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卫蔓 2010年12月 第23卷 第1量 2期 医学信息 墓 怎样提高护士素质浅谈 钱晓红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 ̄-]Joo6—1959(2OLO)12--0370--01 护理工作是医院运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是医院管理工 作的重要环节。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医院面I临市场,医院不 但要有高超的以及更重要优势和当今各类复杂人的心理状态。护理工作 尤为重要。护理工作是一门独立学科。它有独特的专业和技术。在以前 的工作中护理工作附属于医疗,护士处于被动局面,这样不能充分体现护 理的专业性。不能词动广大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护理工作绝不能忽视。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可见护理的重要性。但是提高护士的素 质是根本。 1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 代。使医生的诊疗过程和护士的护理过程既有区别又有关系,既有分工 又有合作。护士同医生一起查房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 验。做出更准确的护理诊断。医生可从护士的评估资料中充实自己的诊 断依据。便于学习和沟通,有利于共同提高和新型医护关系的建立。 3提高服务质量防治护患冲突 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强化优质服务意识。把医德医风爱岗敬业教育列 为重要的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形成常规,每年上岗的新护士岗前培训要进 行专题教育,稳定护理队伍的思想状态,使其明确护理工作的崇高性,提 高对护理专业的钻研热情。使护理人员懂得质量是医疗的核心,是参与 竞争能否生存的重要环节。精湛娴熟的技术和热情周到的服务将赢得病 我们在开展整体护理后,怎样提到护理质量尤为重要。为使护理功 能到位,护理部组织定期组织定期业务考试。每周五午下午科室组织业 务学习总结一周的工作和护理及不足。还大力提倡护理人员转系论文, 举办护理基础智力竞赛,滔跃了护理队伍中的学习空气,激发了护士业务 学习的自觉性,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杜绝了差错事故,危重病人抢救率明 显提高,医护关系配合默契,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由于护理专业理论知 识在深度和广度上受到限制。通过护理还查房,一方面可主动地把观察 到的病情及时反馈给医生;另一方面医生的理论讲解和病理分析也可增 加护士的理论知识。在相互沟通中提高了护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有利于全面查找病人的护理问题,以便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合作。达 到满意的护理效果。 2建立新型的医护关系 医护关系在以往的工作中表现为主导一从属性,即医生开医嘱,护士 执行医嘱。在整体护理中,这种关系逐渐被新型的并列一互补关系所替 人的信赖。视病人如亲人,耐心解释病人提出病人提出的问题严禁语言 生硬。让病人感到在医院如同在家的感觉。尽量满足患者的一切要求。 加强护理管理是防止护患冲突的保证。以病人的满意率衡量护理工作的 质量。 4结论 经过加强对护理质量的管理,护士对自己的工作有了充分认识,不是 以往只限于形式上的单一的护理而是切于实际地为病人做全身心整体护 理。不仅有娴熟的业务知识,更要有护士的自身素质。让每个患者在住 院期问都有一个适合自己身心健康的良好环境。让病人充分体会到医院 的温暖。这才是当今护士应尽的职责。 作者单位:134000吉林省通化市人民医院 2O年后我国慢性病发展趋势 赵运领 【摘要】20年后,不健康饮食和少体力活动最先得到控制。表现为糖尿病、高血压等l心脑血管疾病的年轻化趋势减弱。社会・ 理因素对慢性病的影 响长期持续存在。3O年后,我国老龄人口将达高峰,预计将达5亿。目前吸烟流行模式对健康的滞后效应将与老龄高峰重叠。那时,与吸烟密切相关 的疾病发病率将创新高,科学发展与普及导致慢性病病程延长。慢性病的患病率达到顶峰 【关键词】老龄高峰;发病率 【中图分类号]R1 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oo6—195 9(2010)12—0370—01 目前,我国8O 的死亡原因是慢性病导致的死亡。2O年内我国慢性 病患病率将持续上升_1]。20年后,慢性病发展趋势如何呢? 国际上把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分为可改变的和不可改变的两种。可改 变的危险因素包括不健康饮食,少体力活动和吸烟。不可改变的危险因 素有年龄、性别、遗传因素。上述危险因素决定慢性病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约1.7亿,202 5年将达到3亿L 。 1949年至1979年,我国人口生育基本处于失控状态,特别在农村。1.7 亿是1949年及以前出生的人群,3亿是1965年及以前出生的人群。1949 年我国人口基本数很小,约4.5亿。