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够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美》学习要点

《论美》学习要点

来源:爱够旅游网

  教学目的:

  1、把握文章主旨

  2、掌握各种论证方法

  3、学会鉴赏格言式的语言风格

  4、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良好的行为美德。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引导提问、讨论

  教学过程:

  一、 课文导入:

  各位同学好!我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硕士研究生王琳,今天借用大家一节课的时间,看看我是否有缘成为大家的老师。初次见面,想必大家看着我这位新老师,是不是心里在琢磨着:艾,这位老师长得……穿得……

  可见,看一个人我们首先会想他漂亮不漂亮,帅不帅,也就是说外表美不美。

  所以外表美不是不重要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他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中被尊称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马克思称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第一个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人。

  二、教授新课:可结合“大长今”

  1、美德

  美德好比宝石 喻证

  有美德的人 例证

  (第一组朗读)

  2、美貌

  (第二组朗读)

  讨论思考:为什么要写这一段? 对比中看出作者的价值取向 对比论证

  大家先想想,一个长得很漂亮的人但没有什么才能的人,和一位长得比较普通但很有才能的人,你偏向喜欢哪个,或者说比较欣赏哪位?

  俗话说:“绣花枕头一包草”其实就是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的鄙视。也就是大家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的内在表现。其实伟大的科学家培根和大家一样,他也觉得有才能有所为的人比光有美貌的人更值得肯定、赞赏。从这一段里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作者培根的价值取向,即还有其他东西比美貌更重要。那么究竟是什么呢?

  3、最高的美——美德

  好,我们来跟着培根“仔细考究”一下:

  (第三组朗读)

  对比论证、例证

  外在:优雅行为 形体之美 颜色之美(最直观,画家最容易表现出来)

  内在:美德——最高的美(难于直观,画家无法表现)

  内在外化 外在内现

  随后作者进一步说明:

  “美是不能制定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公式是简单的,机遇却是可遇不可求的,难得的。课文举例说明,可以让学生补充说明。

  ——美是难的。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论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