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南通教育之东风 扬弥勒明日之教育
南通之行,收获丰硕;南通之旅,眼界开阔;春到南通,自己才知晓“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这句话的真谛。南通,自己向往已久的地方,我今天终于来了。我是多么的高兴啊,我承载着多少梦想和希望来了,我要在这里和你诉说我的困惑,我的理想和未来,诉说我的那般孩子们,诉说我们的老师,诉说我的学校。我想把你说的话捎回去,讲给他们听,他们一定会大吃一惊,他们一定能享受一顿教育的饕餮大餐,他们一定会做梦都想来看你的。南通,因教育而闻名全国的地方,我将乘着你的东风扬帆起航,弥勒教育也将乘风破浪,扬帆起航,走得更远!
我立于三尺讲台已有十几个春秋,今已三十又余,圣人孔子说:“三十而立”,我立于何? 我现今还一事无成,没有什么作为,我还等什么呢,我不能再这样糊里糊涂的下去了,我要做点什么呢,怎样做呢?寻觅大江南北,追寻你啊——南通,我在这里看到了教育的春天,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教育的春风,我们必将乘着你这一股东风扬帆起航,奔向远方。
来到南通,11个日日夜夜,11个不平凡的而又难忘的日子,聆听了孙国春、施建平、许卫兵和蔡宏圣等多位特级教师的讲座,看了通师二附老师的情境数学课堂教学,我激动兴奋,感慨万千!
一、转变观念 更新理念
来到南通,我才深刻领悟到“观念陈旧”的含义,听听专家老师
的讲座,再看看这儿老师的课堂,再想想自己的学校,自己的课堂,真的汗颜啊!同样身为老师,同样是一天24小时,为什么他们能做这么多的事儿,而我们就连自己的“三尺讲台”都站不好。这几天,我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思来想去,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教师的观念不同,意识不同。我们当地的教师处于大的环境之下,好多老师都是你看我,我瞅你,你卖力,我苦干,你随意,我随便。没有干劲和活力,好比火车失去了车头,没有了动力。
一部分老师还把教书当做“铁饭碗”,没有忧患意识,没有自我提高的主动意愿,没有自我专业发展的一个长远打算。整天埋着头教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我只要把学校教务处安排给我的课上好就行了。老师们这种简单的想法在如今可能行不通了。老师不再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应该是一个立体的,多才能的,个性丰富的,拥有爱心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万金油”型人才。所以,教师要学的东西很多,不只是要上好课,还要勤读书,做研究,善于总结和发现,勤于动笔,勇于探索,甘于奉献,持之以恒,方能成为学生之良友,教师之楷模。
因此,对于一位老师,对于一所学校来说,观念的转变是很重要的。除了领导重视以外,还得经过培训和自身的加强学习。观念转变了,一个人的理念和理想才会随之转变,主体本身才会产生无穷无尽的力量源泉,推动着自己勇往直前。
二、积极探索 大胆创新
有了新的理念,还要看我们自己是否敢于探索,是否敢于创新,
是否敢于身先士卒,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俗话说,路就在脚下。就看我们能不能迈出第一步,敢不敢大胆往前走。只要我们坚信,不怕失败,跌倒了爬起来,就会走出一条新的路子。就像通师二附的施建平副校长所言,他大胆创新自己的语文教学,把学生带到长江边上,穿过一片稠密的芦苇滩,冲到埂上,师生再回过头去看自己走过的路。啊,密密麻麻的的芦苇滩上原本没有路,现在一条隐约可见的小路就在眼前,施老师让学生体验生活之路,也是体验学习之路、人生之路。我想,这样的体验学生一辈子都不会忘的。
还有一次,施老师为了学生能写出真实、生动的习作,为学生创设情境。学校有一条用鹅卵石铺成的小水沟,当时水干了。施老师就把水闸打开,水沿着小沟缓缓向下流去,学生们一个个脱掉鞋袜,挽起裤腿,沿着鹅卵石铺成的小水沟走来走去,不是发出欢快的笑声。有的学生还光着小脚丫在泥巴塘里,草地上行走,十几分钟后,施老师就让学生拿起本子,自己找一个地方,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我们在生活中,为什么就不能多给学生一些这样的情境体验呢?这就是通师二附的大胆创新之处。
教师的工作是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只有用创造性的思维和创新的办法才能创造出新的工作方法。一成不变、生搬硬套的方法是行不通的。我们是教人不是教书,我们是育人不是愚人。所以,在教学的道路上要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才能闯出一片新的天地,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
三、力求根本 抓实课堂
