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川中丘陵区不同播期和播种量对光叶紫花苕鲜草生产的影响

来源:爱够旅游网
西南农业学报 2011年24卷3期 V0I.24 N仉3 South,vest Chins Journal 0f Agricultural Sciences 文章编号:1001-4829(2011)03—0882—06 川中丘陵区不同播期和播种量对光叶 紫花苕鲜草生产的影响 杨玉敏。,庞良玉 ,张庆玉 ,张(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四川成都摘冀。,冯文强h,曹卫东 100081) 610066;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jE京要:通过裂区设计试验,以播期为主处理,播种量为副处理。对5个播期(9月10日,9月25日.10月10 8,10月25日和11月 10日)和3个播种量(30、60和90 kg/hm2)的光叶紫花苕鲜草产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生产鲜苹为目 的的光叶紫花苕,在Jll中丘陵区适宜播期是9月,最佳播期是9月25日左右,此播期鳞草产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极显著高于其 他4个播期。适宜播种量为3O一60 kg/hm2。 关键词:光叶紫花苕;播期;播种量;生产 中图分类号:ss4o.42 文献标识码:A Effect of Sowing Date and Sowing Rate on Fresh Grass Production of Vicia villosa in Central Hilly Area of Sichuan YANG Yu・rain‘PANG Liang・yu‘,。ZHANG Qing-yu‘.ZHANG Ji ,FENG Wen-qiang ‘.CAO Wei—dong2 (1.Soil and Fe ̄lierIsnstitute.Sichuan Academy ofAgriculuralt Sciences,Sichuan Chengdu 610066。China;2.Instiutte ofAgriculurtal ResourcesandReginala Planning,ChineseAcademy ofAgriculurtalSeinceas,Beijing100081.China) Abstract: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using split・plot experiment,sowing dates were main treatment,and sowing rates were sub-treat- ment.To study effect ofsowing date and sowing rate onfresh grass yield,production efficiency,economicefectiveness of Viciaduma( villein)in central hilly area ofSichuan。the five sowingdates(S叩tember 10th,September25山,Octomber 10血,Octomber25‘h。and No- vember 10 )and the three sowing rate(30,60 and 90 kg/hm )were designed.11le results showed that suitable sowingdatewere in Sep- tember,andthe optimumtime ofsowing wasin September25Ih。Thefresh grass productionnapahilitysowedin September25lhw昭signif- cant hi曲er than one8 of other sowing dats(P<0.01).Afeter September,delaying sowing atde reduced sinigifcntaly fresh grass production capability(P<0.01). esuitablesowingratew∞30—6o kg/hm2,accordingto yield,production efficiencyand economic effcteiveness of villosa. Key words:V/c/a v// ̄a;Sowing date;owing Satre;Grass production 光叶紫花苕( /a villosa Roth vat.glabrescens) 为双子叶植物纲豆科巢菜属的一个变种,一年生或 越年生,又名光苕子、光叶苕子、稀毛苕子。我国于 2O世纪4O年代引进,它适应性广,在 四川、云南、贵 用。光叶紫花苕和其它绿肥一样,能提供养分、合理 用地养地、部分替代化肥、提供饲草、保障粮食安全、 改善生态环境以及固氮、吸碳和节能等,具有很好的 应用前景 。 四川省丘陵区占总土地面积的l8.64%,多为 州、江苏、湖北、河南、山东等省均有分布。光叶紫花 苕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具有很好的饲用价值…;同 时,它固氮能力强,可作绿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 力 ;它根系发达,保水保肥,具有很好的生态效 益 ;另外,它还是很好的蜜源植物 】,也可直接食 收稿日期:2011-01—25 重点农区 J。四川地区利用冬闲田种植牧草历史 悠久,根据四川自然条件,若种植绿肥,考虑到当地 主要作物生育期,冬闲时间主要在10月到次年4 月。