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够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有关刑事案件减轻处罚的相关规定

有关刑事案件减轻处罚的相关规定

来源:爱够旅游网

刑事案件减轻处罚的情形包括未成年人、老年人、精神病人、残障人士犯罪以及正当防卫和自首立功。根据《刑法》,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从轻或减轻处罚;已满75周岁的老年人犯罪,故意犯罪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过失犯罪应从轻或减轻处罚。

法律分析

刑事案件减轻处罚的情形有:

1、未成年人犯罪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

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

3、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4、超过限度的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行为;

5、自首和立功。

《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十七条之一刑事责任年龄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拓展延伸

刑事案件减刑与假释的法律规定

刑事案件减刑与假释是指在刑事审判过程中,根据法律规定对犯罪分子的刑罚进行减轻或提前释放的一种制度。根据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表现良好、认罪悔罪、积极参加改造教育,可以申请减刑或假释。减刑是指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对原判决的刑期进行缩减,使犯罪分子提前获得自由。而假释则是指在刑罚执行期满前,对犯罪分子进行提前释放,但仍需接受监管和社区矫正。刑事案件减刑与假释的法律规定旨在鼓励犯罪分子改过自新,促进社会安定和个人再次融入社会。

结语

刑事案件减刑与假释是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旨在鼓励犯罪分子改过自新,促进社会安定。根据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犯罪、精神病人犯罪、身体残疾人犯罪以及超过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行为等情形,都可以减轻处罚。此外,自首和立功也是减轻处罚的情形之一。减刑和假释为犯罪分子提供了改造和重新融入社会的机会,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个益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收容教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之一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