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 徐亚东
课
第一课 鸦 片 战 争课 型新 授
题
1. 了解鸦片战争的经过,掌握《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2. 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认识中国战败的原
因,树立与时俱进
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3. 学习林则徐、关天培等人的爱国精神,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爱国情感。
1.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2.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实验教具电教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分组讨论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师问:鸦片战争是什么时候爆发的?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师:播放相关图片和电影《鸦片战争》的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战争的进程,初步感知失败的原因。
一.复习旧课:
二.学习新课:
(1) 战争的进程
1. 林则徐广东抗敌
2. 英军北上
师:播放相关文字资料、图片、视频。
4. 道光帝宣战
5. 1842年8月,清政府 求和师:稍加分析表现了地主阶级中一部分官员和
6. 中国人民的抗英斗人争民大众抵抗外来侵略的英勇不屈的精(1)关天培、陈化成神。抗英
(2)三元里人民抗英
3. 英军强占香港岛
(2) 南京条约
1. 基本情况师:播放相关图片及条约原件的部分条1842年8月,南京,中款。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 约。 2. 主要内容生:在文中找出相关内容,并加以初步归(1))割地:香港岛纳。
(2)赔款:2100万元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进一步归(3)五口通商:广纳,并作诠释,帮助学生记忆理州、厦门、福州、解。
宁
波、上海。 (4))协定关税 3.附件:师:引导学生分析其危害。(1)领事裁判权 (2)片面最惠国待遇 (3)在通商口岸租地建 房并永久
居住。
师问: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4.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生:在书中找出相关文字加以回答。(1)社会性质的变化师:对影响进行解析,归纳,帮助学生记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忆理解。
半封建社会生:齐读巩固。(2)主要矛盾的变化
资本主义列强和 中华民族矛盾成为中 国社会的最主要矛 盾。
(3)革命任务的变化师:启导 既反对外国资本主义 从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进行比的侵略,又反对本国封建较。统治生:小组讨论 生:小组派代表回答。5.探讨中国失败的原因师:播放相关材料,从几个方面进行比 较,明确失败的原因。 方面 英 清 政治上 资本主义社会 封建社会 君主立宪 专制独裁 上升 衰败 经济上 商品经济 小农经济 工商业发达 农业为主 完成工业革命 工商业不发 达 机器大生产 手工为主 经济实力 经济实力弱 世界最强 科技上 先进 落后 武器 船坚炮利 船慢炮弱 生:思考讨论 生:小组先代表回答。6.总结教训师:明确 两国政治体制的先进与落后,中英 海陆军力量配备的悬殊,决定了鸦片战 争的结果。 落后就要挨打,要想不重蹈覆辙,我 们必须与时俱进。 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三)小结
(四)巩固练习
一.填空
1. 年 月,鸦片战争爆发。 年 月,战争结束,签订了《 》。
2.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 社会,标志着 的开端。
二.简答
1.《南京条约》的主要内
容有哪些?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3. 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从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师:多媒体显示练习题生:口答
师:点评
作业1. 完成课堂同步评价剩余内容布置
2. 写一篇学后感。
鸦片战争
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三 中英《南京条
约》
1.战争爆发 1840年6月 1. 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
割地
赔
款
2.过程 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
2. 影响 社会性质3.结束 1842年8月 社会主要矛盾 革命任务
学生对鸦片战争的过程有较好的了解,对《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较好的认识,对战争胜败的原因有比较深入的认识。思想受到一定的触动和教育,爱国思想和忧患意识有所增教学强。后记本课所接触到的名词较多,理论性内容也比较多,由于学
生知识基础不够,认识水平也不够高,在认识上有较大的困难。尽管采取了一些措施,学生对有些名词和语句的认识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鸦片战争材料(二)
一.鸦片战争前中英力量对比
(一)政治:
中国:封建制度已经没落,资本主义有所萌芽。
从乾隆后期开始,清朝政府的腐败日益暴露。官场中,结党营私,互相倾轧,卖官鬻爵。阶级矛盾激化,农民的反抗斗争越来越激烈。
清政府和多数大臣愚昧无知,盲目自大。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已二百年,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已经很巩固,资本主义向制度处于上升期,充满活力。
(二)经济:
清朝道光年间,中国人口4万万,GDP约占世界30%,但中国人口较多,国库日益亏空,入不敷出。经济以小农经济为主,工商业不发达,工业为仍处在手工劳动阶段。经济发展较为缓慢。
英国GDP约占世界的5%。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工厂多采用大机器生产。商业比较发达,国内市场较为繁荣,在印度等地建有海外公司,海外贸易比较发达。在海外拥有广大殖民地,从世界各地掠夺资金原料。经济发展较为迅猛。
(3) 军事:中国:
军队装备陈旧,操练不勤,营务废弛,纪律败坏。
中国陆军,八旗兵有20万,绿营兵60万。鸦片战争期间实际投入的兵力约10万人。。常用武器为鸟枪、弓箭、藤牌等。士兵除职业兵外,大多为农民、水手等,少数还从土匪、游民中召募,且士兵多成家,平时不入队,点名领饷始到营,平时疏于操练,无国家思想军官社会地位低,薪俸微薄,平时吃空额,克兵饷,开赌、出卖兵缺,贪赃枉法,聚敛财富,因此军队战斗力极差,一经接敌,大多溃散、逃亡,坚决抵抗者少。
中国的海军(水师)约一万多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船,吨位多在500-700吨,多由人工驾驶操作。每船配备铁炮10-20
门不等,质量差,杀伤力小。鸦片战争中,大多未正式参战。
英国:
英国有正规军14万,国民军6万。鸦片战争中,英国侵华远征军为2万人,共出动地面部队4000人,直接投入战斗的陆海军约6000-7000人,作战经验丰富,装备精良,配备有近代的步枪、钢炮和战刀,士兵和军官均受过一定的文化教育和军事训练,军事素质较好。
英国海军是当时世界上一支最强大的海军,船坚炮利,作战经验丰富。战争时期,共出动战舰16艘,另有东印度公司派出的武装船只4艘。舰上配备的火炮多,最多的三级舰达74-78门。
中国陆军与英军交战主要靠的是设防的炮台。炮台围墙脆弱,目标暴露,一经敌炮轰击,即告崩塌,不能御敌国。所用大炮多系生铁自铸,少量购自西洋。无炮膛,炮身多烽眼,引门宽大无准星,时常炸裂。炮弹多为石子、铁片、玻璃片,杀伤力小。
清朝水师舰只
英国海军军舰
清军炮台大炮
英国火炮
清军火铳
英军火枪
鸦片战争形势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