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够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年级上册25课《矛和盾的集合》教案第二课时

三年级上册25课《矛和盾的集合》教案第二课时

来源:爱够旅游网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好,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第七组课文,这一组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几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该怎么看,怎么想,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矛和盾的集合》知道矛和盾吗?谁能看图说一说呢?

  生1:矛就是打仗的时候,攻击别人的武器

  生2:盾就是打仗时,用来防守的武器

  师:很好,那矛和盾是怎么集合的呢?学了课文之后我们就会明白,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处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生自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放下语文书,来看看老师手中的卡片,这是这片课文要求会认的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生字:矛,般,坦,蜗,持,盾,

  师:读得不错,那我们再看一看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一起再读一读,

  生读词语:矛盾,手持,雨点般,蜗牛,坦克

  谁能够试着说一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生1:手持就是手里拿着的意思

  生2:雨点般就是像雨点一样,课文中说矛的劲锋像雨点一样又快又多,你能联系课文来说词语的意思,真会学习,下面老师请同桌轮流读课文,你读一段,他读一段

  生轮流读课文

  师:好,老师想请六位同学来读一读课文,谁愿意读?

  六位同学轮流读课文

  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师:谁来评评刚才读得怎么样?

  生1:我读第三段时读到了一个长句子,不知在哪儿停顿,连气都喘不过来了,

  师:不错,第三段第一句话是一个长句子,的确比较难读,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读,

  师读这个句子

  生齐读这个句子

  师:再读一次,

  生齐读这个句子

  师:都能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了,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生默读课文

  师:你可以边默读边拿笔画一画

  师: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1:课文主要讲了一位发明家发明坦克的事,

  师:说得很简炼,还有谁说

  生2:课文主要讲了一位发明家把矛和盾的长处集合在一起,发明了坦克

  师:更清楚了还有谁说?

  生3:课文主要讲了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比赛的时候,由矛的盾的长处想到发明坦克课文还写了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师:说得好,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集合起来发明了坦克,坦克在战场上又是如何大显神威的呢?下面老师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课文中哪句话解释课题的呢?拿出笔画一画

  生默读课文

  师:课文中哪一句话解释了课题的意思的呢?

  生1:第五段的第二句话解释了课题的意思

  师:同意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大显神威)

  生齐读这一句话

  师:读了这句话,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呢?

  生1:我想研究盾的自卫矛的进攻是怎样合二为一发明坦克的

  生2:坦克是怎样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呢?

  师:提得好,那么发明家是怎样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坦克又可如何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解决,

  师: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102页,读一读田字格里的字,看看哪些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生自读生字

  师:谁来说说哪些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生1神部首是示字旁,不能写成衣字旁

  师:对,示字旁的很多字都跟古代的神有关系,以后同学们学到示字旁的字也要注意一下

  生2:退的第六笔是一点,可不是一捺,同学们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一下

  师:老师来写一个

  师范写“退”字

  生3:盾的第一笔是横撇,第二笔是竖撇,大家的写的时候可不要写错了

  师:谢谢你的提醒,同学们,请把田字格里的生字每个写两遍,写完了之后,翻到词语表,把这一课的词语也抄一抄

  生写生字词语

  师:同学们刚才写得都很认真,注意到了写字的姿势,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第二课时

  师: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矛和盾的集合》现在我们先来听写几个词语吧

  听写词语:矛盾,大显神威,后退,(注意退字的第六笔)招架,集合

  师:写好了我们跟屏幕上的词语对一下,全对的给自己画上星,有错的赶快订正过来

  师:同学们,还记得吗?让节课我们提出的两个问题是什么呢?

  生1:发明家是怎样把矛的进攻的盾的自卫合二为一发明坦克的.

  生2:坦克是怎样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

  师:那我们现在就先来研究第一问题,发明家是怎样把矛的进攻和盾的自卫合二为一的呢?请同学们默读1——4自然段,然后同桌合作学习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可以简单地把这个过程画下来,也可以简单地写下来

  同桌合作学习

  师:我们来交流我们的学习成果吧

  生1:让我来详细地说一说吧开始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比赛,发明家发现盾太小了,如果有铁屋子那么大,敌人就一也戳不到他了,可以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不能打到敌人了,于是,发明家在铁屋子里伸出个矛,当然,这个带引号的矛就是或炮了可是这个铁屋子不会动,还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于是,发明家就这样发明了坦克

  师:介绍得很清楚,还有谁愿意来

  生2:我们先画了一个盾,可是盾太小了,我们又画了一个铁屋子,从铁屋子里伸出了炮口,再安上轮子和履带,这样铁屋子就能走了,

  生3:我来具体地介绍一下发明家与朋友的比赛中,想到盾太小了,想到了铁屋子,又想铁屋子只能保护自己,不能进攻,又在铁屋子上伸出炮,为了让铁屋子能像人一样行动自如,还给它装上轮子,安上履带,这样坦克就发明出来了

  师:介绍的很好,发明家根据盾的不足,步步改进,终于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集于一身,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一到四自然段

  生齐读一至四自然段

  师:从这个合二为一的过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生1:我觉得发明家很善于思考,善于发现

  生2:我也觉得发明家非常善于观察和思考,他把矛和盾的长处集于一身,发明了坦克,怪不得题目叫矛和盾的集合呢

  师:说得真好,现在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坦克在战场上是如何大显神威的呢?你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这种大显神威的气势读出来吗?自己来练一练

  生自读课文

  师:谁能把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气势读出来呢?

  生1:读“1916年……十公里”

  生2:我觉得他还没有把大显神威的气势读出来,我再来读一读

  师:的确是大显神威呀,能谈谈你读后听感受吗?

  生1: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真是厉害,德国兵头一回见到坦克这个庞然大物,被吓得哇哇大叫,拼命地喊“救命,救命”乱成一团,打都没打,就败下阵了,

  师:那发明发家发明坦克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师:你们能不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呢?同桌间试着讨论讨论

  同桌间讨论

  师:可以交流了吗?谁先说

  生1:我能举一个实例来说明这个道理现在的铅笔就是把铅笔和橡皮的长处集合在一起,这样用起来就方便多了,

  师:对呀,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呢,还有谁说,

  生2:我还能举个事例来说明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航空母舰就是把飞机和轮船的长处集合在一起才那么了不起的

  师:你们真不见多识广

  生3:这个道理对我们的启发很大,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肯定会遇到一些不方便的地方,我们应该将这些不方便的地方加以改进,进行创造

  师: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从发明家发明坦克这件事情明白了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个道理,课文中还用了不少好的词句呢,请你们来抄一抄吧

  生抄词句

  师:也要注意写字的姿势

  师:谁来说说你都抄了哪些词语

  生1:我抄了“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我觉得这句话很有趣

  生2:我抄的是“了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我要把这个道理记在心里

  生3:我摘的是几个四字词语

  师:你们真会学习,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