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 解题技巧与方法 乏65≥・, ・ ● 浅谈数学建模在教学中的应用 ◎王向平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文定中学350800) 【摘要】中学数学建模教学,应紧扣教材,合理选材,引 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 型,化为常规问题,选择合适方法求解,从而解决问题. 算 【关键词】建模思想;建模教学;紧扣教材;基本模式;建 模方法;解决问题 4.以下通过范例,对中学数学常见的建模方法进行 近年来,旧的教育方法导致出现了许多“高分低能”的 探讨 现象.而“学以致用”是教育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学习数学的 (1)建立方程(组)模型 目的就是为改造世界、改造生活服务.因此,现在的教学应 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等量关系,如:行程问题、工程 更加重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中学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 问题、航行问题、劳力调配问题、数字问题、形积变化问题、 题的过程正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因此,开展中学数学建模 销售问题、配套问题、经济问题等等,都可以建立方程(组) 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 模型来解决. 基础知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分析问 例1 某服装商店出售优惠购物卡,花200元买了这种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数学 卡后,凭卡可在这家商店按八折购物.问:累计购物多少元 素质的重要途径. 时买卡与不买卡一样?什么情况下买卡购物合算? 解设累计购物 元时,买卡与不买卡一样. 1.什么是中学数学建模 依题意,得0.8x+200= , 数学建模,专家给它下的定义是:“通过对实际问题的 解得 =1000. 抽象、简化,确定变量与参数,并应用某些规律建立起变量、 答:当累计购物1000元时,买卡与不买卡一样. 参数问的确定的数学问题,求解该数学问题,解释、验证所 当累计购物超过1000元时,买卡购物合算. 得的解,从而确定能否用于解决问题的多次循环,不断深化 (2)建立不等式(组)模型 的过程.” 在市场经营,生产决策和社会生活中,常把实际问题中 2.教学现状 隐含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不等式(组)求解. 例2某工厂现有甲种原料360 kg,乙种原料290 kg, 应用数学问题在当前中学教学中还得不到应有的重 计划利用这两种原料生产A,B两种产品共50件.已知生产 视.多数教师习惯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业、解惑.至于如何 l件4种产品需甲种原料9 kg、乙种原料3 kg,生产l件B 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和处理学生周围的生活及生产实 种产品需甲种原料4 、乙种原料10 kg.请你提出安排生产 际问题更是无意顾及.同时,学生的应用意识也比较淡薄, 的方案. 很多走向社会的学生认为他在中学所学的数学,在他以后 解设安排生产A种产品 件,则B种产品(5O— 的工作生活中“没有用处”. )件. 3.如何开展数学建模教学 依题意,得={39x+4(50-x)< ̄360,1. (1)消除心理障碍,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解得30≤ ≤32. 许多学生一见应用题文字长,连题目都没有看完,就望 。. 是整数, 而生畏,置之不理.所以,我们要求学生要树立信心,不能随 ‘..取 =30,31,32. 意放弃.在平时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一些应用题进 ‘..对应的50一 =20,19,18. 行分析,每次考试也尽可能地考查一道与复习内容相关的 答:有3种方案,①生产A种产品30件,曰种产品20 应用题,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 件.②生产A种产品31件,B种产品l9件.③生产 种产品 (2)紧扣教材,合理选材,适时切人 32件,B种产品18件. 中学数学建模教学应结合正常的教学内容切人,把培 (3)建立函数模型 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最优化问题,如造价、用料最 养应用数学的意识落实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载 少、利润最大等,都可以建立函数模型,转化为求函数最值 体,以改革教学方法为突破口,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科学加 问题. 工、处理和再创造达到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例3 A城有化肥200吨,B城有化肥300吨,现要把这 (3)训练阅读能力,熟练基本模式 些化肥全部运往C,D两乡.从A城往C,D两乡调动化肥的 解答应用问题就是在阅读材料、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把 费用分别为每吨30元和4O元,从曰城往C,D两乡调动化 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再利用数 肥的费用分别为每吨45元和60元.