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借款人、贷款人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代理人的姓名、借款人的开户银行及帐号、合同签订日期、地点、合同生效日期;
2、贷款的用途;
3、贷款的币种、金额、期限和利率;
4、贷款的支付及偿还本息的时间、方法;
5、抵押财产的名称、数量、质量等。
一、买卖合同如何审查
买卖合同的审查主要是以下方面:
1、双方名称或姓名和住所列明当事人的全称、地址、电话、开户银行及帐号;
2、标的;
3、数量;
4、质量;
5、价款或报酬;
6、履约期限、地点或方式;
7、违约责任;
8、解决争议的方法;
9、合同生效条款;
10、清洁文本条款。
二、欠条具有法律效力构成要件有哪些
欠条具有法律效力构成要件如下:
1、借款人和贷款人的法定全名应写清楚;
2、要写清楚借款金额,要同时用阿拉伯数字和中文大写,防止持有借条的人篡改;
3、应明确写明贷款期限,包括贷款起止日期和明确的贷款期限,最好准确到日期;
4、还款的具体年月日要写清楚;
5、应明确写明贷款利息,应有明确的年利率或月利率,最终应支付的贷款利息总额包括大写和小写金额等约定;
6、借款本息偿还的年、月、日及支付方式应写清楚;
7、借款人应亲自签字、手印或书写签字;
如金额较大,可请第三方见证并签字。
三、借款协议书的内容是什么?
借款协议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种类。主要是指金融机构作为贷款人的情况下,针对不同种类的借款实行不同的政策。根据借款人的所有制性质、产业属性、借款的用途以及资金的来源和运用确定借款的种类。比如,根据借款的期限可以划分为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从贷款用途上划分为工业借款、农业借款等。
2、币种。主要是指借款是人民币还是某种外币。
3、用途。主要是指借款使用的目的。根据我国现行的金融政策,向金融机构的借款应当专款专用,以保证借款在金融机构的监督下及时收回。
4、数额。是指借款数量的多少。应当包括借款的总金额以及在分批支付借款时,每一次支付借款的金额。
5、利率。是指借款人和贷款人约定的应当收的利息的数额与所借出资金的比率。
6、期限。是指借款人在合同中约定能使用借款的时间。当事人一般根据借款人的生产经营周期、还款能力和贷款人的资金供给能力等,约定借款期限。
7、还款方式。是指贷款人和借款人约定以什么结算方式偿还借款给贷款人。以上所列举的合同内容仅是一些具有借款合同特点的条款,除了以上七项内容外,借款合同的当事人还可以对其他需要约定的内容作出约定。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抵押贷款合同公证程序细则》第二条双方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借款人违约时;贷款人可以申请公证机关出具强制执行证书,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借款人的抵押财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