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1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2分)
1.1观察面神经及前庭蜗神经的最佳影像方法是( )
A.X线 B.CT
C.MRI D.DSA
E.PET/CT
2.1肝门部结构的描述,那一项不正确:( )
A.门静脉最粗 B.肝动脉位于门静脉的前内侧
C.肝静脉位于门静脉的下后方 D.肝总管在门静脉的外侧
E.正常时肝内胆管不显示
3.1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癌鉴别的要点是( )
A.肿瘤大小 B.肿瘤形态
C.肿瘤有无强化 D.瘤内有无脂肪成分
E.肿瘤强化程度
4.1CT确定前列腺均匀增大时,其横径应超过( )
A.3.0cm B.4.0cm
C.4.3cm D.5.0cm
E.5.5cm
5.1瑞典学者Edler于哪年首先报道了超声心动图( )
A.1895 B.1945
C.1955 D.1972
E.19
856.1成骨细胞瘤的X线表现中,哪项欠妥;( )
A.肿瘤大小为2-10CM不等 B.多位类圆形膨胀性骨破坏
C.边缘不清楚,周围常无骨增生硬化 D.可有少量骨膜反应
E.肿瘤周围的软组织可有局部肿胀
7.1室缺血流动力学改变首先引起( )
A.右室增大 B.左房增大
C.主动脉扩张 D.肺动脉扩张
E.以上都不是
8.不能消除或减少散射线影响的是( )
A.使用遮线器 B.使用滤线器
C.使用增感屏 D.加大物-片距
E.加大焦-片距
9.1螺旋CT扫描与传统CT扫描相比最重要的优势是:( A.扫描速度快 B.取样速度快
C.重建速度快 D.体积扫描
)
E.单层连续扫描
10.1食道癌X线表现哪项是错误的( )
A.黏膜皱襞破坏 B.可形成充盈缺损
C.浸润型食道癌与正常管壁可呈移行表现 D.管壁僵硬不规则
E.可形成溃疡
二.多选题(共10题,每题2分)
1.用于颅CT扫描基线有( )
A.听眦线 B.听鼻线
C.听眶线 D.听眉线
E.听口线
2.1关于胆管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常引起黄疸 B.肝总管部位以上高位胆管癌,胆囊常增大
C.病灶引起的肝内胆管扩张呈软藤状 D.扩张胆管突然截断
E.肝门区淋巴结肿大
3.下列有关温度与显影性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提高温度使显影剂活性加大 B.温度过高使影像颗粒性恶化
C.温度过高可使照片灰雾减少 D.温度过高可导致乳剂膜松软
E.温度过高显影液疲劳度加速
4.哪些属CT的特殊检查法:( )
A.薄层扫描 B.重叠扫描
C.靶扫描 D.高分辨率扫描
E.图像堆积扫描
5.1室间隔缺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是( )
A.左心室增大 B.左心房增大
C.右心室增大 D.右心房增大
E.肺动脉高压
6.1对于乳腺增生的描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乳腺增生改变与月经周期无关 B.乳腺增生的影像学诊断应密切结合临床(如年龄、症状、体征、生育史及月经情况等)
C.乳腺增生多发生在绝经后妇女 D.乳腺增生X线上多表现为弥漫性片状或结节状致密影
E.MRI动态增强检查多表现为渐进性强化
7.1下列情况可见到关节肿胀的是( )
A.类风湿关节炎 B.关节扭伤
C.化脓性关节炎 D.关节结核
E.退行性骨关节病
8.子宫输卵管造影常用的对比剂为( )
A.泛影钠 B.碘化油
C.泛影葡胺 D.碘苯六醇
E.碘番酸
9.1检查泌尿系统疾病时摄取腹部X线平片的目的在于( )
A.观察有无肾、输尿管或膀胱的阳性结石 B.观察泌尿系统占位病变的性质
C.在优质平片上观察肾脏位置、轮廓有否明显变化 D.作为造影前的对照片
E.观察有否包括泌尿系统在内的腹部钙化
10.采样电路的组成包括( )
A.采样板取样电路 B.透视kV取样电路
C.透视mA取样电路 D.摄影mA取样电路
E.接口板取样电路
三.是非题(共10题,每题1分)
1.使用预饱和脉冲可使流动质子信号缺失,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流动效应的影响。( )
A.正确 B.错误
2.精路造影注药时腹股沟处有胀感为正常现象。( )
A.正确 B.错误
3.1肝细胞病灶血供95%~99%来自于门静脉。( )
A.正确 B.错误
4.为了减少影像的失真度,常规采用肢体与胶片垂直,关节腔与胶片平行。( )
A.正确 B.错误
5.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适用于胰头、空肠、盲肠和横结肠的病变。( A.正确 B.错误
6.1颈椎穿刺活检目前多采用侧后方进针。( )
