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三种杂交牛的生长发育趋势对比分析_马发顺

来源:爱够旅游网
第35卷第1期2009年1月文章编号:1001-9111(2009)01-0036-03

中国牛业科学

ChinaCattleScienceVo1.35No.1

Jan.2009三种杂交牛的生长发育趋势对比分析

马发顺,杨前锋,宋玉伟

(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系,河南安阳455000)

摘 要:[目的]为了掌握杂种牛生长发育的规律。[方法]对三种杂种牛的生长发育趋势和日增重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从公、母对比看,母牛生长发育速度略快于公牛,二者呈强的正相关;从三杂种对比看,夏杂F1增长最快,海杂F1次之,安杂F1最慢;从日增重变

化趋势看,3~12月龄呈下降趋势,12~15月龄呈上升趋势,15~18月龄再次下降。[结论]说明生长发育是有波动趋势。

关键词:杂种牛;生长发育;日增重;趋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S823.2   文献标识码:A

  自1990年以来,我国肉牛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至1996年牛肉产量以平均每年25.68%的速度增长,人均牛肉占有量以平均每年23.86%的速率递增,截止2000年已建立国家级养牛示范县250个,形成了东北、中原和华南三大肉牛带。但是同世界人均牛肉占有量(1994年为9.77kg,1995年为9.74kg,1996年为9.75kg)相比,1994世界人均占有量为我国的3.4倍,1995年为2.8倍,1996年为2.4倍,可见,我国肉牛业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肉牛业生产水平较低,出栏率、屠宰率、胴体重等指标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重要原因就是我国没有高产的专门化肉牛品种。我国黄牛大多存在体小晚熟、日增重较低、生长周期较长、饲料转化率较低等缺点,但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高的优点。要充分利用本地品种资源发展肉牛生产,必须引进外来优良品种,对地方品种进行引入杂交、改造杂交和育成杂交,在充分保留原有优良特性的同时,彻底

改良其缺点和不足;也可进行经济杂交,获取杂种优势,生产杂种一代经济利用的肉牛

[1~5]

。本文对3

种杂种牛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研究,旨在为品种改

良和杂种牛的饲养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试验材料夏洛来、海福特、安格斯牛与河北省当地黄牛进行杂交,杂种1代放牧饲养,于2002年进行试验并测量F1的初生重、3、6、12、15、18月龄平均体重,计算各阶段的日增重。2) 统计方法试验数据采用Excel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处理,绘制生长发育趋势折线图[7]。进行对比分析。

[6]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指标

表1 三种杂交种F1代增重情况

三杂种

性别♂♀♂♀♂♀

n657456

初生重28.733.322.522.423.322.7

3月龄体重

夏杂F1海杂F1安杂F1

109.7115.786.379.064.876.7

日增重0.8850.9070.7010.6220.4550.593

6月龄体重146.6166.0132.7137.5104.0113.3

日增重0.4100.4840.5100.6420.4300.379

12月龄体重188.9194.0162.3174.0144.8147.9

日增重0.2310.1860.1630.2000.2220.203

15月龄体重250.2269.2239.7242.4221.1208.5

日增重0.6730.8320.8500.7510.8390.666

18月龄体重300.0319.0277.7286.0238.3256.7

日增重0.5470.5500.4170.4790.1880.521

  夏洛来牛与当地黄牛杂交一代简称为夏杂F1,海福特牛与当地黄牛杂交一代简称为海杂F1,安格

*收稿日期:2008-10-13

作者简介:马发顺(1963-),男,河南长垣人,教授,主要从事动物遗传育种教学与科研工作。

第1期         马发顺等:三种杂交牛的生长发育趋势对比分析      斯牛与当地黄牛杂交一代简称为安杂F1。三杂种牛生长发育基本指标如表1所示。2.2 夏杂F1生长发育情况

夏杂F1体重增长趋势如图1所示,日增重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夏杂F1公、母牛的增长趋势基本相同,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86(P<0.01),母牛的体重略高于公牛。从图

37

2可以看出,6月龄时母牛的日增重高于公牛,12月龄时公牛的日增重超过母牛,15月龄时母牛又高于公牛,18月龄时公、母基本一致。在整个生长发育期中,从3月龄到12月龄日增重逐渐下降,12~15月