播期不同,各生育期所处的气候条件各不相同, 而气候条件中的光、温度、水和空气等环境因子对作 物的生长发育、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形成在各阶段所 起的作用各不相同。播种量影响作物群体结构,影 响作物对环境因子的利用效率,进而影响作物的产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0803029-08);l ̄lJtl省财 政育种青年基金项目(2010QNJJ.020) 作者简介:杨玉敏,女,助研,主要从事植物营养与分子生物学。 ・为通讯作者。 3期 杨玉敏等:川中丘陵区不同播期和播种量对光叶紫花苕鲜草生产的影响 量和品质,也会影响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和微生物 的活动 引。国内外大量研究 也证明了根据 60 kg/hm 和K20 60 kg/hm 。 一1.3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作物类型,因时因地调整播期和播种量,对高产、优 质和高效栽培意义重大。 第1次刈割综合考虑光叶紫花苕的长势、生育 期及营养成分,在草层高4O一50 cm时收割,留茬高 度10 cmⅢ ;第2次刈割于4月10日统一收获。刈 割时记下时间和单位面积所产鲜草重量。运用Ex. cel和DPS 7.05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09—2010年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 壤肥料研究所试验基地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仓山镇 实施。该地区海拔560 IT1,东经约105。、北纬约3O。,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l6.7℃,最 2结果与分析 2.1播期和播种量对光叶紫花苕刈割的影响 播期与播量对光叶紫花苕刈割影响结果见表 冷月(1月)平均气温5.5℃,最热月(8月)平均气 温26 cI=;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317 h左右,无霜期为 287 d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900 mm,夏季降水较 多。试验土壤为碱性紫色土。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1。由表1可知,播期对光叶紫花苕的刈割次数和第 1次刈割生长日数影响很大。播期在9月10 13至 lO月25日之间,光叶紫花苕在越冬前都可刈割1 次,越冬后可再刈割1次;11月10日播种的越冬前 土壤pH为7.9,有机质1.7%,全氮0.122%,有效 氮99 mg/kg,有效磷14.5 mg/kg,有效钾81 mg/kg。 1.2试验方案 采用裂区设计,播期为主处理,播种量为副处 不能刈割,只能越冬后刈割1次。 在第1次刈割时,主要以草层高4O~50 cm为 标准,通过观测,同一播期的不同播种量在刈割时高 度满足此标准,同时相差不大,因此同时刈割。这也 理。播期5个:9月10日、9月25日、10月10日、10 月25日和11月10日;播种量3个:3O、6o和90 kg/ hm 。每小区面积为18 m。(3 m×6 m),小区采用随 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播种采用窝播,窝距30 cm 表明,在同播期下不同播种量处理对生长高度影响 不明显。 从刈割需要的生长日期来看,9月份播种(前两 个播期)至可第1次刈割生长日数较短,分别为65 ×25锄。播前,结合整地施基肥N 45 kg/hm 、P205 和1 09d,与1 0、1 1月份播种的1 20d以上差异明 表1播期和播种量对光叶紫花苕刈割的影响 Table1 Effect of sowing date and sowing rate o[i cutting of it///osa 甘口 第1次刈割 第2次刈割 s 。【e 一 播种量 So wing rate 刈割次数—— ==- 里生竺 一Times)(次 次utting times—— -day J 兰 生 工 一days 148 总生长时期(d) grow th days Year-month . (k昏/hm ) (,c (年一月一日 生 工 。c (年一月一日 ay 2 瞰.’ day ) -days 65 ‘2O09一l1—13 2010—4—10 213 2 20lO—l—l2 l09 2010—4—10 88 197 2 2OlO一2—25 138 2010—4—10 44 182 2 2010—2—25 l23 2010—4一l0 44 l67 l4l 884 西南农业学报 23卷 显。10、11月份播种处理间差异不明显,都在120 d 播期(2009年9月10日),3个播量第1次刈割的鲜 以上。由此可见,一般情况下,早播,温度高,光叶紫 花苕生长较快,第1次刈割需要的时间较短;迟播, 温度低,光叶紫花苕生长变慢,第1次刈割生长时间 延迟。从总生长期来看,除11月10日播种的只刈 割1次以外,其余各播期的2次刈割总生长时期相 对来说差异不大,变幅在167—213 d之间。可见, 无论早播还是晚播,达到刈割高度(40~50 cm)的2 次生长所需要的时间接近。由此也可知,第1次刈 割生长时间短,则第2次刈割所需生长时间长,反之 亦然,这可能与光叶紫花苕的耐刈割性有关。 表2是不同播期及播量条件下光叶紫花苕各次 刈割的鲜草产量情况。可以看出,播种较早的1个 草产量均相对较低,分别占该播期2次刈割总产量 的22.8%一37.3%;9月25号以后播种,各播量均 以第1次刈割的鲜草产量所占比例较大,多数占2 次刈割总鲜草产量的70%一80%。