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扬区小学语文“书香课堂”教学设计
年 级 单 元 四年级 主备人 潘艾 所在学校 梅岭小学 第六单元 课 题 20珍珠鸟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里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居然”、“不由自主”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4个自然教学目标 段。 3、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1、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理解“信赖就能创教学重难点 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通用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有谁家里养过小动物吗?你和小动物是怎样相处的?你们的关系如何呢? 学生自由发言。 2、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作家,他叫冯骥才,他也养过一种小动物——珍珠鸟(板书),读题。 3、出示句子: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指名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再读,读出作者的高兴喜爱之情。 4、珍珠鸟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通过图片认识一下:出示图,让学生观察后说说珍珠鸟的样子。 (珍珠鸟体型小,因它后背有珍珠似的白点而得名,是一种观赏鸟。)
设计意图 个性设计 这个话题导新课,学生感兴趣,容易激发对小动物的热爱之情。
5、过渡:那么珍珠鸟和作者之间相处得怎么样呢?让我们去读课文吧! 二、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读顺句子和课文。 3、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学生按要求自学。 三、检查自学 1、(小黑板出示)抽读生字,正音: 撞 傍 蹦 腻 扭 蔓 雏 2、(小黑板出示)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拨开 雏儿 细腻 居然 不由自主 信赖 索性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用笔划出文中描写珍珠鸟特点的词句。 学生交流。 说一说这只雏鸟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再读好相关词句。 2、默读课文,思考:这只珍珠鸟和作者相处得怎样? 突出变化过程,划出表示次序的词。 再读读相关语句,明确珍珠鸟的变化过程。 再读流利。 造句:用上其中几个词,写几句话。(如提供:起先——随后——渐渐地——后来——最后) 3、速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作者想表达些什么?用简短的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五、指导写字 1、读读生字、新词。 2、哪些生字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交流。 卷(两横) 拨(与“拔”相区别)
努力以作者的笔墨唤起学生的同感,体会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这也是一种阅读的基本素养。
赖(笔画) 3、学生练习描红、仿影、临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围绕珍珠鸟的活动范围的变化,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围绕两个线索自读课文思考 1、出示问题: (1)作者对珍珠鸟是怎样的态度?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 (2)珍珠鸟对作者的态度怎样呢?你从哪些描写知道的? 板书: 作者 —————— 珍珠鸟 2、学生自由读书,想想划划。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讨论,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作者喜爱珍珠鸟,对它很友好: 参考: ①“真好!” ②为小鸟安排舒适而温暖的巢 ③不打扰鸟儿 ④对鸟儿的行动不生气、不加干涉 板书:喜爱友好 (2)珍珠鸟对作者越来越信赖(变化): 交流: ①一开始躲进吊兰丛中 ②渐渐地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鼓励学生自主感悟体会,只要有道理就行。
一点点熟悉了。(师导:看看作者又是怎么做的——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体会到什么——按耐住自己的好奇心,绝不打扰鸟儿)。 ③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 ④随后在屋子里飞来飞去(落在柜顶上书架上,撞灯绳跳到画框上) ⑤渐渐地胆子大了,落在书桌上。(师导:我这时又怎么做的——不去伤害它) ⑥蹦到杯子上、低下头喝茶。(我这时又有什么反应——“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这里体会到作者对鸟儿充分的理解和宽容。) ⑦跑到稿纸上,绕着笔尖蹦来蹦去 ⑧啄“我”颤动的笔尖。(师导:作者是怎样做的?假如你就是作者,会对小鸟说些什么?) ⑨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创设情境:假如你就是那只小鸟,会说些什么?) ⑩扒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同学们,你从描写小鸟的这些变化的语句中体会到了什么? (A、小鸟胆子越来越大,越来越和我亲近、人鸟相亲……) (B、作者喜欢小鸟,尊重小鸟,不打扰小鸟的生活方式……) 板书:越来越信赖 指导写作方法: 动作(划出一连串的动词)、神情 4、齐读课文,教师小结:作者为它们一家三口营造了舒适、自由的生活环境,尊重小鸟,不打扰小鸟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空间,对珍珠鸟付出了爱,同时作者也得到了爱的回报。作者以爱心和行动谱写了一曲人与动物的爱的颂歌! 三、理解中心句 1、同学们,鸟和人虽然不能进行语言的交流,但
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有机渗透写作指导,指导学生怎样将过程写具体些生动。
是小珍珠鸟却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与作者进行着情感的交流,表示对作者的友好和信任。在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处?(珍珠鸟趴在作者肩头睡着了。) 2、创设情境:假如你就是这只可爱的小鸟,趴在作者的肩头睡着了,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1、作者正在给我喂好吃的食物。) (2、“我”在屋子里与作者捉迷藏,真开心。) (3、我们一起到公园里玩耍。) …… 3、你们的想象真丰富!在作者眼里,珍珠鸟太可爱了。小鸟是幸福的,作者也是幸福的,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呀!你能试着这幅图起个名字吗?请写在插图的旁边。 4、学生动笔起名,写后集体交流。 (幸福的一家;信赖;美好的境界;爱;深厚的友谊;甜美的梦,……) 5、理解“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的含义: 你们的想象真具有创造性!是呀,多么好听的名字!可见你们也是一群有爱心的孩子。这时候作者看到熟睡的小鸟,也写出了此时内心的感受,那就是——(齐读课文最后一句: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换一种说法。板书: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是呀,作者在原文中说珍珠鸟是一种害怕人的鸟,可是我们看到因为作者的友好而得到了珍珠鸟的信赖,由此才创造出这么美好的境界。这不由得也让我们感叹——(再读最后一句话)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最后四个自然段。
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体会鸟儿的乐趣,同时也为理解感悟插图的意境作铺垫,二者更为理解中心句的深刻含义服务,层层递进,过渡自然。 有作者的有感而发到自我的有感而发,反复读中心句,强化理解。
板书: 20 珍珠鸟 喜爱友好 作者 —————— 珍珠鸟 越来越信赖 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教后反思 友情链接
相关搜索:
冯骥才《珍珠鸟》原文: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我把它们养在一个竹条编的笼子里。
笼子里有一团干草,那是小鸟又舒适又温暖的巢。 有人说,这是一种害怕人的鸟。
我把笼子挂在窗前。那儿有一盆茂盛的法国吊兰。我让吊兰的长满绿叶的藤蔓覆盖在鸟笼上,珍珠鸟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阳光射进窗来,把吊兰的一串串小叶照得如同碧玉。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
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三个月后,那一团愈发繁茂的藤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叫声。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正是它们的雏儿!
这个小家伙能轻易地由笼子里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又跳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子里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 我不管它。就是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渐渐地,它胆子大了,有时落在我的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低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摸一摸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暗下来,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吓跑它。过了一会儿,扭头看看,这小家伙竟扒在我的肩头上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皮盖住眼睛,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写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