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来源:爱够旅游网

  第八  单元分析

  一

  单元教材分析

  苏教版数学教材从四年级(上册)起,每册都编写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单元。“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的课程目标之一,教材编写“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的单元,就是为了贯彻落实课程目标。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在长期数学教学中不断地培养的,是通过各个领域内容的教学逐渐形成的,单独编写“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个单元,能加强策略的形成和对策略的体验。

  在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活动的价值不局限于获得具体问题的结论和答案,它的意义更在于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体会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并由此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还体会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策略。数学教学在这种鼓励个性发展的理念下进行,学生的创新精神才可能真正得到培养。

  本单元以有条理地整理信息,发现数量之间的联系作为策略教学的切入口。发现和利用数量关系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通过整理信息明确和把握数量关系,既是可操作的方法,也是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学会整理信息的常用方法,体会它的作用与意义,从而内化成自己的策略是教材的编写思想。

  二

  单元目标要求

  教学用列表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三

  单元设计意图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是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后一部分是解决三步计算的问题。

  1�� 让学生把信息填入表格,学习整理信息的方法,体会对解决问题的作用。

  本单元选择表格作为整理信息的工具,有两个原因: 一是学生对表格比较熟悉,他们从一年级学习数学起就经常接触表格,进行过许多填表活动。因此,选择填表整理比较贴近学生实际,宜于学习。二是表格条理清楚,数学化程度比较高。填入表格里的都是经过筛选后的重要信息和有用数据,实际问题里的许多情节性内容都被过滤掉了。因此,填表整理能帮助学生把握住实际问题里的数学内容。

  教材充分注意到学生初步学习利用表格整理信息,在编写上尽量循序渐进,逐渐提高。

  (1) 把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全部填进表里。

  (2) 根据要解决的问题,选择相关的条件填入表格。

  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特点。

  第一,  选择相关的条件填入表格。

  第二,利用表格、紧扣问题,设计解题步骤。

  2��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养成整理信息的习惯。

  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整理的方法和形式是多样的,列表整理只是其中的一种。教材选择列表整理是它易于操作,适宜学生运用。学生对填表的态度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态度表现为对填表有热情,体验到填表整理对形成解题思路的作用,具有自觉进行整理的习惯。消极的态度则把填表看做负担,理解为教材和老师的规定,是被迫进行的。教材力求让学生体会到整理信息的意义,并转化成内在的需要,真正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1) 从有形地整理到无形地整理。

  (2) 解决新颖的问题。

  问题的新颖性与策略的形成正相关。策略往往在解决新颖的问题时体现其价值,并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发展。如果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总是局限在已经教过的、已经认识的那些问题上,那么只是进行技能操练,没有培养策略。为此,教材在教学归一问题的基础上带出归总问题,在教学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问题时安排少量稍难些的三步计算问题。这些归总问题、稍难些的三步计算问题都不编排例题,在“想想做做”里让学生应用策略独立解答。

  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新课程对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课题,让学生主动解决一些新颖的问题是数学教学的一项突破。为此,教学中应做到两点。

  第一,改变例题的教学观念。

  第二,教学新颖的问题,既要放手让学生独立解答,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第一次出现归总问题和稍难些的三步计算问题,教材都为学生设计了可以填写的表格。一方面引导学生应用已经学到的思想方法,继续培养整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适当降低整理信息的操作难度,学生有现成的表格可填。教学要注意适度地“放”和适当地“扶”。 新课标第一网

  最后还要指出一点,列表整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策略,解决每一个问题都从整理题目里的条件和问题入手。本单元教学列表整理以后,不能说所有的问题学生都能解答了。应以解答归一问题、归总问题、较容易的三步计算问题为主,一些稍难的实际问题以后会安排教学。

