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政府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的探讨

来源:爱够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政府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的探讨

作者:卢众

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第09期

摘要:本文剖析了国内外经济责任审计,从经济责任审计界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建立以及审计资源与审计任务匹配等多角度对政府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政府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 关键词:政府经济责任审计 一、引言

政府经济责任审计是国家审计人员接受委托或者根据授权,依法对政府领导干部进行强制性审查,通过对其任职期间职能、经济等各项活动资料的审查和评价,发表审计意见。开展政府经济责任审计,不仅可对政府在财经管理、财务支配、国家资源财产的使用上存在的问题以及领导干部滥用职权、贪污受贿等违法乱纪行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还可以大大增加领导干部的使用透明度。

为了避免政府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可能出现的随意性和盲目扩大审计权利等现象,也为了对被审计的领导干部自身、其掌管的部门、单位或企业的经济责任负责,必须科学合理地选择审计方法,严格规范经济责任的评价工作。 二、国内外经济责任审计概述 (一)国外

目前,国外没有“经济责任审计”术语,但国外管理审计,政府绩效审计等真正意义上的“经济责任审计”早已形成。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外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不断深入、理论日臻丰富和完善,特别是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审计总署所坚持和强调的独立的、客观的、系统的检查评价体系的形成、为国家决策提供各项社会信息、促进社会良性循环等理论和实践经验就已开始被世界上多个国家所借鉴。

香港特别行政区廉政公署实施的“问责制”,责令特区政府施政官员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之所以为广大市民爱戴和支持并成为全球廉洁之地,得益于它的执法公正和毫不留情地对贪污腐败的打击力度。 (二)国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始于上世纪80年代,国有企业所实行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制,即对即将离任的企业负责人实行的任期内财务收支状况和资金盈亏的审计。国内专家学者在多年的实践、理论、再实践和总结的基础上,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政府经济责任审计理论。特别是十七大提出的民主政治的思想,加快了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和进程,责任审计工作日益深化,其内容不断拓展和延伸,也为政府经济责任审计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修订,将政府经济责任审计正式纳入审计机关职责,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地位在新版《审计法》中更加明确,法制观念的融入,为审计机关开展相关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运作日趋规范。

三、我国政府责任审计工作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政府责任审计,无论从理论探索还是实践研究,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都远远地呈现落后状态。政府责任评价体系既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综合分析政府责任审计工作,可以看到,既有法律法规不完善的问题,也有审计制度不健全的因素,其造成的审计评价困难,严重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及审计结果的发挥。 (一)经济责任审计界定难

政府机关一方面是国家方针政策的政治职能的执行人,另一方面肩负着本地区事业发展的经济职责。政府职能的多样性,决定了领导干部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同时增加了对领导干部的审计、认定和评价的难度。 (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建立难

审计内容、范围和准确的评价是审计工作的重要原则。由于审计缺乏符合实际的国家法律法规所界定的评价体系和响应的标准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过程往往出现以下问题: 1、 评价轻描淡写地只对单位不针对领导干部本人

审计人员不愿意承担审计风险,简单地认为经济责任审计不同于财务审计,擅自降低审计标准对领导干部本人的经济责任不评价,或只简单地对审计单位做出审计评价。 2、 评价过度

审计人员无视审计法,超越审计范围,把本不属于经济责任的内容随意纳入评价之列。 3、 审计评价存在仅凭主观臆想而缺少或根本无依据或佐证的现象

特别是审计人员不负责任地缺乏分析和查证,简单地将审计单位或个人提交的书面材料用来评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 评价言词缺乏公正性和客观性

对职业谨慎要求和准则把握缺乏准确性,评价易造成审计风险。 (三)审计资源与任务匹配难

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匮乏与审计事物浩繁,是摆在审计机关面前最大的困难。随着政府经济责任审计任务的日益繁重,审计资源稀缺矛盾则更加突出,尤其是当被审计对象背景复杂、任职期长,或对其经济责任审计关系到国家机密时则更加耗人耗时。 (四)审计人员素质达到审计要求难

政府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直接针对干部个人,客观公正地对被审计领导干部作出审计评价对一个领导干部来说举足轻重,因为它不仅是组织部门任免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正确评判一个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

近年来,高科技为违法乱纪提供了便利,使得审计工作更加面临多样化、复杂化,不仅加大了审计问题查清查透的难度和审计风险,也向审计人员技术水平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四、政府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

a) 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b) 正确认识和界定经济责任审计作用和对象; c) 明确政府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 d) 把握政府经济责任审计的原则;

e) 建立基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审计评价标准;

f) 对政府经济责任审计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提出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 五、结论

综上所述,政府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审计发展的新生事物,只有明确审计工作的概念、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才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和发挥其重要审计结果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宋保胜.政府责任审计模式研究[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2009,24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王勤学.经济责任审计在政府问责制建设中的作用[J].财会通讯,2010 [3]李嘉明,李雷鸣.政府责任审计初探[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