以后30年人口基数越来越大,粗略 估计2025年至204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人约3~5亿。根据近三十年 计划生育情况,30年后我国老龄人、中青年、少儿比例将达到4:2:1。也 就是说,届时我国老人将占一半以上。 老龄、肥胖、家族史是糖尿病的三大危险因素,普通感冒很多年轻人 可能不治自愈,但部分老年人可能因合并症死亡。3O午后,我国慢性病 发病率若与目前持平,简直是奇迹,因为老龄人几乎增加2倍。目前,大 约1.4亿美国人患各种慢性病 J。30年后,我国可能有5亿人患各种慢 性病。 科学发展能使部分人活得更质量,使很多危重病人转危为安,生活完 全自理,也可使部分人变成残疾,长时间生存。如:胰岛素应用及自我血 糖监测,在糖尿病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使世界上数百万糖尿病患者生 命延长几十年。包括那些长年卧床不起的。一句话,科学发展使慢性病 病程延长,使慢性病病人与日俱增。 社会发展的客观标志是物质文明的进步,物质文明进展越快,对人心 理影响越突出_4]。社会心理对慢性病的影响来源于物质刺激。何为物质 刺激?即物质利益与人的关系对人心理的影响。没有它社会就象发动机 投油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心理因素将长期存在。 目前,肺癌等与烟草相关疾病的死亡率只是20世纪7o年代烟草消 费的结果。目前,烟草流行模式会影响未来30年后肺癌等相关疾病的死 亡,预计未来3O年肺癌死亡率还会继续上升_5]。笔者认为,吸烟受思维 模式的影响,思维模式受基础教育的制约。我国目前烟草流行模式2O年 后只能有所控制¨】]。因此,今后50年,与吸烟密切相关病病发病率仍很 高。目前,吸烟的流行模式对健康的滞后效应可能与老龄高峰重叠,30 年后与吸烟密切相关的疾病发病率将达高峰。 20年后,经济发展拉动科学教育的发展与普及,公众的思维模式发 生转变。目前,很多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与El本人不同。中国司机系安全 带是怕交警罚款扣分,日本人则是为了生命安全,酒后驾驶亦如此。2o 年后的中国人则更文明,从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从要我健康变成我要 健康,合理膳食与体育运动将变成公民的自觉行为。人们对电脑、电视的 兴趣逐渐淡化。 合理膳食和运动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相关相当密切。因此,我国慢 性病预防控制最早见成效的是2型糖尿病,主要表现为糖尿病的年轻化 趋势减弱。其次是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 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约2亿_2]。2007年一2008年,中华医学会糖 尿病分会在全国进行糖尿病流行发病等调查,发现我国20岁以上男、女 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3.3 和10.7 L6J。20岁以上人群是1987年及以 前出生,按1987年全国总人口减去近2O年死亡总人口,再乘患病率。粗 略估计全国糖尿病患者至少7000万。糖尿病和高血压约占慢性病总数 的80 以上。估算目前全国各种慢性病的病例数约z.7亿[ 。 随着医改的深入,乡镇卫生院及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糖尿病和 心脑血管疾病的诊疗逐渐规范。城市二甲下医院将以杜区卫生服务为重 点,三级医院的医生也将走向基层。我国慢性病的三级预防体系基本完 善和成熟。 中医在慢性病中的作用。中医中药在It本很受欢迎,日本人称其为 汉方,日本人对汉方的审批很严[ 。我国大量西医去深人钻研中医已不 可能,中医的实践机会越来越少,国医大师将很难找到。虽然中医是国 医,估计中国可能会和日本人一样,对慢性病疗效肯定的中药处方占据一 定市场。 综上所述,3o年后,我国老龄人口将达高峰,社会心理因素对慢性病 的影响长期持续存在。目前,烟草流行模式对健康的滞后效后将与老龄 高峰重叠。那时,与吸烟密切相关的疾病的发病率将达高峰。科学发展 及普及导致慢性病病程延长。多种原因导致慢性病患病率创新高。2O年 后,糖尿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年龄化趋势将得到有效遏制。 参考文献 [1]赵运领.群体思维模式与发病率[J].医学信息杂志,2010,9 [2]饶克勤.中国人口健康转型与医学整合口].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 医学版),2010,1,1O一12 [3]任苒.国际健康目标与卫生改革的新导向[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 会医学版)2010,4,5 [4]赵运领.经济发展与慢性病的发病率[J].医学信息杂志2010,10 [5]杨功焕.中国医改进程中的慢性病预防控制[J].医学哲学(人文社 会医学版),2010,1,l4 [6]鲜彤章,郭立新.2008年糖尿病领域研究热点回顾[J].中国实用内 科杂志,2009,2,188 [7] 李艳芳.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 7.517 作者单位:467000河南省平顶山市皇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一37O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