龄有所回升,到18月龄时又呈下降趋势,表现出明显的波动现象。

2.3 海杂F1生长发育情况

海杂F1体重增长趋势如图3所示,日增重的变化趋势如图4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海杂F1公、母牛的增长趋势非常接近,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84(P<0.01),母牛增长量略高于公牛。从图4可以看出,3月龄时公牛日增重较高,6月龄时母牛超过公牛,12月龄时二者接近,并均为日增重的最小值,15月龄时公牛的日增重大于母牛,18月龄时母牛又超过公牛。日增重表现出波动性,并且公、母牛的生长强度相互交错。2.4 安杂F1生长发育情况

安杂F1体重增长趋势如图5所示,日增重的变化趋势如图6所示。从图5可以看出,安杂F1母牛在3、6月龄时增长速度大于公牛,从12到15月龄

公牛增长加快,但到18月龄时母牛的生长仍表现出优势,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19(P<0.01)。从图6可以看出,3月龄时母牛的日增重明显高于公牛,但在6月龄、12月龄时,逐渐下降并低于公牛水平,15月龄时仍低于公牛水平,18月龄时显著高于公牛水平;整个生长发育期,12月龄时日增重最低,15月龄时最高,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性。2.5 三杂种公牛间的比较

三杂种公牛增长趋势对比如图7所示,三杂种公牛日增重的变化对比如图8所示。从图7可以看

38             中国牛业科学                  第35卷

F1最小,15月龄时海杂F1日增重最大,而夏杂F1最小,18月龄时仍保持3月龄时的大小次序,但安杂F1日增重极低。

出,三杂种公牛的增重趋势是一致的,夏杂F1增长最快,海杂F1次之,安杂F1最慢。从图8可以看出,在3月龄时夏杂F1日增重最大,安杂F1最小,6月龄时海杂F1最大,夏杂F1最小,12月龄时海杂

2.6 三杂种母牛间的比较

三杂种母牛增长趋势对比如图9所示,三杂种母牛日增重的变化对比如图10所示。从图9可以

看出,三者生长趋势一致,其中夏杂F1生长发育最快,海杂F1次之,安杂F1最慢,这与三公牛间的对比关系相似。从图10可以看出,三杂种母牛日增重的差异较大,在3月龄时夏杂F1最高,6月龄时海杂F1最高,12月龄时三者接近并均为最小值,15月龄时三者均有显著增加,但仍为夏杂F1最高,18月龄时日增重均有所回落,但海杂F1为最低。

躯低粗、发育匀称、被腰宽平、适应性好、生长发育较快。安格斯牛原产于英国苏格兰北部,1935年育成,属于小型肉用早熟品种,该牛体躯低矮、结实,头小而方,额宽,体躯宽深,四肢短而直,前后裆较宽,胴体品质高[6]。安杂F1被毛黑色,体型不大,结构紧凑,头小额宽,肌肉丰满。从放牧习性看,海杂F1行动迟缓、步伐小,安杂F1行动敏捷,爬坡能力强,吃草快。

2) 三杂种牛均表现为母牛的生长发育速度略大于公牛,二者呈强正相关。从日增重变化趋势来看,在12月龄以前均呈下降趋势,且12月龄时日增重最低,之后日增重回升,至15月龄时达到最高峰,以后又有所回落,表现出明显的波动规律性。公、母牛的日增重高低呈现交错现象。这些都是生长发育的不平衡性的体现。从日增重差异情况看,12月龄日增重变异程度最小,其它各月龄均存在较大的变异。

3) 该项研究只是针对初生18月龄的幼牛,致于青年牛和成年牛的生长发育状况尚待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三杂种牛幼牛的培育及饲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也为今后的配合力测定提供参考。

(下转第96页)

3 讨论与总结

1) 夏洛来牛原产于法国,原来是役用牛,从18世纪开始选育,1920年育成为专门化的肉牛品

种。该品种以体型大、生长迅速、瘦肉多、饲料转化率高而著称[8]。夏杂F1的外貌具有夏洛来牛的特征,被毛为草黄色或乳白色,体格粗壮、骨架大、生长发育快。海福特牛原产于英格兰西部,属于中小型早熟品种,外形上头短宽、颈粗短、垂皮发达、腿粗短、体躯宽深、肌肉丰满、尻部宽平,具有肉用型典型的圆桶形体型,被毛暗红色,头部、四肢下部、腹下、颈垂等为白色[6]。海杂F1的外貌趋于海福特牛,体