可见,适当晚 播(9月25 13~10月10日),有利于在冬前获得较 高的鲜草产量,且与播量关系不大。综合表1和表 2可以发现,2009年9月10日播种的光叶紫花苕, 生长65 d即可收割第一茬,并且60和90 kg/hm ) 的产草量接近15 t/hm ,因此,如果要提前获得较高 的鲜草产量用来发展畜牧业,采用早播、适当提高播 种量是不错的选择。 2.2不同播期对光叶紫花苕鲜草生产的影响 表3播期对光叶紫花苕鲜草产量的影响(kg/l ̄n。) Table 3 F-.fcet of sowing date on yield of 注:表中不同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处理问差异达到O.O1和0.05极显著和显著水平,下同;+表示30、60和9o ks/hm 播种量下产量平均 值。 Note:Diferent capital or small leRerin Column in the table showsthe signiicfant diference at P:O.Ol and P=0.05the sallle 8s below.}meturl8 .the yield mean ofthe three sowing rate(30,60 and 90 kS/hm ). 3期 杨玉敏等:Jq中丘陵区不同播期和播种景对光叶紫花苕鲜草生产的影响 将光叶紫花苕3个播种量在不同播期的鲜草产 量加和平均值列于表3。结果表明,不同播期的第1 次刈割鲜草产量间差异极显著,以9月25日播种的 高,但超过60 kg/hm 又会影响个体生长,产草量也 不会增高;第2次刈割鲜草产量以播种量为30 kg/ hm 的产量最高,90 kg/hm 的产量最低,3O和6O kg/hm 的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是第2次刈割时鲜草 产量构成因素,主要以光叶紫花苕个体的分枝等产 量性状为主,因为密度小,个体生长发育较好,反之 亦然。 产量最高,其次为lO月10日和11月10日,9月1O 日和l0月25 El的第1次刈割鲜草产量最低;第2 次刈割鲜草产量间差异也极显著,以最早播种的产 量最高。 总鲜草产量结果表明,各播期的鲜草产量差异 极显著,以9月25日播种的产量最高,超过49 t,, hm ,9月10日的其次,lO月25日的最低。其中,l0 总鲜草产量结果表明,不同播种量间差异达极 显著水平,60 kg/hm 的总鲜草量最高,产量平均超 过33 t/hm ,与30 kg/hm 的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 月25日播种的产草总量偏低,可能是由于冬前刈割 影响了后期的生长。由试验结果可初步确定,在川 中丘陵地区,晚于1O月下旬播种的光叶紫花苕,冬 前不宜刈割,以免导致总产量下降。 综上分析,在试验条件下,光叶紫花苕最佳播期 在9月底至10月上旬,这样有利于获得较高鲜草产 量。 平,与90 kg/hm 的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 2.4不同播期和播种量对光叶紫花苕生产效益的 影响 对光叶紫花苕单位用种量的鲜草生产效率进行 了分析,列于表5和表6。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光 叶紫花苕生产效率影响明显,其中9月25日播种的 生产效率最高,达到821.0 kg,'kg,其次是9月10日 播种的,为677.5 kr,/kg(表5);不同播量对对光叶 2.3不同播种量对光叶紫花苕鲜草生产的影响 将相同播量5个不同播种期的鲜草产量加和平 紫花苕生产效率的影响更为显著,播量在30 kg/ hm 时,生产效率达1001.5 kg,'kg,比播量为60 kg/ hm 的高出440.5 kg/kg,比90 kg/hm 的高出653. 2 kg,'kg(表6)。因此,从光叶紫花苕生产效率角度 均,结果列于表4。结果表明,不同播种量的第1次 刈割鲜草产量、第2次刈割鲜草产量及总鲜草产量 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第1次刈割鲜草产量以 播种量为30 kg/hm 的产量最低,60和90 kg/hm 的产量最高,后两者间差异不显著,这说明冬前鲜草 产量构成以苗株数为主。因此,播种量大的产量最 考虑,本试验条件下,播期宜选择9月下旬较为适 宜,在播量上宜选择偏低播量。 表4播种量对光叶紫花苕鲜草产量的影响(kg/hm2) Table 4 Effect of sowing rate on yield of t.2/osa 注:・表示5个播期产量的平均值。 Note:・means the yield mean of the ive sowifng date. 表5不同播期下光叶紫花苕的生产效率 Table 5 Effect ofsowing date 0“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v///osa 珏:光叶紫花苕的生产效率=鲜草产量/播种量×100,下同;表中播种量为5个播期播种量平均值。 Note:Production棚ciehey of ifvesowing dates. 如蚰=yield/sowingrate x100。theflame below.The sowing rateinthetable w酗mean ofsowing rate amongthe 886 西南农业学报 23卷 注:光叶紫花苕种子按20:f./kg计算,光叶紫花苕鲜草价值按0.15 ̄t,/kg计算。下同。 Note:Price of 如犯seed is 20 yuan per kilogramme。