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在工程管理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我国建设事业和工程造价管理的不管改革和发展,大量建筑工程项目涌现,对工程的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有效地对工程造价和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可以在确保工程质量的要求下提高施工的效益。另外,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贯穿于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有效地进行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有着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成本控制; 运用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construction career and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whether reform and development, a lot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jects emerging, and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At the same time, effectively to the project cost and cos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can request to ensure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benefits. In addition, the cos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and the cost control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project, efficient cost management and cost control has a very profou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Keywords: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Cost control; use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我国现行建设项目投资构成和工程造价的构成
建设项目投资是指在工程项目建设阶段所需要的全部费用的总和,生产性建设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三部分;非生产性建设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和建设期利息两部分。其中,建设投资和建设期利息纸盒对应于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于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在量上相等。由于工程造价具有大额性、动态性、兼容性等特点,要有效管理工程造价,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工程造价的费用构成进行分解。一般可以按建设资金支出的性质、途径等方式来分解过程造价。
总之,工程造价是按照确定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功能要求和使用要求等工程项目全部建成并验收合格交付使用所需的全部费用。
二、工程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在工程开发主要阶段中的运用
1、工程投资谋划阶段
在工程项目的投资和决策阶段,项目规模的大小、建设水平的高低、建设地区和地点的选择、施工工艺的采用和相关设备的选用等都会对工程的造价造成影响。合理地确定工程规模的大小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有直接影响,建设标准水平的高低就是要明确施工中的各项指标,它的合理设计也直接影响到工程费用的高低。且工程建设地区要尽量选择靠近原料、燃料提供地和产品消费地的地方,这样可以减少施工中的运输费用同时还可减少流通时间。工程建设地点的选择应尽量考虑土地的节约、地质的选择和交通运输条件等因素。施工中工艺、设备的选用要遵循先进适用、经济合理原则。最后,还要对不同的施工方案进行技术和成本的比较,科学决策、正确判断。
2、工程实际设计阶段
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是整个工程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2.1 进行工程前期招标的设计,选择优良的设计单位和设计方法。在投标的设计阶段要全方位考虑,尽量将工程主体及配套工程结合在一起进行投标的考量,投标设计完成后还要组织专家综合对方案进行评比。
2.2 进行工程的限额设计。项目的限额设计人员要熟悉掌握工程预算定额及费用,熟悉材料预算费用,然后进行科学的概算,最后要进行初步设计概算来控制施工图设计及费用的多少。因此,施工中的各个部门要合理分解和使用投资限额,科学地把施工图设计和预算结为一体,将技术和经济有机结合。同时在施工中还要严格控制设计变更,保证施工限额和费用的稳定性。
2.3要明确应采用合同措施。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施工中设计方案的随意变更。应当在合同中明确当工程变更或修改的费用额度时的限制条款,通过合同措施加强管理。
3、工程招标和投标阶段
要积极采用订单模式进行招投标工作,这种模式是指招标单位提供统一招标文件,投标单位根据招标文件中设计的工程施工的相关要求,按照企业定额或参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现行消耗量定额及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关于施工项目的各项市场价格信息进行投标报价工作。这种科学的招投标管理可从整体上加强对工程的成本控制。同时还应注意,在工程量清单编制完成之后要发给各投标单位。这样做是为了投标单位对工程量清单进行科学的预估和复核。
投标的报价完成之后,投标单位应在约定的时间内及时提交投标文件。这样做是为了评标委员会及时地根据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方案进行评定。采用这种投标模式是为了使投标单位之间的竞争更加公平和合理。
4、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4.1建立科学的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系统,工程量的计算应科学合理。工程造价的管理在工程施工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还要求与之有关的各部门密切配合,工程变更内容的修改、确定和修改施工方案以及相关生产计划的统筹等资料都应递交造价管理部门。造价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应当科学的进行定期地核算,科学管理,在需要时应结合相关合同中的有关规定提出有效的索赔方案,这样做可以减少施工单位的损失。
工程量的统计作为造价管理的一项最基本工作,要求统计人员熟悉施工现场的情况和概预算方面的相关知识,同时还应当掌握一些施工常识,这样就不会错算、漏算工程项目现象的发生。同时还应与预决算人员密切配合,发现可以进行索赔的因素要如实做好统计报量方面的工作,及时形成文字资料,做好备案工作。