  四

  单元目标达成分析

  课题:教科书p65-67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 1课时

  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1、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数据的作用,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学会运用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学情分析:  重点与难点:重点:体会策略的价值,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难点: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揭示课题    二、教学例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问:什么叫策略?你在哪些地方见到用过?能举例说明吗?    出示情境图图中直接告诉我们哪些数学信息?在已知条件比较多、关系比较复杂的情况下,为了能够清楚的看出已知条件和已知条件之间以及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采用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的策略。(板书: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能用列表的方法整理这些条件和问题吗?在列表时,为什么先要把小明的情况填进去?每人购买的本数和所用的钱数填在同一行,有什么好处?填表和摘录条件比较,哪个方便些?列表之后,干什么呢?就是分析数量关系(板书:分析数量关系)要求小华用去多少元,可以怎样想?会列式吗?  根据已有经验交流,互相补充互相说日常所见  集体交流  图中有三个小朋友,小华,小明和小军。小明买了3本笔记本,用去18元,小华买了相同的笔记本5本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结合学生列表整理的情况,展示列表过程独立活动 小组交流                                                                   三、组织练习四、课堂作业总结策略 1、  从买3本用18元想到先求一本用多少元,是从条件还是问题想起的?(板书:从条件想起 2、要求买5本用多少元想到先要求一本的价钱,这是从哪里想起的?(板书:从问题想起)提问算式每一步的意义小军用42元买笔记本,他买了多少本?请每个人独立列表整理怎样分析数量关系?指名板演算式  共同检查在分析数量关系时,你运用了什么策略?列表整理数据你能将这两个表格合并起来吗?出示表格(略)

  小明

  3本

  18元

  小华

  5本

  (  )元

  小军

  (  )本

  42元

  出示   3本               18元        5本            (   )元   (   )本              42元         能够将表格中的内容填在括号里吗?表中的箭头什么意思?观察这个图,你发现了什么?独立填写括号互相交流箭头表示本数和用的钱数是对应的(本数越多,用的钱越多,但不管怎么变,每本的价钱不变……)  “想想做做”第1、2题     “想想做做”第3、4题    五、全课总结             (先要根据小明的算出一本的钱)方便分析  比较  填表更清晰看条件   问题…… 自主探索  独立列式解答交流讨论 1、  根据买3本用18元,想一本用多少元(从条件想起) 2、  要求买5本用多少元,先要求一本的价钱(从问题想起)互相交流选择信息   独立填表汇报交流 同桌互相交流   列式解答各自检查订正 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课题:教科书p68-69   第 2课时

  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1、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稍复杂的信息,并运用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2、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情分析: 重点与难点:用从问题想起策略分析数量关系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揭示课题二、教学例题一台织布机3小时织布84米,如果织8小时可以织布多少米? 要求:先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再解答。 指名说解题思路,并说说用列表的好处独立列表解答,交流思路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列表和画图的方法整理信息,运用这种策略,我们可以解决更多的问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出示例题中的已知条件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苹果树和4行梨树。桃树每行7棵,苹果树每行6棵,梨树每行5棵看了这些信息,你有什么感受?出示问题: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如果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解决这个问题,有必要把所有的信息都整理进去吗?一台3小时84米一台8小时?米认真读题 仔细分析信息比较多展示学生所列表格不需要都整理,只要用到“与桃树、梨树有关的信息”独立列表整理信息

  桃   树

  3  行

  每行7棵

  梨  树4  行

  每行5棵三、组织练习 四、课堂总结五、布置作业你能根据问题列表整理信息?(巡视  个别辅导)分析数量关系,你打算从哪里想起?怎样想?小组讨论  交流  可能有两种思路(分别从问题、条件想起)请列式解答巡视  适当进行指导每一步求的是什么?独立列式解答  交流  说意思3×7=21(棵)  4×5=20(棵)21+20=41(棵) 试一试出示问题:苹果树比桃树多多少棵?要求:列表整理,分析数量关系,解答展示学生表格和答案

  桃    树

  3  行每行7棵

  苹 果 树

  8  行每行6棵你能根据题目呈现的信息,自己提问题,再设计表格填表并解答吗?选择典型题展示共同交流(让其他学生猜一猜被展示者的分析思路) 比较小结1、用列表的方法,来算算,用这些栅栏还可以围成长是几米的长方形? 长(米)8765宽(米)1234面积(平方米)8141820想一想,如何围面积最大?独立列表整理,互相交流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独立列式解答检查订正3×7=21(棵)  8×6=48(棵)48-21=27(棵)独立提问题,设计表格,填表列式解答  互相交流引导观察:刚才我们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可以围出很多种情况。指出:在确定长方形周长后,长和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  2、“想想做做”第1、3题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