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流程及划拨方式。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需以有偿方式取得,但特定情况下可通过划拨方式取得。转让流程包括申请、审查、勘察、地价评估和审批表填写等步骤。
法律分析
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流程如下:
1、交易双方提出转让、受让申请,交易当事人申请办理转让手续,同时,还应提供转让协议、土地使用证、宗地界址点图、建筑物产权证明、法人资格证明,委托书、身份证明等资料;
2、审查;
3、现场勘察;
4、地价评估,并提供报告书;
5、填写转让审批表。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应当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但是,下列建设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
(一)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
(二)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
(三)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
拓展延伸
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方式的法律规定和实践案例有哪些?
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方式的法律规定和实践案例非常丰富。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通过出让、划拨、转让等方式进行转让。其中,土地出让是指政府将国有土地使用权以出让方式转让给土地使用人,一般适用于商业、工业等用地;土地划拨是指政府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给特定的使用人,主要用于公共设施、住房等领域;土地转让是指土地使用权人将其拥有的土地使用权转让给他人。实践中,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也会采取其他灵活的方式进行土地使用权转让,如土地租赁、股权转让等。具体的法律规定和实践案例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和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
结语
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流程包括申请、审查、勘察、评估和审批等环节。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建设单位应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但也存在划拨方式取得的特例。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出让、划拨和转让等。不同地区和具体情况下,还可能采取土地租赁、股权转让等灵活方式。具体的法律规定和实践案例需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和分析。
法律依据
《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四条
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应当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
但是,下列建设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
(一)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
(二)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
(三)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