4.2重视施工合同,专人负责。在施工单位的造价管理和控制阶段,施工合同是重要的依据。其严谨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阶段的科学管理。一方面施工合同要保证严谨,另外重要的是在施工过程中也应当加强管理,因为这是保证施工合同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的合理性的重要措施和方法。加强施工合同的管理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起着重要作用,建设单位的相关管理人员一方面要依据合同条款随时解决工程造价方面的纠纷,另一方面要严格履行施工合同。
当施工部门未按要求严格履行合同的规定时,相关的建设单位可依据合同向施工单位提出反索赔措施,做到先发制人,此步骤可以相应地减少建设单位的损失,从另一个角度上控制工程造价。
4.3 加强施工中索赔和经济签证的管理工作。工程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的人员应当熟悉招标书中的规定和合同文本中的规定,了解和熟悉洞察一些重要的索赔机会,通过抓住索赔机会来对正当权益进行维护。在施工中常见的索赔项目通常有:工期延误的索赔,工程变更的索赔,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索赔等。承包商应当注意索赔程序和相关资料的整理工作,这样做是为了使日后的索赔工作能有理有据。
另外,还应该严格控制施工中的变更施工中,工程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工程施工的地形或地质变化、障碍物的处理、材料的第二次转堆、无法用定额规定进行计算的大型设备进退场费用、工程其他零星的修改签证、工期延误、不可抗力造成的经济损失等等都会造成施工中的变更。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把施工变更关,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等现象的发生。对于那些必须进行的设计变更,必须经设计单位代表、建设单位现场代表、监理工程师共同签字才可进行,同时,变更应当是提前实现的,因为这样做可以提前使工程施工方的损失和施工量相对减少。
4.4施工材料价格控制
工程施工中的材料费用是工程项目费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当严格控制工程中的材料费用。这就要求施工中相关单位严格按照合同中的材料用量进行费用的控制,对工程造价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控制。建设单位造价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应当密切注意市场行情,掌握材料用费的相关市场信息,可以做到竣工后结算阶段的有理有据。
5工程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
工程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应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5.1 加强签证和索赔管理工作。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和相关造价管理部门在施工过程就重视施工签证,这样做是为了在工程结算时有理有据地对总索赔提出要求。施工单位要善于收集各种有利于自己的施工证据,如设计变更、赶工、不可抗力等签证工作。及时、有效和合理地提出索赔方案,以力求在结算时总体索赔成功,这样做可以为工程方减少施工损失、争取最大利益。
5.2 科学管理,减少或杜绝工程款的拖欠。当前我国的市场是买方市场,许多施工单位的施工项目少,这就被一些建设单位利用,这些建设单位通常把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转移到施工企业,在施工合同的签订时出现资金到位情况困难,这样就要求施工单位在签订并严格执行合同的时候,约定投入,遵守效率。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出现施工企业大量垫资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现象的产生。
三、稳妥合理地做好工程结算工作
在工程竣工结算时,建设单位的审核人员应坚持按合同办事,对工程预算外的费用严格控制,对于未按图纸要求完成的工作量及未按规定执行的施工签证一律核减费用;凡合同条款明确包含的费用,属于风险费包含的费用,未按合同条款履行的违约等一律核减费用,严格把好审核关。
对工程量的审核应根据施工承包合同要求,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进行审核,不能多算或不按规则计算,在要求施工企业报送相应的工程计算式和材料用量明细表的同时,建设单位也要编制一份完整的结算书和材料用量明细表,这样比照审核,才能做到客观、公正、合理,准确进行计量审核。其次,在结算审核中,还应注意审核项目的单价、结算书中分项的正确性及程序的准确性,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分析计算。
对工程量清单招标工程的结算,投标人的综合单价一次包死不作调整。结算时,实际发生的招标时所依据的施工图纸以外的工程变更和由于建设单位原因造成的工程量清单漏项或计算误差应予以调整。在工程量调整时的结算中,工程量清单中原有的项目,应按报价中的综合单价确定;工程量清单中有类似的项目,应参照类似工程项目报价中的综合单价商定;工程量清单中没有的项目,按现行预算定额及有关规定结算。
四、结束语
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不仅是为了防止投资突破工程的预算,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要为了从整体上有效促进工程的实施和施工的管理,唯有这样,与工程施工相关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取得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建设工程造价,与建设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建设者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政策等都存在着联系。正确地编制工程造价对政府和业主的决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的需要,合理确定和有效调控建设工程造价,提高工程编制水平,反映工程的实际造价,是工程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参考文献:
[1]余万红。论如何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第20期。
[2]王建。建筑项目管理与全面预算管理的关系[J].现代经济信息。2008年第12期。
[3]杨林,史玉莲,田龙。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J]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China,2010(9)。
[4]孙桂华。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J]现代商贸工业,2007(6)。
[5]李海龙。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J]管理问题,2009(2)。
[6]陈艳。浅谈全面预算管理在建筑企业中的作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第5期。
[7]王斌。谈建筑企业全面成本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11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