prie ofc tg//osa grass is 0.15 yuan per kilogram.The腿me 8s below 表8不同播种量下光叶紫花苕的经济效益比较 Table 8 Effect of sowing rate On ecmnomie effectlveaees of t ̄/osa 进一步将不同播期、播量对光叶紫花苕鲜草经 济效益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列于表7和表8。 结果表明,相对于播种量,不同播期对光叶紫花苕生 产效率影响比较明显。9月25 13播种的净效益可 达6189元/hm ,比9月10 13的高1291 ̄,/hm 。10 月lO以后播种的经济效益偏低,净效益在1566— 能否生长良好,是作物高产的保障。光叶紫花苕是 一种适宜Jtl中地区栽培的绿肥、饲草作物,其播期、 播量既要考虑光叶紫花苕本身的生长发育,也要考 虑与当地农作物种植制度的协调性。因此,不同的 用途、不同的农作制度,决定了作物的播期和播量, 同时也决定了刈割时期的选择。比如,在川中冬闲 农区,l0月到次年4月土地休闲,其主要目的是翻 压利用;在农牧交错区,冬季较为冷凉,冬闲季节在 2753 YrJhm2,明显低于9月播种的2个播期(表 7)。在播种量方面,经济效益的影响没有播期的影 响显著,30 kg/hm 的效益略高于60 kg/hm 的效 9月到次年4月,种植光叶紫花苕的目的主要是刈 研究播期、播量对刈割性、产草量等 益,相差58 hm ,基本持平(表8)。经济效益分 割饲草。因此,析结果表明,光叶紫花苕的播种量选择范围较大,3O 或60 kg/hm 均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从 种子生产的实际考虑,同样宜选择偏低播量。 的影响,具有生产指导意义。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川中丘陵地区9月至10月 播种的光叶紫花苕可在冬前或冬季刈割1次;10月 之后播种的,冬前或冬季不宜刈割。不同播期对鲜 草产量影响很大,选择在9月25 13左右播种可以获 3讨论与结论 一般来说,播种期及播种量是影响作物产量的 最主要因素。适宜的播量可以保证适度的基本苗, 是作物高产的物质基础;播期是否适宜,决定了作物 得较高的产量。相对而言,播种量对鲜草产量的影 响较小,本试验条件下光叶紫花苕播种量在30—6o kg/hm 均可以获得较高的鲜草产量和经济效益。 3期 杨玉敏等:川中丘陵区不同播期和播种量对光叶紫花苕鲜草生产的影响 887 从不同刈割时间的产草量考虑,如果需要在冬前生 产较多的鲜草,可适当早播并适当提高播种量。 此外,本试验中播期与播种量的交互作用不明 显。因此,本文未分析不同播期和不同播种量之间 的交互作用。 参考文献: 【l】夏先林,汤丽琳,熊江林。等.光叶紫花苕的营养价值与饲用价值 研究[J].草业科学,2005,22(2):52—56. 【2]吉拉维石.光叶紫花苕的种植与利用效益[J].草业科学,2001, l8(6)1 68—69. 【3】卯升华,董恩省,彭瑶。等.光叶紫花苕对土壤肥力及后续作物 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o07(11):102—104. [4】方珊清,孙时银,汪雪薇.发展绿肥生产是生态农业建设的有效 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04,10(2):68. [5】凌新康.光叶紫花苕种植技术及经济价值[J].草业科技,2004, 3l(4):161. [6】张德志.由建“蜜蜂林”想到的[J].蜜蜂杂志,2001(4):28. [7]曹卫东,黄鸿翔.关于我国恢复和发展绿肥若干问题的思考[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09(4):l一3. [8】四川省国土局。四川省土地资源调查办公室.四川省土地资源 [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91王瑞宝,闫芳芳,夏开宝,等.不同苕子绿肥翻压模式对烤烟产量 和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183—6188. [1O]李苹,徐培智.解开治,等.坡地果园问种不同绿肥的效应研 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9(10):90—92. [11]张众,云锦风,包金剐,等.不同播种期对内蒙沙芦草种子生 产的影响[J】.内蒙古草业,2005(1):3—6. [12]张众,云锦凤,王润莲,等.农牧老芒麦良繁播种期试验研究 [J].中国草地,2005(4). [13】王艳,周荣,任吉君,等.不同播期对鸭儿芹种子产量影响 的研究[J】.种子。2004,23(3):51—52. [14】粱志刚,王娟玲,崔欢虎,等.冬前高温和播期播种量对小麦苗 期个体及群体生长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8):185 一l89. [I5】苟文龙,何光武.张新跃,等.播期对光叶紫花苕种子生产的影 响【J].草业与畜牧,20O6,23(8):185—189. 【l6]钟声.黄梅芬,薛世明,等.播种期和播种量对2种冬性牧草 生产和干物质产量的影响[J].草业学报,2007,31(4):9一l4. [17】邓建明,张晓艳,王根轩,等.不同水分条件下春小麦能量利用 与播种量的关系【J].生态学报,2007,26(7):2281-2287. 【l8】于天江,张林,谷恩玉,等.种植播种量和施氮水平对东青1 号青贮玉米生物产最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 2oo5,2l(1】):16 1—166. (19]王德猛.光叶紫花苕种植方法【J].四川畜牧兽医,2006(1): 44. (责任编辑陈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