已知C乡需化肥240 学知识对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得到数学答案,然后再 吨,D乡需化肥260吨.问:如何调动可使总运费最省? 解设从A城调 吨到C乡,总运费为y元. 把数学答案返回到实际问题中去获取具有实际意义的结 论,基本程序如下: (下转67页)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3 ● ・..| , 解题技巧与方法 嘴 ● P 为 ・平分线所在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 =例3 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坐标 A(2,3),B(5,3),C(2,7),求 A的平分线 所在的直线方程. .. ( ,学), = =÷. 即 B的平分线所在直线肋的斜率为k=÷,且过点 B(一2,一1),其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是Y一(一1)=— 1[ 一 (一2)],即 一2y=0. 在求角平分线的这六种方法中,前三种适用于角平分 线存在斜率的情况下,而后两种方法对于各种题型都适用. 然而对于三角形中求特殊角的角平分线的直线方程,我们 还可以运用一些简单的方法,结合图形 L 解 由题意,得直线A曰的斜率k = =0,则AS# 轴,直线AC不存在斜 率,即AC上 轴.从而厶4=90。,其角平分线所在直线的倾 角为45。,斜率k=tan45。=1,且过点A(2,3),其直线方程为 Y= +1. 由此可见,在教学实践中,求三角形某一角的平分线所 在直线方程有多种解法,既可以运用解析几何知识,也可以 求出直线方程. A 例2 已知AABC的三个顶点坐标 运用向量知识,这样的教学深化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A(2,3),曰(1,2),C(4,1),求 A的平分 且 对数学公式的灵活运用,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c 线所在的直线方程. 提高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从多种解法的比较 解 由题意,得直线AB的斜率 中,又能选出最快最好的解法,也给予学生在今后解题时, = =1,其倾角为45。,直线Ac的斜率 = = 探寻最优化解题方法做了渗透,有助于发展学生在解题时 一1,其倾角为135。,所以 A=90。,其角平分线此时与 轴 思维敏捷性的创造,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教 垂直,从而不存在斜率,且过点A(2,3),则所在直线方程为 学过程中,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思想和 =2. 数学方法的娴熟运用,对今后的学习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上接65页) 依题意,得 ・..tan = , Y=30x+40(200一 )+45(240一 )+60(60+ ) =5x+22400. ・..≥0. tan30o= ,.。等= 100_‘+x, 200一 ≥0. 解得 =50√3+50 136.6. ‘..0≤ ≤200 ’.240一 ≥0. 136.6>120. ・..60+ ≥0. 这条船继续前进没有被浅滩阻碍的危险. (5)建立直角坐标系模型. ‘.k=5>0,.‘.Y随着 的增大而增大. 当变量的变化具有(近似)函数关系,或物体运动轨迹 。..当 =0时,Y晟小:22400. 是有某种规律,可通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转化为函数图 ‘..200一 =200.240一 =240。60+ =60. 像问题求解. 答:最省运费的调动方案:把A城的200吨化肥全部调 例5如图是一座抛物线的拱桥, C 往D乡;把曰城的化肥调60吨到D乡,调240吨到C乡. 桥下水面宽度AB是20米,拱高CD是 (4)建立几何模型 4米,若水面上升3米至 ,则水面宽 诸如航海、三角测量、边角余料加工、工程定位、拱桥设 暖EF是多少? A D 曰 计等应用问题,涉及一定图形性质,常需要建立相应的几何 解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模型,转化为几何或三角问题求解. 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 +4. C 例4入夏以来,某江的水位不断下降,达到历史最低 把B(10,0)代入,得100a+4:0 水位,一条船在该江某水段自西向东沿直线航行,在A处测 ・.’ …一 ,。‘.Y: ・ “4‘ (D) 0 得航标c在北偏东60。方向上,前进100米到达 处,又测 得航标c在北偏东45。方向上,如图所示,在以航标c为圆 当Y=3时,一六 +4=3. 心,120米长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内有浅滩,如果这条船继续 解得 :±5_...EF=10. 前进,是否有被浅滩阻碍的危险? 答:水面宽度 是10米. 解过点C作CD ̄AB于D, 总之,数学建模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数学观点解决生 则 1=30。, 2=45。,AB=100. 活、学习、生产中的问题.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内 设CD= 米,则BD=CD= . 容,适时切入,逐步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技能,并以数学 在RtAACD中,AD=100+ . 东 建模为载体,使学生提高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 所必需的各项能力.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