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 。 稻 Vo1.441 NO.5 早春低温对水稻大棚育苗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佟立杰 (桦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 佳木斯 154300) 摘 要:2010年春季,冷空气频繁向东扩散,造成黑龙江省桦川县春季持续性异常低温。叙述了桦川县春季低温对水稻大 棚育苗造成的影响,从温度管理、水分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提出了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进行了秧苗素质调查分析并给 出了次年水稻育苗建议。 关键词:水稻;早春低温;大棚育苗;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S42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6737(2010)05—0056—02 自2009年11月份以来,受频繁冷空气活动 情况下不用闭棚。开始通风时要小通风,晴天早晨 影响,黑龙江省桦川县出现40年来历史同期罕见 7时大通风,下午4时闭棚;阴天上午1O时通风, 的严重低温。低温灾害具有发生时间早,发展速度 下午3时闭棚。大棚内应放置温度计,以便更准 快,降温幅度大,极端气温低,影响范围广,持续时 确、更细致地进行苗床温度管理。 间长,冷暖起伏大,灾害影响重等特点。至2010年 4月15日以后育苗的秧田,其秧苗叶龄在 4月11日,桦川I县平均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均为 1.5-2.5叶。此期由于低温阴雨,棚外气温低于棚 历史同期第三低值。大气环流形势有利于冷空气 内温度,当棚内温度高于25℃时及时通风,通风 沿偏东路径影响桦川县第二积温带下限、第三积 时要注意在背风面揭膜,通风口处用塑料布等从 温带上限区域,冷空气频繁向东扩散,造成桦川县 下方挡住20~30 em高,使棚外的凉风从大棚通 春季持续性异常低温。 风口的上方进入棚中,避免通风口处的秧苗发生 冷害或生理失水,影响其生长发育。 1春季低温对水稻育苗的影响 2.2水分管理 2010年3~4月,桦川县大部分地区降温降 在插秧前3~5 d,对于已接近壮秧标准的秧 水,同时冷空气南下与南方暖湿空气相持,形成低 苗,只要不是低温阴雨天,就可以昼夜撤膜大通风 温阴雨天气,使水稻大棚育苗基地苗床过湿,运不 进行炼苗,千方百计保持秧田旱育状态。如果秧田 进土,无法摆盘、播种,从而致使育苗期较常年拖 土壤水分过大,导致秧苗根系发育不良,易引起各 后1O一15 d。2010年桦川县水稻大棚集中育苗时 种病害发生。苗床低湿的,宜选择晴好天气进行通 间在4月18~25日,也有部分农户由于苗床湿度 风晾床,使苗床达到旱育秧状态,以促进秧苗根系 过大推迟到4月末育苗。 生长。对于高台苗床,不缺水不浇,浇水则一次浇 足浇透,尽量减少浇水次数,确保秧苗根系发育良 2应对低温的秧田管理措施 好,培育旱育壮秧。一定要避免大水漫灌形成水育 苗。 2.1 温度管理 要注意雨后排水,每次下雨应及时到大棚育 5月12日对桦川县全县水稻大棚育苗情况 苗基地观察情况,避免流水上床形成湿润育苗和 进行的调查表明,在4月15日前育苗的秧田,其 水育苗,可在苗床周围挖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 秧苗叶龄已达2.5~3.0叶。此期一定要通风炼苗, 高温大风天气条件下还要注意防止高温失 棚内适温为20-25 oC,夜间气温不低于10 cC的 水,秧苗出现萎蔫情况要及时一次性浇透水。隔离 层育苗、钵体盘育苗、稻壳育苗、膨化矿砂育苗等 更应注意如缺水须及时补水,否则会影响秧苗生 收稿日期:2010—05—31 长发育 作者简介:佟立杰(1964一),女,高级农艺师。 一56一 佟立杰早春低温对水稻大棚育苗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应 2.3病害防治 中苗、小苗。