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过失致人死亡的最高赔偿是多少,量刑标准具体是什么

来源:爱够旅游网

过失致人死亡的最高赔偿金额不固定,根据情况而定。一般包括死亡赔偿金、丧葬费和被抚养费生活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赔偿标准有所不同,根据年龄和收入进行计算。过失致人死亡的量刑标准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关键在于行为人的主观状态,包括是否预见行为将导致死亡后果以及是否轻信可以避免。本罪的重要条件是造成他人死亡的严重后果。

法律分析

一、过失致人死亡的最高赔偿是多少

过失致人死亡的最高赔偿是多少,要看情况,因为这个赔偿金额是不固定的。一般会赔偿死亡赔偿金、丧葬费,及被抚养费生活费。

1.城镇居民为: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60周岁以上的为(实际年龄-60);75周岁以上为5年]

2.农村居民为: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N[N:60周岁以下为20年(含);60周岁以上:N=(实际年龄-60);75周岁以上为5年]

3.60周岁以下人员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

4.60周岁—75周岁人员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实际年龄-60)]。

5.75周岁以上人员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年。

二、过失致人死亡量刑标准具体是什么

过失致人死亡量刑标准具体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

三、如何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

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关键在于行为人的主观状态,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将会导致受害人死亡的后果,但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到了,却轻信可以避免。轻信可以避免是区分间接故意的故意杀人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关键,如果行为人已经预见到了,但明知不能避免,依然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构成间接的故意杀人罪。

本罪的客观方面最为重要的一点是造成了他人死亡的严重后果。提醒,本罪是结果犯,没有造成他人死亡,过失造成他人轻伤甚至重伤的,均不构成犯罪。

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过失致人死亡的最高赔偿金额是根据不同情况而定的,包括死亡赔偿金、丧葬费和被抚养费生活费等。具体的计算公式根据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以及年龄段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过失致人死亡的量刑标准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关键在于行为人的主观状态,即是否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受害人死亡,并在疏忽大意或轻信可以避免的情况下造成死亡后果。请注意,过失造成轻伤或重伤不构成本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七条 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三十六条 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