学校要以育人为根本,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靠的是课堂教学。我来到南通,才知道这边的学校是如何抓教学的。来上情境课的教师中,有部分是校长;来跟我们进行讲座的有部分也同样是校长。这让我很纳闷,因为跟我们那边不太相同。我们那边的校长基本上不上课,而这边的校长基本上是教学能手,是学校教学的一把手,有的还被评为特级教师,像施建平、许卫兵等。可见,学校领导对学校的课堂教学是起到多么重要的作用啊!只有领导懂教学,才能管理好教学;只有领导带头研究教学,也才能抓好教学。脱离了课堂教学的研究,都是惨白无力的,如同行尸走肉。像李吉林老师那样一生从教五十个春秋,当过校长,但她从未离开过她的孩子和课堂。现在她已是一位76岁的老人,但她任然坚持到学校来,研究她的情境教育理论,到教室外面的走道上走走,看看,听听。她之所以取得了这么伟大的成就,跟她扎根于课堂教学是密不可分。假如离开了课堂,她不一定会功成名就,成为儿童教育家了。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阵地,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课堂40分钟,认真研究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积极思考,大胆猜想,勇于实践,敢于探索,不畏艰辛,在小小的教室里,研究出无穷的大智慧;在小小的教室里,探索出具有弥勒特色的教育;在小小的教室里,感悟一个个鲜活的有个性的生命体;在小小的教室里,感悟教育的真谛与魅力,体现人生的自我价值与追求。
四、夯实基础 提升素质
教师的基本技能和自身素质关系到一位教师的自身成长。只有基
本技能强,自身素质高的教师成长的速度才会更快,学生才会喜欢,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来到通师二附,我才知道他的强大和实力,施建平副校长说:“通师二附的老师们连续九年夺得江苏省数学课堂竞赛一等奖”,这样的成绩真了不起,这背后有什么再支撑着呢,这就是情境数学课堂教学和教师的基本功以及自身素质有很大的关系。
无论从看课到议课再到讲座,就能透出几分教师的功底和修养。这儿的好多校长都搞研究,还出了不少专著,有的成了专家。他们从校长到普通老师,每一个都是研究者,发表几篇文章,算是常事。而我们当地却大不一样,发表篇文章算是稀奇和新鲜事儿,学习的氛围不浓厚,研究的氛围不浓厚,读书的氛围不浓厚。作为一名教师,不学习是多么可怕啊,不读书是多么可悲啊!这样的教学,这样的课堂会有生机吗?教师的一桶水被舀干了,还会有吗?教师的这一桶水够学生在里面遨游吗?不言而喻,现在的教师不是一桶水了,而是需要长流水,许多的水,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渴望,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止渴。所以,教师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是多么重要啊!只有打好自身的基础,补好自己的漏洞,才能看到别人身上的漏洞,才会有自身的提高和发展。
五、反思成长 突出成果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反思。反思是一位教师教学活动以后所产生的心理活动反应,对促进教学有比较大的帮助。对于一位教师来说,没有反思就没有成长,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反思就不能成长为一位优秀的教师。通师二附的蔡宏圣老师,打磨一堂公开课以后,
就能发表一篇文章发表,有的时候是三篇,比如:打磨公开课“用字母表示数”,发表了三篇文章:《数学视界,引领课堂走向深远——“用字母表示数”教学的重构》发表于《小学教学》(数学版)20xx年Z1期;《捕捉数学史的教学因子——以“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为例》发表于人民教育,20xx年第6期;《和谐:小学教学设计的新视角——以“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设计为例》发表于《课程、教材、教法》20xx年第8期。蔡老师经过不断反思,才写出了这么多文章。所以,我们以后也要向蔡老师一样,上完一堂课以后,要善于反思,学会反思;要勤于思考,勤于动笔,让自己的教学成果凸现出来,让更多的人知晓,慢慢的你也就成为了专家。
总之,南通教育并不是偶然现象,也不会随机产生,有他内在的因果关系。一位李吉林老师带动了南通,南通带动了江苏,南通因此而闻名全国。南通教育这一现象是花了35年的心血才换来的。35年里,又培育出了大批的弟子,就像这样传下去,南通的名师越来越多,李吉林效应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得到了推广,所有南通人向她看齐,你想,这是一股多么强大的力量啊——千军万马,势不可挡!现在的弥勒教育就缺这样一位领军人物,我想,有南通人的前车之鉴,再加上我们弥勒人的智慧,在不久的将来,这样的人物一定会在弥勒大地横空出世,再现传奇,昭示天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