96             中国牛业科学                  第35卷

C20mL,安钠咖10mL。青霉素400万单位,混合后一次缓慢静注。为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可用10%葡萄糖1000mL静脉注射。

到大量成熟的虫体。

4 诊断

4.1 根据病史判断

杂交水牛犊出生半月至三月龄内发病。4.2 根据临床症状及典型性特征判断

口内有丙酮样的臭味,排出白色或灰白色甚至是灰黑色如污泥状的粪便。4.3 剖检

患该病死亡的犊牛小肠内有大量虫体。

6 预防

6.1 搞好牛舍卫生

新蛔虫病是通过患畜吸食母乳,吃食草料,饮

水、舔食墙壁、泥土及地上污物等而感染的,故要保持哺乳母畜的畜体卫生。厩舍要每天打扫,环境要清洁,定期消毒。粪便实行集中堆沤发酵处理,草料及饮水无污染,以减少和杜绝侵袭性虫卵感染的机会。

6.2 加强犊牛的饲养管理

由于杂交水牛犊比本地水牛对蛔虫病的耐受性也较差,一旦感染此病后,病情严重,若治疗不及时,容易造成犊牛死亡。因此应加强杂交水牛犊的饲养管理,增强犊牛的抵抗力,以减少犊牛的死亡,降低经济损失。6.3 药物预防

在犊牛出生后一周(7d)用盐酸左旋咪唑片按体重8mg/kg量一次喂服,到二月龄时还是按体重8mg/kg第二次喂药,可起到预防和早期治疗作用。

5 治疗方法

5.1 驱虫方法

盐酸左旋咪唑。为广谱、高效、低毒的驱虫药。是我们治疗本病的首选药。按体重8mg/kg,1次/d,连续用药2d;驱虫灵。按体重0.3g/kg,一次内服;驱虫净:按体重20mg/kg,分2d喂给,每回一次,连用2d。5.2 对症治疗

在选用以上药物治疗的同时,为防止继发感染,增强患畜的抵抗力,可根据病情采取强心、补液、消炎、止痛、清热等措施。处方为:5%葡萄糖1000mL,0.9氯化钠1000mL,安乃近20mL。维生素(上接第38页)参考文献:

[1] 王三虎,田龙宾.豫北黄牛及其杂交改良牛的生长发育研究[J].黄牛杂志,2004,(2):31-32.

[2] 石全友,胡永杰,鄯来平.青海黄牛及其杂交改良牛的生长发育性能观测[J].黄牛杂志,2004,(2):43-45.[3] 姬生俭,韩乐,祁永秀,等.青藏高原小型黄牛杂交改良效果分析[J].畜牧与兽医,2005,(9):21-22.[4] 王珂,桑国俊,豆有院,等.德本F1牛生长发育性能试验[J].甘肃畜牧兽医,2005,(2):33-34.[5] 杨国荣,张勇,赵刚,等.婆罗门牛及其改良云南牛的效果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06,(6):45-47.[6] 岳文斌,张拴林.高档肉牛生产大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78-79.[7] 于洪彦.Excel统计分析与决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66-185.[8] 高翔.畜禽无公害高效养殖实用新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59-60.

ComparisonsoftheGrowthandDevelopmentofThreeKindsofCrossbredCattle

MAFa-shun,YANGQian-feng,SONGYu-wei

(DepartmentofBiologicalandFoodEngineering,AnyangIndustrialCollege,Anyang,Henan455000,China)

Abstract:Tounderstandthegrowthregulationsofcrossbredcattle,growthtrendsanddailygainofthreekindsofcrossbredcattlewerecompared.ThegrowthrateofcowisfasterthanbullandThereisstrongpositiverelatedamongthem.Charolaiscrossbredcattlegrowsfastest,HerefordcrossbredcattlegrowsfasterandAnguscrossbredcattlegrowslowest.Thedailygaindescendsfrom3to12monthsold,thengraduallyincreasesfrom12to15monthsoldanddescendsagainfrom15to18monthsold.Thedailygainfluctuatesobviously.Theseresultscouldprovidesomereferencesfortheproductionofcrossbredbeef.

Keywords:Crossbredcattle;GrowthandDevelopment;Dailygain;Trendanalysi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