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朵花儿都绽放
作者:魏继军
来源:《黑龙江教育·小学教学案例与研究》2011年第06期
马砚石,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大庆市登峰学校校长。历任教师、班主任、校团委书记、政教主任、校办主任、中学副校长,大庆市让北第一小学校长。
她曾先后获得黑龙江省教师培训先进个人、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大庆石油管理局优秀共产党员,大庆石油管理局名校长、大庆石油管理局劳动模范,大庆石油管理局模范教育工作者,大庆市师德建设先进个人、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安全先进工作者、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等荣誉称号。
没有见到马砚石校长之前,笔者对她充满了期待与好奇。从教27年来,她经历了由一位乡村教师到一名优秀名校长的角色转变,她的教育轨迹向我们昭示了一位普通教师成为优秀教育工作者的不同凡响的蜕变历程。
走进登峰校园,马校长先带领笔者参观了教学大楼。大庆市登峰学校由马砚石校长于2008年奉命筹建,是大庆市投资6 000万兴建的最年轻的九年一贯制学校。通透宽敞的阳光大厅,整洁明朗的楼道,80张放大的学校教师的笑脸照片组成的笑脸墙,在阳光的映射下气势恢宏,颇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千张笑脸图的神韵,将一种愉悦辐射给每一位面对它的人。楼道的墙壁上,挂着各式各样的艺术作品。有的是教师的山水画,浓重清淡,画出中国文化味道,透着儒雅风度和文化底蕴;有的是学生剪纸作品,精巧秀丽、造型优美,艺术形象栩栩如生,让笔者恍惚间觉得置身于艺术的殿堂,像在接受艺术的熏陶与润泽。让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幅巨大的竹简,布满整个墙面,上面篆刻着《登峰赋》,将建校历史和学校办学文化,以歌赋的形式表现出来,合辙押韵,朗朗上口,颇有东晋遗风。马校长骄傲地说,这些都是老师们和学生共同创作的。
马校长谈起学校情况如数家珍,但是谈到自己却是低调谦逊。她说,是学校造就了她,希望能更多的让人知道她的学校,她的学生。在她的话语中,透露着对学校的热爱,对孩子的热爱,更有对教育的热爱。
坚毅、干练,善于思考,充满了对教育的忠诚与热爱,这是笔者对马砚石校长的第一印象。
谈起自己的教育生涯,马校长不无感慨。刚刚参加工作时,马砚石是一名县城的高中政治教师,由于所教学生高考成绩突出,连续几年担任高三班主任。后来,大庆市一所初中招聘教师,她在几百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政治教师。这至今让她引以为荣。在初中十几年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工作中,她由一名政治教师逐步走上了副校长的领导岗位。这段时间的工作经历为她日后的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她的个人教育生涯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最让她难忘的,还是担任大庆市让北一小校长的那段时光。
1998年4月,上级部门经过认真考查与反复斟酌,决定让马砚石出任大庆市让北一小校长。接到这个任务时,马砚石内心也有些波澜。按照马校长的话说,从一所初中学校的二把手去一所小学校担任正职校长,这样的角色转变,内心有点忐忑。与此同时,外界也有一些担心:她能行吗?能挑起这个担子吗?面对上级领导的支持与信任,以及让北一小师生们的殷切希望,马砚石走马上任了。
大庆市让北一小是大庆创业时期创办的首批小学之一,始建于1969年,原名叫研究院小学。学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曾取得过巨大成绩,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杨海波、柳斌曾到校视察,给予过高度评价。原石油部长、全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主任康世恩来校视察时,曾题词“一代胜似一代”。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曾经的品牌学校逐渐凸显出疲态。1998年学校重组改名为让北一小。
马砚石接手时,学校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教学环境老化,生源萎缩、不断流失,仅剩几百人。教师队伍士气低落,而且队伍不稳定,教学质量下滑。教学质量下滑又导致社会不认可,招生又存在不小的困难,生源进一步萎缩。学校发展陷入恶性循环。
为了学校重新辉煌和进一步发展,马砚石认为必须重塑学校品牌,将学校打造为名校。而名校必须依靠名优教师团队,将教学质量抓上去,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言必出,行必果。马校长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她多方面筹措资金改善教师办公环境,平整老化操场,修建塑胶跑道,使教育教学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人心渐稳。在稳定学校现有教师队伍后,为了给教师队伍补充新鲜血液,马砚石亲自去师范院校挑选优秀毕业生来校工作并加以培养。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马校长的建议下,学校成立了教研室,由5名业务精、责任心强、办事认真的省市骨干教师做教研员。他们认真把关,精心指导,通过开展师徒指导帮助备、同事研究参考备、个人借鉴反复备、针对学生分析备等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一段时间的努力,学校的教学质量开始回升,知名度渐渐大起来。
