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够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小学道德教育创新谈

中小学道德教育创新谈

来源:爱够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OO2年第6期 广西社会科学 NO.6,2002 (总第9o期) GU 悯SoCIAL S(:Ⅱ烈CES (Cumulatively,NO,90) 中小学道德教育创新谈 阎世笙 (延安大学德育部,陕西延安 716000) [摘要】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但对其价值和作用不能低估。社会主义理想人格教育是中小学道 德教育的主题。与时俱进,巩固德育阵地,实现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创新是中小学道德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中小学 道德教育 价值 创新 探索 [中图分类号】C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917(2002)06—0222—02 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问题已成为社会和人们普遍关心的 重破坏,中小学道德教育工作受到严重干扰。改革开放以来, 热点。原因是青少年学生道德品质培养及其健康成长关系着 我国中小学校道德教育经过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在同 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而当前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现状不 志提出的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 能令人满意。因此,对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审视与探索,改进和 人思想的指导下,制定了《中小学德育大纲》,进一步加强了对 加强中小学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青少年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人格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 道德教育是培养人的品质的教育、塑造人格的教育、发展 就总体而言,理想人格教育在中小学道德教育中起着支 道德智慧的教育。这种教育能满足人的健康发展和自由发展 配作用,居于统治地位。 的需要。这种需要是人一生的需要。道德教育从本质上说是 中小学道德教育坚持以社会主义理想人格教育为主题。 人的教育,而对人的教育从来都是一个过程,甚至是一辈子的 首先,这是由我国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地位决定的。我国 过程。在教育过程中,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过程,润物细无 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培养和塑造大批德才兼备的社 声的过程。“学英雄见行动”,指望道德教育产生即时效果,那 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人是其根本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任 是教育者良好的愿望。这种愿望无论如何是不现实的,也是 务。因此,它能保证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其 无法实现的。道德教育的作用是长期的,道德教育的效果是 次,它体现了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体化要求。我国 指向未来的。道德教育的经验告诉我们,人们是在不断接受 学校的理想人格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想人格理论即人的全面 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获得和积累道德知识,逐渐产生道德认 自由发展理论为思想理论基础,它体现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 知、认同,产生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而后 展的一体化要求。再次,它保证了学校道德教育的先进性和 在道德判断、道德选择的基础上进行道德实践的过程。这个 一贯性。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道德教育活动中,始终坚持 过程是长期的,不可能是短期的。所以,道德教育的作用和价 以社会主义理想人格教育为主旋律,重视对学生灌输社会主 值是久远的、巨大的。 义的进步道德观,并在全社会倡导和宣传集体主义、爱国主义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高度重视对青少年学生的社会 和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这反映了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高起 主义理想人格教育。同志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 点和前瞻性,保证了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先进性和一贯性。 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 最后,它在培植青少年学生理想人格的同时,带动了整个社会 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这一教育方针指引下, 道德风尚的提升。20世纪5o、I6o年代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 {I;;‘ ^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6o年代初,我国的学校教育,特别 小学道德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是小学、中学,从适应培养无产阶级事业的建设者和人的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有人以发 需要出发,开展了以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和“五爱”为主要内 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由而否认中小学进行社会主义理想人 容的道德教育活动,在社会上树立了许多理想人格典范,成为 格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学校道德教育的“创新”为由而 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榜样。这期间,中小学道德教育取得了可 否认社会主义理想人格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这种观点实际上 喜的成绩,党的确培养出了自己下一代的人。但是, 是否认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是道德教育上 在十年“”中,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成果遭到严 的自由化表现。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中小学道 [收稿日期]2002—02—12 【作者简介]阎世笙(1964一),男,陕西横山人,延安大学德育部副教授。 22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阎世笙,中小学道德教育创新谈 德教育及其模式不能忽视现代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而 应当改革和创新,但是改革和创新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理想人 格教育的主题。