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22日 闽教高[2004]111号文公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福建省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重点建设高等学校若干意见的通知》,为加快我省高校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决定在省重点建设高等学校实施“福建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
第二条 实施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旨在通过创新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机制,倡导和培育团队精神,凝聚和支持一批优秀的创新群体,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提高高校创新平台的建设效益和水平,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推动重点建设高校的发展。
第三条 本计划拟资助10个左右创新团队。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四条 创新团队应有明确的研究方向,能够围绕国家和我省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以及我省三大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开展具有开创性、探索性和前瞻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及具有重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关键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
第五条 创新团队必须具备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实验环境,一般应以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为依托。 第六条 创新团队的带头人应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品德高尚,治学严谨,且具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在研究群体中有较强的凝聚作用,一般应是在本校科研教学第一线全职工作的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闽江学者、国家或省重大项目主持人或首席科学家等杰出中青年专家。
第七条 创新团队的研究实力和学术水平在全国应具有较明显的优势,研究工作已取得较突出的成绩,或具有明显的创新潜力。 第 创新团队应是一个研究集体,具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和共同研究的科技问题,以及合理的专业结构,其研究骨干一般由4-6人组成。团队成员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并具有较强的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近三年主持过省部级以上课题。
第三章 申报与评审
第九条 重点建设高等学校根据有关申报要求和本办法规定的申报条件进行组织申报。申请者需填写《福建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申请书》(附一),由校学术委员会对申请团队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进行评审,并提出推荐意见,学校就资助
经费和其它工作保障条件等签署具体落实意见,由学校统一报省教育厅。
第十条 省教育厅组织省内外专家分领域对申报的创新团队进行评议,每一领域评议专家不少于7人。
第十一条 由省教育厅组织相关领域业务专家和管理专家组成考核小组,根据创新团队的条件和统一标准对专家评议通过的创新团队进行实地考核,并提出资助意见和建议资助方案。 第十二条 拟资助的创新团队经省教育厅审核后进行公示,公示期为五个工作日。公示结束后无异议的,由省教育厅公布获资助的创新团队名单。
第四章 资助经费与项目管理
第十三条 本计划资助的研究期限为三年,每个创新团队资助经费为100万元。
第十四条 本计划的资助经费在省重点建设高等学校专项经费内支付,主要用于资助期内与资助项目有关的科研工作和学术活动。获资助创新团队所在高校应严格执行国家和福建省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对资助经费单独建帐,实行团队带头人负责制,专款专用,其他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克扣或挪用。
第十五条 获资助创新团队在接到批准资助通知后,由创新团队带头人组织填写《福建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研究计划》(附二),经所在高校学术委员会审查后报省教育厅备案。 第十六条 创新团队所在高校对团队的工作动态应主动进行跟踪、了解,积极支持创新团队带头人做好工作,协助解决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创新团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第十七条 获资助创新团队应按年度由创新团队带头人填写《福建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年度进展报告》(附三),并于每年年底经所在学校报省教育厅。
第十 创新团队应组织成员开展经常性的学术交流和讨论,营造自由探索、相互激励、开拓创新、宽容失败、团结合作、共享成果的良好学术氛围。
第十九条 创新团队应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资助期内至少应组织一次国际性学术研讨会或有一定规模的全国性学术会议。
第二十条 资助期结束后3个月内,创新团队带头人需组织填写《福建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总结报告》(附四),高校财务主管部门要单独编制《福建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经费决算表》(附五),通过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审核汇总后报省教育厅。
第二十一条 收到学校报送的《福建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总结报告》后,省教育厅可组织专家考核小组对创新团
队的科研成绩进行考核。对创新成果显著,且发展潜力大,创新氛围好,考核为优秀的创新团队,可建议继续给予支持。 第二十二条 创新团队成员发表、出版与本资助有关的论文、著作、学术报告,以及成果鉴定等,均应标注“福建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资助”(英文为:Supported by Program for Innovative Research Team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e in Fujian Province University,英文缩写为“IRTSTFJ”)字样。 第二十三条 创新团队带头人因特殊原因不能继续履行职责,或调离所在单位,以及团队核心成员变动等,所在高校应及时向省教育厅提交人员调整的书面报告,由省教育厅审批。 第二十四条 本计划资助的创新团队,省教育厅积极争取和支持其成员赴国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进行合作研究,并优先推荐其竞争教育部的创新团队资助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优秀创新研究群体。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