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分析
摘 要:近年来,山东省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城乡居民整体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正在逐步拉大,并引致有效需求不足、影响社会稳定、威胁人权公平等不良后果。人们在分配起点环节所享有的机会均等成为城乡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城乡居民所面对的机会却存在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拥有生产要素和资源程度的差异、户籍制度造成的机会不平等以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等三个方面。因此,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如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平衡教育发展、促进人力资本均等,取消户籍制度、创造公平发展环境,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缩小城乡差别,使人们在进入分配过程之前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尽量均等,并实现无障碍的自由流动,从而扭转城乡居民收入拉大的趋势,建设和谐山东。
关键词:收入差距;机会均等;生产要素;户籍制度;社会保障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山东省经济建设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城乡居民整体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并逐步由温饱型转向小康型。然而,山东省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正在逐步拉大,并由此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引起政府和人民的广泛关注。正确认识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成为当务之急。从分配起点的机会均等视角出发,把握问题根源,寻求合理调整城乡收入分配的方法,对建设城乡统筹均衡发展的山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其不良影响
(一)城乡收入差距情况
1.城乡居民收入比率
城乡居民收入比率是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简单的指标。表1和图1给出2000年至2009年山东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纯收入增长情况,并计算出各年份城乡收入比率,以描述近年来山东省城乡分配差距的变动过程。
表1 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年份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
人均纯收入(元)城乡收
入比
20006490.0 2659.2 2.44
20017101.1 2804.5 2.53
20027614.4 2947.7 2.58
20038399.9 3150.5 2.67
20049437.8 3507.4 2.69
200510744.8 3930.6 2.73
200612192.2 4368.3 2.79
200714264.7 4985.3 2.86
200816305.0 5641.0 2.89
200917811.0 6119.0 2.91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山东统计年鉴》和《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山东统计信息网,http://www.stats-sd.gov.cn。
图1 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由表1和图1可以看出,进入新世纪的近十年来,山东省城乡居民的收入在逐年提高,从总量上看经济是稳步增长的,但城乡间居民收入差距呈现逐步拉大的趋势,内部分配结构不尽合理。目前农村地区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仅与城镇居民200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相当,再加上物价上涨因素,农村发展比城镇落后了十多年。
2.城乡居民消费比较
在消费支出方面,城乡居民的差距也十分明显。表2给出2000年-2009年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数额及其比率,可以看出虽然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在逐年上涨,但城乡之间的支出比率一直在2.65以上,差异较大。
表2 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情况
年份城镇居民人消费比
200050221770.42.84
20015252.419052.76
20025596.31997.82.80
20036069.42133.22.85
20046673.82389.32.79
20057457.32735.82.73
2006846831442.69
2007966736222.67
20081100740772.70
20091201344172.72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山东统计年鉴》和《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山东统计信息网,http://www.stats-sd.gov.cn。
3.城乡恩格尔系数比较
消费支出(元)农村居民人均
消费支出(元)城乡居民
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恩格尔系数越高,表明家庭收入越低。图2描绘了2000年-2009年间山东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变动情况。可以看出,两者的总体趋势都是下降的,但农村要明显高于城镇,即农村居民的收入要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两者差距显著。
图2 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山东统计信息网,http://www.stats-sd.gov.cn。
(二)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引致的不良后果
1.有效需求不足,消费结构不合理
在现阶段,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相对较大。但在收入差距扩大的情况下,财富更多更快地集中于城镇居民手中,这使得社会整体的边际消费倾向降低,从而导致有效需求不足,消费能力疲软及经济增长乏力的消极后果。
同时,收入分配会对消费结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收入差距过大,则会使消费结构出现两极分化,从而导致断层和脱节,呈现不稳定的消费结构,并难以形成大众消费热点。
2.诱发心理失衡,影响社会稳定
社会成员的身心和谐健康是社会安定的重要前提。社会成员会对自身利益所得或损失作出评估和判断,并与他人进行比较。在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体系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逐步缩小,将稳定低收入者情绪,并对鼓励其努力向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产生积极作用。然而,过大的收入差距将使其在社会比较中发觉自己应得而未得,从而产生被剥夺感。这种负面感受的强度若超过了低收入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便有可能诱发“仇富心理”,激化社会矛盾,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收入差距过大是影响社会稳定运转的一大隐患,如不正视不加以解决,社会前景将令人担忧。
3.损害公民权益,威胁人权公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