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的弊端及改进措施
游 李
(重庆市渝北区农业园区实验小学校)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是最具可行性也是最有效的德育渗透方式之一。语文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这是语文课素质教育的核心。语文又是工具,其它学科的学习,表达和交流都离不开这个工具,因此怎样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就成为现在研究问题的所在。但是语文教育远远达不到应有的目标和要求,现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以及如何改进,从哪些方面改进等等一系列存在的问题来提出一些意见、建议,以便能为小学语文教育事业贡献一份自己微薄的力量。
一、以文本为重点
小学语文是最基础的教学,一要给学生充分的识、写、读、背的时间,让学生理解、掌握、积累和运用字、词、句、段等最基础的语文知识技能。二要让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做到有机统一。所以回归文本的听说读写训练不能丢。对传统语文教学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并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在阅读教学中,分段、概括大意和中心思想也是很好的阅读教学方法。总之,文本是教学的重要凭借,不管教学采取何种教学形式,只要让学生通读、读通、读懂、读好,让学生得到发展就可行。
二、更新教育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及改变当前语文教育状况,首先应提高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大力倡导语文教育的新理念。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尤其要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将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一变革推向深入,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施语文教育,建立正确的教师评估机制,彻底消除“低年级语文谁都能教”的偏见,让语文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让每一个孩子确实拥有接受语文教育的权利同时,教育行政领导要转变观念,把语文教育放在整个的局面:胸怀战略的高度即提高全民素质,让老师在不丢威严的情况下,是长辈、是好朋友,是进修的伙伴,使语文课真正在讲授历程中起到挑起大梁的作用。
三、以朗读为主线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而这个“对话”的主体是学生。读书是阅读教学的主体环节,语文课堂教学中应以朗读为主线,把指导学生朗读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板块。指导学生读书要有明确的目标,要积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培养语感,受到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
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合理利用现有师资
加强语文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语文教育质量的首要前提。合理地利用现有师资,要充分发挥现有师资的长处,为这部分师资力量作用的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现有师资的程度适当使用,既不能滥用,也不能放任,同时,语文教师在教师评优评先当中平凡话也作为打分的一个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讲授历程中,做到只说平凡话,说好平凡话的,其次,面对教师不足的情况,学校应该用优质的待遇引进2018.NO01106专业的语文教师。
五、以引导为途径
“课标”从文本的角度出发,第一次提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化的”“应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但应该注意的是,尊重不是等于盲从,多元的理解也应有个不违背文本原义和正确价值导向,一定不要忽略对学生的引导。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是放羊式的自我领悟,是在教师有组织的引导下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语文和感悟语文。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把握语文的自学特点,把学生的发展摆在首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六、加大小学语文教育投入
加大语文教育投入起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多媒体讲授设施是制约语文教育成长的关键,拥有丰富的、富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
七、必须因地制宜,改编合适语文教育的教材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无论对农村还是城市都应该有适用性,要适应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必须因地制宜,要多选用和孩子的生活气息相关联的文章;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一些成语接龙、字谜等游戏,提高他们学暗语文的兴趣,使语文讲授生动活泼。
既然有的课本知识脱离实际,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对课本知识进行补充,联系现实生活对课本知识作出符合小学生年龄段的讲解。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对课本的语文知识进行拓展,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层面上帮助小学生提高课外知识的学习。在教学中,将课本知识立足于现实,辅之以实际的生活背景,以提高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严格式教学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宽松式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氛围较轻松,但会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懒散的状态,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将严格教学和宽松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时也能够劳逸结合,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会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不高,对此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即学的内容是固定的,但不同的教学方式却能将同样的教学内容演绎出不一样的感觉,教师将教学方式多样化,使学生从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中领会不同层面的语文知识。教师要多和学生进行课后交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收集学生对教学方式所提出的建议,根据学生的建议调整教学方法。
总之,时代在前进,社会在成长,文化在繁荣,全社会的审美需求也在提高,因而语文教育现状必须尽快改变,才能满足社会成长和学生个体全面成长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全体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应大力配合,努力真正树立终身教育观,让教育成为唤醒心灵的欢愉,让学生享受教育,享受生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