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员的要求:
1.1. 高支模时须审查建筑架子工资格证书依据建质(2008)75号《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建筑架子工(02)必须经建设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从事脚手架的搭设。
1.2.资格证书有效期为两年,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应当于期满前3个月向原考核发证机关申请办理延期复核手续。复核合格的资格证书有效期延期2年。
1.3.建筑架子工资格证书样式为:
⑴.100㎜×75㎜深绿色封皮,正面印有国徽和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背面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监制。 ⑵.复核合格的资格证书有贴花,资格证书页为90㎜×60㎜;贴花约4㎜×0.8㎜,贴花印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监制。 ⑶.不符合上述规定的为无证上岗。 2.依据的行业标准、文件
2.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2.建筑工程模板支撑系统安全技术规程DB29—203—2010
2.3.建质(2009)8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2.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5.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28—2010 2.6.建筑施工碗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1
2.7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 JGJ/T194—2009
结合支模架体选型类型,依据(2.4-2.6)相应的安全技术规范。 3.专项施工方案审查要求:
3.1.编制的专项方案符合现行标准且有针对性,模板支架稳定计算执行地标、行标。
3.2.模板支架搭设高度≥8m,跨度≥18m,施工总荷载≥15kN/m2,集中线荷载≥20kN/m方案有专家论证报告, 并按专家意见修改缺陷方案。 3.3.立杆长细比λ≯150,l0=h+2a l0=kμh计算取最大值确定λ;施工荷载小时,严禁设计步距>150㎝的支架。
4.架体搭设材料资料及外观检查要求(见脚手架章节) 5.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搭设要求
5.1.模板支架的基础应平整、坚实;松软土、回填土必须平整、夯实垫不少于两跨、厚5㎝木板,立杆下面有钢底座。
5.2.楼面基础能满足混凝土浇筑过程产生的全部荷载;如不满足全部荷载时,楼板下面设置同步距、同间距支撑,此项设计结构安全、施工安全。
5.3.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与架子基础距离20cm设置扫地杆;碗口式钢管脚手架与架子基础距离35cm设置扫地杆。
5.4.横杆、立杆接长必须对接,接头不得在同一跨内,竖向接头错开的距离≥500㎜;各接头距主节点不大于步距的1/3。
5.5.模板支架的受压构件(支架立柱及桁架)长细比不应大于150;拉条、缀条、斜撑等连系构件长细比不应大于200。
2
5.6.满堂模板和共享空间模板支架,外侧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10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宽度宜为4.5-6m,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0-600。
5.7.当建筑层高在8-20m时,(满足2条)应在纵横向相邻的两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之间增加之字斜撑,在有水平剪刀撑的部位,应在每个剪刀撑中间处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撑。
5.8.建筑层高超过20m时,应将所有之字斜撑全部改为连续式剪刀撑。 5.9.螺杆(调节丝杠)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螺杆外径与钢管内径不得大3㎜;安装时保证上下同心。 6.碗扣式模板支撑架搭设要求
6.1模板支撑架四周从底到顶设置竖向连续剪刀撑;中间纵、横向由底至顶设置竖向连续剪刀撑,剪刀撑间距﹤4.5m与地面夹角450-600。 (结合不同高度参照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剪刀撑设置要求) 6.2.支架高度﹥4.8m时顶端和底部必须设置水平剪刀撑,立杆上端(包括可调螺杆)伸出顶层水平杆长度不得大于0.7m。
6.3.高支模的连墙件设置必须满足稳定需求;必须锁紧上碗扣;剪刀撑斜杆扣件的扭力矩40—65N〃m。
6.4.安装与拆除模板时,依据JGJ80-91的规定,周围搭设脚手架或者防护栏杆,封闭密目安全网;安装模板时严禁抛掷料具。 7.操作行为检查、监控要求
7.1.模板支架各杆件用扣件相互连结,伸出的钢管端头大于10cm以防止杆件滑脱。
7.2.扣件扭力矩在40—50N〃m,最大不超过65N〃m , 依据检测数据保证扣件承载和抗滑能力。
3
7.3.模板支架间距、步距符合方案设计,支架距地面200㎜有扫地杆。 7.4.吊运材料使用的卡具、绳索和吊环必须完整有效;吊运大块或整体模板时竖向不应少于2个吊点;散装吊运时必须码放整齐捆绑牢固;遇5级大风必须停止吊装模板作业。
7.6.砼梁浇筑应采用从跨中向两端对称进行,每层浇筑厚度≯400㎜。 8.模板拆除检查要求
8.1.应达到规定混凝土强度,严格执行申请、审批制度。
8.2.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模板支撑拆除,应组织监理人员、拆除方案编制人、施工技术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检查,确认无坍塌危险后方可进行拆除作业。
8.3.拆模顺序要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从上而下进行拆除,作业区域应进行圈挡,并设专人监护;不得留有未拆除的悬空模板。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