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类推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养成规范解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重点:理解和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能准确地计算较复杂的三步式题。
难点:运用知识迁移,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三步式题中,小括号内含有加、减和乘、除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规范地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设问,质疑“法则”
师出示式题:900÷10+204,让学生独立计算后再汇报。
师:计算时为什么不先算“加”?
生:在这道算式中,我们要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
师:遵守“法则”无可厚非,可是“法则”就一定合理吗?比如在这里,如果按照法则计算,加法就永远不可以先算了!
生:加小括号就可以先算加。
师:看来“法则”的成立也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算式中有小括号,该怎样计算呢?
生: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运算,再算小括号外面的运算。
师:改变了运算顺序。
二、探究,掌握“法则”
1、 初步练习,掌握方法。
师:怎样加小括号才能先算加?(师生讨论,形成算式:900÷(10+20)4)。
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你能试着算一算吗?
学生试练,汇报交流。
师:是不是小括号随便加在哪儿,都可以改变运算顺序?
生:不是的,比如小括号加在“900÷10”上,运算顺序就没有改变。
师:这时的小括号常常被我们称为“无效括号”。那么小括号加在哪里,才能改变运算顺序?
生讨论交流,汇报,形成两道算式:(900÷10+20)4,900÷(10+204)。
师:这两道算式括号里都有两步运算,该怎样计算呢?
生:括号里也要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师:能试着做一做吗?
生独立练习后反馈,师及时平时矫正。
2、 对比辨析,加深理解。
师:观察我们做过的这三道算式,其中的数、运算符号以及它们的排列顺序都一样,而且都只加一个小括号,为什么计算的结果都不一样呢?
生:小括号的位置不同,运算的顺序也就不同,结果也就可能不一样。
师:那我们在做计算时,应当注意些什么?
生1:计算的时候不仅要看清数和运算符号,还要看清小括号的位置。
生2:先确定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计算时还要细心,不要算错了。
师:你们觉得在做混合运算时,关键是什么?
生:理清运算顺序是关键。
三、变式,熟练“法则”
师:现在我们就来抓住关键练习,敢不敢接受挑战?
出示题1:根据算式选择合适的运算顺序。
(1)(600÷10+120)5
a.除、乘、加
b.除、加、乘
c.加、除、乘
(2)136+2530÷10
a.乘、除、加
b.除、乘、加
c.乘、加、除
师:友情提示,先思考,再慎重选择。
出示题2:根据算式写出合适的运算顺序。
(1)(75+49)(7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