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定稿]初三数学复习指导意见

来源:爱够旅游网


初三数学复习指导意见

搞好初三数学复习教学,对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初三数学总复习应达到以下目的:(1)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让学生将初中三年的数学知识连成一个有机整体,更利于学生理解;(2)少讲多练,巩固基本技能;(3)抓好方法教学,归纳、总结解题方法;(4)做好综合题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此目的,也是许多教师长期探究的问题。现对初三数学总复习提出以下几点见解,以作参考:

一、夯实基础,融会贯通(第一轮复习)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根基扎实,高楼才能坚固。学习数学也是一样,只有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学得扎实,运用娴熟,才能为知识的深化、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

1、加强双基,全面复习

复习中要依“纲”靠“本”,注重“双基”。双基的全面复习,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对知识进行条理化、系统化的过程。中考中的所有试题,包括最后的综合题,都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在教学中,要立足课本,对课本中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要引导学生从其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去理解和掌握,充分挖掘和发挥教材例、习题的潜在功能。引导学生归纳,并达到熟练程度,从而使学生对课本知识有较强的发散、迁移能力和应用能力。坚持克服那种重难题、重技巧、轻课本、轻基础、轻通法的做法。

2、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根据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中考试题中对于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相关的重点知识,出现的频率就更高。试题还将加强在运用知识中对基本数学思想及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加强对应用能力和探索能力的考查。可见,考前数学复习必须在坚持立足课本及教学大纲,全面复习的同时还要突出重点,加强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突出重点,不仅仅指突出教材中的重点知识,还要突出不易理解或尚未理解深透的知识,突出数学思想与解题方法。要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掌握分析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思索问题,由此探索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一题多用之法。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培养学生解题思考的能力时,还要讲究设问艺术,多在思考的转折点上设问;在理解的疑难处设问;在规律的概括上设问;在有比较、有联系上设问。

3、精讲多练,形成技能

掌握知识是形成技能的前提,多做练习是形成技能的基础,数学复习中的“练”,是学生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数学在复习阶段,多做一些练习是十分必要的,在练习时要注意控制难题,把练习的重点放在重要和关键的知识点上。

二、综合复习重在能力的培养(第二轮复习)

专题复习阶段是把双基推向高潮,在整个复习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有利于开拓思路、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综合应用的能力。在专题复习训练时,一定要明确这个专题的主题是什么,具体有哪几类常规思路,对不同的问题,在应用的思想方法上共性和个性分别是什么,有哪些解法,最佳方法是什么。既做到一题多解,训练发散思维,又做出多题一解,训练收敛思维。复习时一定要让学生注重对练习总结,解题的规律、技巧,让学生去体验、感受思维过程,积累和丰富自己解题的实践经验。

1、精心选题

专题中内容最忌贪多、求难,应做到少而精,训练时既要有灵活的基础题,又要有一定的综合题,其目的是训练灵活应用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法、分类法、函数法、几何中添辅助线的方法等来解决三角、几何、代数里面的问题,掌握以二次函数为基架、一元二次方程为基架、圆为基架、三角形为基架的综合题的解题规律。有目的地培养将较综合的题目分解为较简单的几个小题目的能力,这样就能举一反三,化繁为简,分步突破较难的综合题。

2、注意归纳类比,总结规律

在初中数学中,不少数之间、形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规律,这些规律需要按照一定的思想方法加以探求,归纳与类比就是其中重要的方法。归纳的方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当找到一般规律后,用它作指导,再去研究类似的问题。类比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把某些相同的量或相似的量进行比较,从而找出它们之间的某种联系。在初中数学中,应用类比的地方很多。如:全等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等等。

3、加强数学思想的渗透学习

数学思想方法是解题的灵魂,它揭示了概念、原理、规律的本质,是沟通基础与能力的桥梁。在复习中不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克服就题论题,死套模式,它使我们在解题时,加强思路分析,寻求已知、未知的联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思维品质和能力有所提高。在初中数学中,常见的数学思想有转化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等。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将数学思想方法进行专题的学习,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

三.针对中考,模拟训练(穿插其中)

模拟训练是心理和智力的综合训练,是整个复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所以在这一阶段不是盲目地强化训练,大量地练习,而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套题训练,通过练、评、反思,查漏补缺、掌握解题方法。其对策是:一是稳定心态,增加信心。二是提高速度,规范解答。有的同学在答卷时,不在首先是准确其次是速度的基本原则下盲目地追求快速,解题既不打草稿又不画图,只是用心算或填上自己认为想当然的结果,失误甚多,而在解答大题时跳过必要的步骤,或丢三落四,结论不完整,推理不严密,失掉本该不应失的分数。中考中要取得好的成绩,模拟

训练必不可少,在模拟训练时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阶段的工作重点。

1、认真组织每一次模拟,考完之后全组老师认真分析考试情况以及制定后一

2、通过模拟训练,查漏补缺,及时调整复习的深度、广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鼓足干劲,相信自己能在中考时取得好的成绩。

3、注重学生解题中的错误分析。在总复习中,学生在解题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教师针对错误进行系统分析是重要的,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错误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从而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错误从一个特定角度揭示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教师认真总结,使学生领略解决问题中的探索、调试过程,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会产生有益影响。

四、复习中需注意的问题

从学生的中考试卷中不难发现学生的错误主要是以下几方面:(1)字面理解水平。这一部分学生对公式、概念、命题或法则,具有套用公式的能力,不了解知识发生过程,不了解这些知识在解题中的作用,出现张冠李戴现象。(2)计算能力比较差,有些学生会做题,但是计算常常拿不到分。(3)学习习惯差,少做,漏做,书写不符合要求,不注意细节,比如分式方程不检验,应用题不答,证明步骤跨度大,不严密等等。(4)数学能力的问题,碰到综合性的题目就不会做。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复习过程中,一方面让学生纠错,总结错误原因,其次,在复习过程中,提问是重要复习手段,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要分析其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可以利用反面知识巩固正面知识。最后,课后的讲评要抓住典型加以评述。事实证明,练是实践,评是升华,只讲不评,练习往往走过场。怎样讲评呢?第一,对解错题目的评讲,分析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怎样改变条件和问题,使错误的答案变成正确的答案。第二,对正确解题的评讲,要分析解题的根据是什么?还有没有别的解法等。第三,对于学生解题的要求:第一步找到答案,第二步对答案进行检验,第三步是否有别的方法求解,精做细想,扎扎实实的提高基本功。

要把“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这一思想贯穿整个复习的始终。在120分钟的考试时间里,面对约有26道试题长度的考生,不会思考,或者思考不敏捷,要想取得好成绩是相当困难的,因此让学生学会思考可能是从根本上提高成绩,解决问题的良方。会思考是要学生自己“悟”出来,自己“学”出来的,教师能教的,是思考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然后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和策略,在解决具有新情境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出如何进行正确的思考。

初三数学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但切切实实提高复习实效才是复习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首先,任课教师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其次,要认真探讨和研究确立有效的复习计划和复习方法,切忌走过场式地搞复习教学。备课组内要群策群力,要通过发挥教研组的集体智慧,转变教学观念,不断研究和改进复习方法,让合作使我县初中数学教学更上一层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