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坚与谢安
一战之后交战双方得到了不同结局。
淝水之战,前秦帝国内部有必败的因素,宰相王猛的去世导致了前秦突然被抽空了决策层力量,形势急转外强中干,局面看起来很美。前秦帝国直接因此战导致乱国之祸,军队部将叛乱此起彼伏,各自宣布立国自立门户,前秦平叛内乱应接不暇疲惫不堪,随之瓦解。
原来,前秦苻坚一代英雄,目的在于天下一统,以步兵六十万,骑兵二十七万的主力部队南征,东晋宰相谢安以五万人迎敌,整个东晋王朝在前秦帝国强大的兵力面前摇摇欲坠。
英雄不知归处,苻坚最终被自己曾施恩深重的降将所杀,帝国四分五裂,从此瓦解。刚强缔造了英雄盛名和帝国声威,最终却化为历史的尘埃。
但是东晋却无必胜的原因,一代王朝帝国的命运改变,谢安主演了一段奇迹,尽管其中说不清楚多少偶然性的成分。东晋暂时保全,但是以谢安的宰相身份和处世方式的成功,反而进一步激励了东晋统治阶层中士大夫更加不务实,隐士谈玄之风遍布朝野,政府行政事务效率低下,帝国最终被宰相篡夺。
如此君子之风,温润如玉。谢安是不是一个特例?
谢安的成功,有他的运筹帷幄的因素,自己强大的运作资源的能力直接掌握了全局。淝水之战,不能不说胜利因素很多在军事之外,谢安把一切演绎成一局游戏。
在他身上体现出来了入世而儒出世而玄,既朝臣又名士,适时完美的切换身份和思维,也许自此能发现解决两者矛盾融合的方法。
我想在以后的阅历积累中我能够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谁可曾想,历史舞台上演了一场戏剧,展现了谢安的低调声名远扬,结束了符坚的政治生命英雄扼腕叹息。
前秦苻坚借统一北方的声势,调集了八十多万兵力,号称百万,南征东晋,想一统天下。危急的形势让东晋朝廷震恐不已,谢安再次临危受命,被加授大都督,全面负责抵制前秦的战争。前线只有区区八万人,不仅后方人惴惴不安,身处一线的将军们心里也没了底。谢玄忍不住亲自跑回京城问计,谁知他的这位叔叔十分平静,只淡淡地说:“已另有安排。”便不再多言。谢玄不敢再往下问,但终究心里放心不下,又命属下张玄前去请示。谢安于是干脆乘车来到谢玄的别墅,不谈公事,先下围棋,并且以此别墅为赌注。平时谢安的棋艺赶不上谢玄,这一天谢玄心里恐慌,一直心不在焉,很快败下阵来。谢安回头对外甥羊昙说:“这个别墅就送给你吧!”之后就出去漫游,到晚上才回来。接着,他对各将帅下达命令,每个人的任务都分派得清楚、恰当。淝水一战,谢玄等果然大败苻坚,捷报传来,谢安正在和客人下棋,他看完军报,顺手叠一下就放到床上了,脸上没有一点喜色,继续下棋。客人问他,“前方战事怎么样啊?”他才慢悠悠地回答说:“小孩子们已经打败了敌人!”
此语出自《晋书·苻坚载记》。东晋时,前秦一直想吞并晋王朝,秦王苻坚亲自率领九十万大军,去攻打晋国。晋国派大将谢石、谢玄领八万兵马迎战。苻坚当然很傲慢,根本没把力量悬殊的晋军看在眼里。
可是,谁料到先头部队的前锋同晋军首战便被打败,苻坚慌了手脚。他和弟弟苻融趁夜去前线视察,他看到晋军阵容严整,士气高昂,连晋军驻扎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影影绰绰像是满山遍野的士兵呢!接着,在淝水(今中国安徽瓦埠湖一带)决战,秦军被彻底击溃,损失惨重,秦王苻坚自己受伤,弟弟苻融也阵亡了。苻坚仓皇而逃,他听到风风吹树木的声音也以为是敌人追兵又到了。
东晋时代,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公元383年,苻坚率领步兵、骑兵90万,攻打江南的晋朝。晋军大将谢石、谢玄领兵8万前去抵抗。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机会,迅速出击。
谁料,苻坚的先锋部队25万在寿春一带被晋军出奇击败,损失惨重,大将被杀,士兵死伤万余。秦军的锐气大挫,军心动摇,士兵惊恐万状,纷纷逃跑。此时,苻坚在寿春城上望见晋军队伍严整,士气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见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晋军的士兵一样。苻坚回过头对弟弟说:“这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啊!怎么能说晋军兵力不足呢?”他后悔自己过于轻敌了。
出师不利给苻坚心头蒙上了不祥的阴影,他令部队靠淝水北岸布阵,企图凭借地理优势扭转战局。这时晋军将领谢玄提出要求,要秦军稍往后退,让出一点地方,以便渡河作战。苻坚暗笑晋军将领不懂作战常识,想利用晋军忙于渡河难于作战之机,给它来个突然
袭击,于是欣然接受了晋军的请求。
谁知,后退的军令一下,秦军如潮水一般溃不成军,而晋军则趁势渡河追击,把秦军杀得丢盔弃甲,尸横遍地。苻坚中箭而逃。这就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