方行为或其他原因可能导致判决难以执行或造成其他损害,法院可基于另一方申请或自行裁定,采取保全措施;

4、继续履行,法院采取强制措施后,被执行人仍不能偿债的,应承担继续履行义务,债权人发现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可随时请求法院执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