1999年,让北一小运动会刚过,马砚石接到一位家长的电话。电话的那头质问道:“为什么我的孩子不能参加运动会比赛,而只能当做观众呢?”马校长在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后,解释道:“运动会比赛有输赢,有的孩子跑得快,有的孩子跳得远,有些孩子的特长不同,不具有在一起的可比性。再加上学校学生数量很多,运动会时间又短不可能让所有的孩子都上场比赛。因此,有些孩子就不能上场比赛。”
放下电话,马砚石就后悔了,她发现自己讲的不合适,这不是对孩子负责的态度。谁说孩子在运动会上就不能展示自己其他的特长了,为什么全体孩子就不能全部上场?有很多的孩子一到运动会就成了观众,为什么不给他们机会,让他们也体会一下比赛的乐趣?想到这里,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个新的想法在马砚石脑海中形成。经过和全校教师的商量、研讨,最后一个集竞技体育和体育游戏于一身的运动会模式诞生了。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上场当回运动员。2000年让北一小春季运动会上,马砚石正式提出:“在让北一小要让所有学生都享受平等、快乐、和谐的素质教育,要赏识每一个孩子,让每一只小鸟都歌唱,让每一朵花儿都开放。”这铿锵有力的话语一出立刻引发了师生共鸣,引起了社会轰动。这也标志着让北一小“赏识教育”办学理念的正式形成。
“赏识自我、赏识他人,它包含了全校每一位师生员工多项互动,都在赏识中、在愉悦心态中工作学习。”马校长回忆道。“这种赏识正是对我们办学理念的支撑。实际上,‘让每一朵儿花都开放’正是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的体现。”尽管离开让北一小多年,马砚石仍旧对让北一小找准发展定位心存欣慰。2003年,大庆市市委主要领导视察让北一小,听到学校汇报办学理念时感慨地说:“我们的教育就应该让每一朵花儿都开放。全市教育系统要把让北一小的这句话作为共同格言。”一时间,让北一小在大庆风头无两。 在马砚石的带领下,学校焕发新的容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被评为大庆市规范化学校,大庆市窗口学校,石油管理局名校,省首批“双全”先进校,2002年晋升为省示范小学,全国尝试教学先进集体等。
随着马校长一项项发展学校措施的实施,学校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知名度不断扩大,彻底改变了社会各界曾经的看法。很多家长慕名而来,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让北一小来。
截止2008年马砚石调任登峰学校时,让北一小由仅剩几百名学生的薄弱校一跃成为近两千人的名校。在离开让北一小时,马砚石激动地留下了眼泪和曾经的同事哭成一团,她说:“我把这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留在了让北一小,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与你们一起度过。” 在让北一小工作的10年中,马砚石每天早晨都是第一个来到学校,站在学校门口迎接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傍晚放学,又是最后一个离开校园,因为她要亲自送走每一位老师和学生。这一坚持就是10年,风雨无阻。在校园中,马砚石可以随意叫出任一学生的名字,因为每天的迎来送往接送学生,在她脑海中留住近2 000个孩子的姓名。
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就是最不平凡,做好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就是最不简单。 2008年,马砚石又一次走上了新的岗位,奉命筹建大庆市最年轻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并担任该校第一任校长。建校伊始,马砚石重视文化立校、特色强校,将中华民族特有的山水文化与追求卓越的争先精神、迎难而上的乐观精神、团结奋进的协作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谐精神结合起来。马砚石带领全校师生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办学特色之路——“传承山水文化,打造登峰精神”。学校将“登峰精神”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湿地文化”结合起来,让文化渗透、涵养内化为学校、师生的品质和精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登峰学校建校3年来,“一年一变样,3年大变样”。由建校初的153个学生到如今近1 000人,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得益于名优教师的团队、学校的丰厚文化内涵。
相信并祝愿马砚石校长在新的征途中会取得更大的荣耀,为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 编辑/魏继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