A.正确 B.错误
7.乳突15°角位又称许氏(Schüller)位。( )
A.正确 B.错误
8.下颌喙突后前位听眦线与台面呈30°角,头颅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平行。( A.正确 B.错误
9.1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一般留管不超过1周。( )
)
)
A.正确 B.错误
10.胸部前后坐位摄影时中心线应向头端倾斜5°~10°( )
A.正确 B.错误
四.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
1.简述缺血性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
2.请叙述常规静脉肾盂造影的造影方法。
3.简述小肠克罗恩病的X线表现及CT表现。
4.简述主动脉夹层的CTA或MRA所见。
5.简述椎间盘突出的MRI征象。
正确答案:
一.单选题
1.C 2.C 3.D 4.D 5.C 6.C 二.多选题
7.A 8.C 9.D 10.C
1.A,C,D 2.A,C,D,E 3.A,B,D,E 4.A,B,C,D,E 5.B,C,D 6.B,D,E 7.A,B,C,D,E 8.B,C 9.A,C,D,E 10.A,B,C,D,E
三.是非题
1.A 2.A 3.B 4.B 5.A 6.B 7.B 8.B 9.B 10.B
四.简答题
1.缺血性梗死的影像学表现(1)CT检查:①低密度灶②部位和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皮髓质同时受累③多呈扇形,基底贴近硬膜④可有占位效应⑤增强扫描可见脑回状强化⑥2~3周时可出现“模糊效应”,病灶变为等密度而不可见⑦1~2月后形成低密度囊腔(2)MRI检查:对脑梗死灶发现早、敏感性高表现为长T1和长T2信号异常MR水抑制成像、扩散和灌注成像可更早检出脑梗死 2.病人仰卧于检查床正中,置两个椭圆形压迫器于脐两旁,相当于输尿管经过处,用连以血压计的气袋覆盖其上,然后束紧压迫带,压阻两侧输尿管通路,使气袋充气,加压至80~100mmHg,最高不得超过病人的动脉压,否则造影时间延长时,病人难以忍受,并可引起股动脉缺血(腹部不宜加压时,可采用患者头低足高10°~15°角位)。经肘部静脉快速注入对比剂20ml。1分钟内注完,使血液中对比剂浓度迅速升高,显影效果良好。注射完毕后7分钟摄第一片,即刻冲洗胶片,以观察摄影位置、条件以及肾盂、肾盏显影情况。15分钟摄第二片,30分钟摄第三片。如一侧肾盂、肾盏显影不佳,应延长摄片时间。肾盂积水按常规时间摄片不显影时,可在数小时后再摄片。如双侧肾盂、肾盏显影满意,除去腹压带,则输尿管和膀胱充盈,并摄全尿路片。 3.X线:本病主要靠X线钡餐造影,尤其是小肠双对比造影检查。早期仅有黏膜粗乱变平,肠壁边缘不规则及痉挛性狭窄等改变。一定阶段有特征性表现:肠管狭窄呈长短不一,宽窄不等的线样征,正常肠曲与病变肠段间有所谓跳跃现象;病变轮廓不对称,呈一侧僵硬凹
陷,相对侧肠轮廓外膨,并伴有假憩室样囊袋状征象;多发结节样切迹与卵石征,前者为肠黏膜下水肿与炎症造成,切迹间为尖刺状钡滞留影,轮廓不规则,狭细,卵石征则由纵横交错的裂隙状溃疡围绕水肿的黏膜形成,弥漫分布于病变肠段。发展至晚期则可见瘘管或窦道形成的钡影,可有肠间瘘管、肠壁瘘管或通向腹腔或腹膜外的窦道形成的钡剂分流表现。CT:可见节段性小肠壁增厚,一般在15mm以内。增强扫描可见病变肠管的横切面呈双环状改变,内环为低密度的黏膜及黏膜下层水肿环,外环为高密度的炎症、血管增生的肌层。CT对窦道、腹腔及腹壁的脓肿、瘘管等并发症的诊断价值高于钡剂造影。瘘管形成时,CT见瘘管内含有气体或对比剂。 4.①主动脉腔内可见内膜片,形成双腔主动脉;②假腔扩张,真腔受压变窄,假腔大于真腔;③内膜破口和再破口表现为内膜片连续中断;④主要分支血管受累,包括狭窄或闭塞;⑤相关并发症: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心功能不全、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破裂出血或假性动脉瘤。 5.直接征象:①髓核突出:髓核突出于纤维环之外,呈扁平状,圆形或不规则.呈等T1长短T2混杂信号,突出髓核与母体之间有一狭颈相连;②髓核游离:游离部分可位于椎间盘水平或其上下方的椎体后方,呈等T1长短T2混杂信号。钙化时可呈低信号。间接征象:①硬膜囊、脊神经或神经根弧形受压,局部硬膜外间隙脂肪变少或消失;②脊髓受压改变,呈等或长T2信号;③硬膜外静脉丛受压淤积,表现为突出层面椎间盘后缘条状或弧形高信号;④相邻骨、韧带结构改变:局部骨质增生、硬化、韧带肥厚、可钙化,呈长T1短T2信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