离开了这一主题,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改革和 创新就会迷失正确的政治方向。我国学校道德教育要适应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需要,从本质上说,为了建设富 裕发达的社会主义,必须塑造和实现一代乃至几代社会主义 理想人格并培养时代新人,这是中小学的使命,也是中小学道 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新中国5O年来,社会主义理想人格 教育一直是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主旨和内核。尽管今天中 国社会的变革使中小学社会主义理想人格教育受到挑战,尽 管人们的思想活跃、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显示出前所未有的 在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模式的创新中,应当考虑以下几 个方面:其一,坚持社会主义理想人格教育在中小学道德教育 中的主体地位。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社会主义理想人 格教育的主题不能改变,这是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必须坚持 的社会主义原则。其二,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道德建设上,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鼓励先进,照顾多数,把 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连接和引导不 同觉悟程度的人们一起向上,形成凝聚亿万人民的强大精神 力量。”这充分体现了道德教育的理想与现实、先进性与广泛 性的有机结合,这也是中小学道德教育模式创新所必须坚持 的原则。其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学校道德教育模式创 新要以学生道德品质培养和人格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 创造出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要的新的道德教育模式,例如,满 多样性和变动性,尽管人们带着多重的眼光来审视理想人格 教育的价值和作用,不可能阻碍理想人格教育成为我国中小 学道德教育的主题,它的价值和作用是一如既往的。总之,我 国中小学校道德教育坚持以社会主义理想人格教育为主题, 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历史的必然。否定社会主义理想 人格教育的主题地位就是否定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社会主义性 质。 足学生道德生活能力提高的需要,创造出“活动道德教育模 式”等,以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其四,在创新 中注重借鉴学习国外中小学道德教育模式的先进经验和有益 成分。例如,在本世纪,弘扬人的主体地位,反对道德灌输是 西方道德教育的主旋律,据此,创造出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模 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坚持以理想人格教育为主题,但它 并不否认道德教育的创新性。 社会的变迁,不仅给道德教育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同时也 冲击着传统的教育理念,呼唤着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变革与创 式即“掌握一实践一接受一再实践一开放性发展”(也称之为 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学校道德教育模式。它重视学生道德需 要的培养、重视情感因素和道德实践、力求道德教育和道德修 养并重。这种以个人主体及人类发展为本的新德育模式对我 国学校道德教育模式的创新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又如,国 外非常重视学校道德教育的渗透式德育模式,它主张通过优 化学校德育环境,使学生从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影响。这种 道德教育模式对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具有有益的启示。其 五,道德教育模式的创新要把中、小学校的道德教育在目标定 位、课程设置、方法运用上统一和衔接起来,并实现中小学校 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要求现代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的 支撑,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教育理念和道德教育主张。学 校道德教育需要创新。中小学道德教育要与时俱进。 但是,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创新必须是坚持社会主义理想 人格教育的主题下的创新,离开了这一主题,道德教育就失去 了创新的方向和动力。因为社会主义理想人格教育不是某种 预设的道德教育,而是从社会主义本质中逻辑出的必然。当 然,我们需要克服在理想人格教育中的不足与缺陷,但更要发 挥它的长处与优势,并通过创新来完善和发展这一主题教育。 在坚持这一主题教育下,应当创新多样的、在解释现实社会道 德问题,解决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冲突,充分发挥传递时代精 神、塑造时代品质、为社会提供精神动力的具体的道德教育模 式。 道德教育的科学化、序列化、层次化。其六,道德教育模式的 创新要强调更具操作性,更趋规模性。 我国中小学校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道德教育的重要阵 地。它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 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时代发展、社会变迁、经济全球化与 科技浪潮给中小学道德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德育 的环境变了,难度增加了,在德育过程中会发生许多意外的事 情。但是,德育的地位一点也没有变。必须提高对中小学道 事实上,在当前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创新 出了多样的道德教育的模式,例如,磨练教育模式(针对青少 年普遍存在的吃苦精神不够的问题而提出的)、心心教育模式 (针对青少年在心理因素方面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社区教 德教育地位的认识,牢牢巩固和发展德育阵地。首先,要 思想,更新观念,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时代、环境变化给中小 学校德育地位带来的挑战和影响;其次,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 放在首位;最后,提高阵地意识,防止“西化”和“分化”,高举旗 育模式(针对青少年缺乏与社会联系,不了解社会现实提出 的)、青少年义务社会服务模式(针对青少年学生服务社会意 识、实践能力较差而提出的)、三位一体教育模式(针对长期以 来学校道德教育处于孤军作战、收效不大的现实问题提出的) 等等。这些道德教育模式在中小学道德教育中发挥了积极的 作用。 帜,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和江“三个代 表”的重要思想武装中小学德育阵地,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 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其成为培养和塑造合格建设者和接 班人的最好熔炉和场所。 [责任编辑:方荥] 2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