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数乘整数

来源:爱够旅游网

  基本信息 课题 教学内容:《数学》五年级上册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一第1~3题。   作者及工作单位  新民小学   林克雄 教材分析 考虑到学生巳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根据小数与整数的密切联系,教材先教学小数乘法,再教学分数乘法。与原义务教材比,淡化了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把重点放在计算的算理和方法的总结上。 学情分析 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理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 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星期天,王老师和李老师一起去青远超市购物。下面就请你们算算我们各用了多少钱。 出示(1)李老师买一双棉拖鞋9.8元和一瓶色拉油12元,共用去多少元? (2) 王老师买2盒巧克力, 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师:怎样列式? (学生可能会列:①0.8+0.8+0.8 ②0.83,如果出现①,可以问“还可以怎样列?”,如果出现②,就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这个算式和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小练习,复习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由于小数乘以整数是整数乘法意义的下位知识,所以,教师先让学生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去同化、发现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帮助学生体验乘法和加法意义的联系。 揭示课题并板书:小数乘整数。 二、组织探索计算方法 (一)师:你能把“0.83”的结果算出来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使用方法的情况。 组织交流:你是怎样算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的算法可能有: ①0.8+0.8+0.8=2.4元, ②0.8元=8角,83=24角=2.4元, ③0.83=2.4 ④竖式,但对位不准确。 交流时,可让学生板演或指名说,教师板书。①②教师让学生简单说说理由,③④先让学生说说做法,教师进行正确指导并板书正确做法。 提问:这个竖式和以前的竖式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说出因数和积中都有小数。) (二)接着出示(2)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钱?(先列加法竖式计算,再列乘法竖式计算。) 学生按要求独立进行计算。(做在书上。) 师生说说用加法怎样算。(注意对位。) 组织交流乘法算法:你是怎样算的? 组织小组交流:你从计算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比较结果,比较对位,初步得出因数的小数有几位,积的小数也有几位。) 师:如果用一个三位小数乘3,积会是几位数?如果用一个四位小数去乘呢?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了解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有关。 三、猜猜算算,归纳计算方法 出示4.7612、2.853、250.103。 1、先让学生猜一猜每道题的积是几位数,再用计算器算一算,看猜想的是否正确。 2、组织小组讨论:通过刚才的计算,你认为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可以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学生自主讨论。) 3、师生共同总结计算方法。(要求学生说出主要意思。) [设计意图]在初步体验的基础上通过猜想和验证,自主得出计算的方法,要比传统的做法效果好得多。 四、巩固运用,完成“练一练” 1、指导完成第1题。 要求先说一说每题的积是几位小数,再让学生独立计算。 (如果有学生提出0.90末尾的0可以省略,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如果没有学生提出,教师直接引导。) 师小结化简问题。 2、指导完成第2题。 先让学生根据要求填一填。 全班交流并讨论:各题的积是多少?各有几位小数?你是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各自的数学实际出发,通过语言交际总结方法,沟通了旧知与新知之间的内在联系,真正理解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五、进行课堂练习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练习十一1~3题。 (教师重点分析2、3题。) 六、实践活动:争当超市大赢家 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长当主持兼营业员,其他组员拿着10元钱到组长那儿买东西,看谁买的东西最接近10元,花的时间最少。(根据实际时间机动安排。) 六、全课总结。 1、学习了什么? 2、通过学习,你能说说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有什么不同吗? 3、你认为怎样能准确的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 二、组织探索计算方法 三、猜猜算算,归纳计算方法 四、巩固运用,完成“练一练” 五、进行课堂练习 六、全课总结。    1、谈话引入      2、探索计算的方法     3、让学生上黑板做练习   4、小结我们这节课学了什么  1、可能有一些同学不认真   2、个别的学生上黑板做错了再讲解         教学伊始,直接运用充满激情和诱惑力的语言,激发学生探究计算的兴趣,诱发体验欲望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小数乘整数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是否认真听讲、积极讨论。 2.是否积极举手发言,回答问题。 3.是否自信,敢于提出不同意见。   教学反思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乘法,教材安排了复习积变化的规律,通过例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之后安排了一些练习巩固。而在实际的学情中,有大部分学生都会算小数乘法,知道当成整数计算,然后点上小数点,但对于为什么要这么算,竖式的写法还很模糊这一现象,我想如果按照教材的编排进行,这样的问题没有挑战性,学生不会感兴趣,于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安排:

  1、突出积变化的规律

  在教材中积变化的规律是复习,我在教学中却将当它是新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体验发现的乐趣。充分理解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就会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引导学生直接运用这个规律计算出0.32,同时运用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进行验证,感受规律的正确性。

  2、突出口算。

  教材中没有安排小数乘整数的口算,而实际在口算中由于数目比较小,计算结果可以比较快速的反馈,易于检验学生计算的正确与否,同时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计算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思路,所以在计算中我增加了小数乘整数的口算练习,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用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检验方法的正确性,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计算小数乘整数可以看成整数的计算。

  3、突出竖式的书写格式。

  有了前面对算理的理解,当遇到用竖式计算3.8559时,学生不再感到困难,但要他们说出为什么这么写,部分孩子还是不能理解,所以我抓住小数点为什么不对齐了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已经将3.85扩大100倍,计算的是385乘59了,所以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而不是小数乘法了,最后还得将积缩小 100倍。

  4、突出小数的位数的变化。

  小数位数的变化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因此我为这个安排了两个练习,一个是推算小数的位数,二是判断小数的位数,在判断小数的位数后选择了两题让学生计算,认识到并不是积的小数的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都是一样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