大苗带蘖率在30%以上而小苗无蘖, 大苗与小苗的根数分别在15条与7条左右,相差 8条左右;株高分别在17.5 cm与11.5 em左右, 相差6 om左右;茎粗分别为3.0 mm与1.5 mm 2.3.1 青、立枯病 由于长时间低温阴雨天气的 影响,当天气晴朗升温快时,水稻秧苗极易发生 青、立枯病。青枯病是生理性病害,发生严重时应 立即进行苗床灌水缓解症状,灌水水层高度为苗 高的2/3,秧苗恢复正常后撤水。如有条件应采取 左右,相差1.5 mm左右;百株干重分别为5.3 g 与2.2 g,相差3.1 g。 本田寄秧或及早插秧。 发生立枯病的苗床,要在发病初期及时进行 药剂防治。使用30%瑞苗清水剂,每平方米苗床 用1 ml兑水2~3 kg浇灌;97%恶霉灵粉剂,每平 方米苗床用1 g兑水3 kg浇灌;50%立枯净可湿 性粉剂,每平方米苗床用1.0-1.5 g兑水3 kg浇 灌。 2.3.2水稻绵腐病苗床湿度过大时,应控制苗 床水分,提高地温。秧苗2~3叶期,在合理通风的 同时应做好保温防寒工作。如发生水稻绵腐病,应 拔除中心病株并及时喷药防治,可用25%甲霜灵 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硫酸铜1 000倍 液,均匀喷施。在使用杀菌剂的同时,适量加小叶 敌、天丰素、生根粉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来提高秧苗 素质,缓解生理性病害和药害。 3秧苗素质调查分析 在水稻品种的应用上,农户种植龙粳21、龙 粳26、垦稻l2、垦稻10、龙粳20、垦稻6号、龙粳 18等优良品种。在大中棚育苗的前提下,早扣棚、 早播种、早育苗、早整地、早插秧,可以抢积温,促 早熟。从秧苗素质调查看,农户在2010年3月末 浸种4月中旬播种育苗的,到5月中旬进行插秧 时可培育出带蘖大苗;4月上旬浸种4月中、下旬 播种的,可育出中苗;4月中旬浸种4月下旬播种 的,秧苗为小苗。根据全县育苗情况调查,95%以 上的秧苗能在插秧适期插到本田,秧苗下田前均 进行了“三带”工作。全县插秧进度较快,在5月 25日前插秧基本结束。 根据调查,大苗秧龄35 d左右,叶龄4.0~4.5 叶,根数13-15条/株,带蘖率30%;中苗秧龄3O~ 32 d,叶龄3.1-3.5叶,根数l0~12条/株,带蘖率 5%;小苗秧龄25-28 d,叶龄2.5叶,根数7-9条/ 株,不带蘖。全县育大、中、小苗的比例分别是 20%、70%、10%。秧苗素质由好到差依次是大苗、 调查发现,4月中旬播种育苗、播种量在650 g/m 的,能育出健壮大苗且秧苗带蘖率在30%以 上;播种量在700 g/m 的,可育出健壮中苗,适于 机械插秧;播种量在750 g/m 以上的,秧苗纤细, 有徒长现象,成为三类苗的居多;钵盘育苗播种量 在300-330 g/m 的,能培育带蘖大秧,秧苗健壮、 盘根好,插到本田后可直接生长发育。另外,采用 陈稻壳粉育苗即营养基质育苗,能促进秧苗根系 发育,25 d就盘好根,成苗根数13~15条/株,秧 苗素质好。 2010年春季降水量较常年偏多,水稻育苗期 内低温寡照时段多。无论旱田育苗还是本田育苗, 凡是苗床做高台的均能正常育苗,而且秧苗便于 管理;苗床没有做高台的,如苗床积雪清理过晚或 大棚地下水位高,扣棚预温后,苗床表现湿度过 大,或有积水现象。在此种情况下,为了适时抢前 播种,须把棚膜揭开晾床。但即便如此,还是有部 分农户在4月末才育苗,为了不插6月秧,秧龄 25-28 d的小苗也进行了插秧。 在秧苗生长阶段,多次出现间断性的低温寡 照。秧苗1叶1心期之前,部分苗床由于湿度过大 或有积水,不同程度地造成壮秧剂肥害或苗床除 草剂药害,使秧苗矮化、蹲苗;秧苗2叶期以后气 温先凉后热,育苗大棚通风不及时的,三类苗的比 例在2%-5%,其中徒长苗占3%左右。 4 2011年水稻育苗建议 在2010年秋季,水稻苗床没有做高台的,建 议普遍做高台。次年适时早浸种、早播种、早插秧。 提倡大棚集中育苗,采用三膜覆盖技术、土壤纳米 电热垫增温控温技术、营养基质育苗技术等,育 大、中苗,旱育壮秧。只有提高水稻的秧苗素质,进 行科学的本田管理,才能为实现水稻高产高效奠 定基础。 一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