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家拒绝发货赔付视具体情况而定,违约金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购物商家不发货可通过协商、投诉、仲裁或诉讼维权。违背发货时间承诺需支付违约金,最高不超过30元,最低不少于5元。
法律分析
卖家拒绝发货赔付视具体情况而定:
1、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2、一般来说合同违约金上限是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但是如果过高或者过低是可以请求法院给予减少或者增加的。
购物商家不发货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维权:
1、消费者可以与卖家协商达成和解;
2、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3、可以根据与卖家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4、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综上所述,卖家不发货可以发起投诉,然后要求对方进行赔偿,违背发货时间承诺,是指除特殊情形外,卖家在买家付款后未按约定时间发货的,需向买家支付该商品实际成交金额的百分之五作为违约金,最高不超过30元,最低不少于5元。
拓展延伸
卖家拒绝发货,消费者权益如何维护?
当卖家拒绝发货,消费者应该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首先,与卖家进行沟通,了解拒绝发货的原因,并要求合理解释。如果卖家无法提供合理解释或拒绝解决问题,消费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保留相关证据,如订单、聊天记录等,以备后续维权使用。2.查询相关法律法规,了解自己的权益和维权途径。3.向消费者协会或相关监管机构投诉,寻求帮助和支持。4.考虑采取法律途径,如起诉或申请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重要的是,消费者应该保持冷静,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权益,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语
综上所述,当卖家拒绝发货时,消费者可以采取多种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首先,可以与卖家进行沟通并要求合理解释。如果问题无法解决,消费者可以保留相关证据并查询法律法规,寻求消费者协会或监管机构的帮助。在必要时,可以考虑采取法律途径,如起诉或申请仲裁,坚定地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重要的是,消费者应保持冷静,不轻易放弃自己的权益,坚守维护合法权益的决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