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
股东权益比率与资产负债率之和等于1。这两个比率从不同的侧面来反映企业长期财务状况,股东权益比率越大,资产负债比率就越小,企业财务风险就越小,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就越强。
例:根据资产负债表的有关数据,计算ABC公司2001年末的股东权益比率。
股东权益比率=2430/4500=0.54
对上市公司来说,净资产比率一般应达到50%上下为好。但这也不是说净资产比率越高越好。净资产比率过高,如达到80%~90%,甚至更高,说明公司不善于运用现代化负债经营方式,用股东的钱适量负债扩大经营规模去为股东赚更多的利润。特别是对那些净资产收益率远高于同期银行利率的公司更是如此。如一家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比同期银行利率高5%,说明借银行贷款还掉利息后还有5%的利润,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净资产比率一年比一年高,不是这家公司财务偏于保守,缺乏进取性,就是借了钱也找不到好的投资项目。这样的企业最多只能算是稳健型公司,而不是成长型公司。
一、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包括内容
1、财务指标体系不严密
每一个财务指标只能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或经营状况的某一方面,每一类指标都过分强调本身所反映的方面,导致整个指标体系不严密。
2、财务指标所反映的情况具有相对性
在判断某个具体财务指标是好还是坏,或根据一系列指标形成对企业的综合判断时,必须注意财务指标本身所反映情况的相对性。因此,在利用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时,必须掌握好对财务指标的信任度.
3、财务指标的评价标准不统一
比如,对流动比率,人们一般认为指标值为2比较合理,速动比率则认为1比较合适,但许多成功企业的流动比率都低于2,不同行业的速动比率也有很大差别,如采用大量现金销售的企业,几乎没有应收账款,速动比率大大低于1是很正常的。相反,一些应收账款较多的企业,速动比率可能要大于1.因此,在不同企业之间用财务指标进行评价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不便于不同行业间的对比。
4、财务指标的计算口径不一致
比如,对反映企业营运能力指标,分母的计算可用年末数,也可用平均数,而平均数的计算又有不同的方法,这些都会导致计算结果不一样,不利于评价比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