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够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8年下学期八年级期中语文试卷

2018年下学期八年级期中语文试卷

来源:爱够旅游网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说明: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所有试题答案均需写在答题卷上。 一、(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譬如(pì) 尘垢(gòu) 天花乱坠(zhui) ...B、差使(chā) 簌簌(sù) 呱呱坠地(guā) .....C、彷徨(páng) 深邃 (suì) 情郁于中(yù) ...D、迄今(qì) 驾驭(yù) 疲于奔命(pí) ...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窒息 赋闲 唯利是图 B、颓唐 琐屑 狼奔豕突 C、混沌 狼籍 奈人寻味 D、遐想 屏蔽 妙不可言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在这颗星的东方,白蒙蒙地像云一样的一片, 从北到南横过天空,这就 是银河,也叫做天河。

(2)凭这点高明处,我们就不必 生命的短暂和藐小了。

(3)如果你只是匆匆忙忙地翻过去,既不能 书里的意思,又不能欣赏美丽的插图,甚至不能享受那些故事,获得读书的乐趣。 A、陆陆续续 感叹 理解 B、陆陆续续 叹息 体会 C、断断续续 叹息 咀嚼 D、断断续续 感叹 领会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的。

B、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决不是主张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升学考试为唯一目的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做法。

C、是否具有足够的耐力,是衡量一个优秀运动员的标准之一。

D、有的文章主旨比较隐晦,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揭示出来,而是借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含蓄地描写出来。

5、下面一句话还原到语段中,正确的位置是

每逢这样的机会,天上美景总是引起童心的好奇和遐想。

小时候在农村,二、八月看巧云,是一件赏心悦目的快事。(A)要是那天上的棉山粮垛能落入人间仓库,那数不尽的羊群马队能赶到乡村的牛栏,那无际的瓦块能送给百姓盖房,该多好呵! (B)可这些念头像多变的云朵一样,来得疾,去得也快,自生自灭了。(C)那美丽的天堂离人间究竟太远太远了。(D)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屏风的功能

古代屏风的功能要比今天大得多。《水浒传》中有这么一段:柴进转到一间偏殿,殿上挂着金书的匾,“睿思殿”,是皇上看书的地方。迎面一座大屏风,上前一看,画的是青绿山水,非常漂亮。柴进转到背后一看,屏风上写着“四大寇”,山东宋江、淮西王庆、

1

河北田虎、江南方腊,哥儿几个都在呢!皇上每天都盯着,要把这几个人除掉。史籍上还有记载,比如唐太宗把各州郡都督和刺史的名字,都写在屏风后,为的是在这些官员汇报政绩时,考察他们的优劣。

在这里,屏风上写字,完全是一种备忘录的形式。今天当然不需要了,使的都是电脑,甚至手机上都有备忘,但当时没有这些。屏风作为居室中最重要的家具,所以备忘尽量在不起眼的地方写。除了提示自己,还捎带有装饰作用,因为中国书法本身有极强的装饰性。

屏风的另一个主要作用,是象征权力。这个作用在今天已经不太受重视了。过去每逢重大场合,主人身后一定要搁一座屏风,它意味着气势。《礼记》有载:“天子当依而立。”这个“依”,就是屏风。还有一个字,官邸的“邸”。“邸”的原意是木板,代指屏风,所以有“皇邸”、“官邸”之称,品位非常高。

第三个功能是分割空间。今天大致使用的还是屏风这个功能。比如在一些重大场合,或非常大的餐厅,可以用屏风挡一挡,使很多人有自己相对的一个封闭空间。

第四个功能非常科学,就是可以挡风。古代的屋子不像今天这么密封,常有穿堂风、小阴风刮着。睡在地上,就需要三面都挡上屏风,防止睡觉时受凉、受风。这种三面挡屏风的习惯,逐渐演化出后来的罗汉床。中国床大都有三面围子,就是受屏风影响。外国人早期睡高床,所以与之无关。

最后一种功能,就是装饰。屏风后期演变成各种形式,比如我们在桌上搁、炕上搁,就是为了欣赏这些屏风。《红楼梦》第六回,贾蓉向王熙凤借屏风。贾蓉就说:“父亲打发我来求婶子,你们那玻璃的炕屏,能不能借我们家摆摆,我们家来客人了,风光一下,再给你送回来。”这里传达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就是玻璃炕屏开始进入中国。那时的玻璃非常贵,比我们想象的贵得多。今天看玻璃非常普通,但当时人们觉得太神奇了,一个东西能这么透明,看得这么清楚,是不可想象的。所谓的玻璃炕屏,当时是非常名贵的家具.

(选自《马未都说家具》,有删改)

6.现在的一些重大场合,或非常大的餐厅使用屏风的原因是 A.显示自己的权力 B.做备忘 C.分割空间 D.挡风

7.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在古代作为居室中最重要的家具,所以备忘尽量在不起眼的地方写。 B.屏风在古代可以象征权力,但在今天已不太受重视了。 C.古代的屋子不像今天这么密封,睡在地上,所以就需要三面挡上屏风,防止睡觉时受凉,受风。

D.玻璃炕屏,是非常名贵的家具。

8.根据文章内容,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刘熙《释名·释床帐》谓:“屏风言可以屏障风也。”就是说屏风可以兼做挡风、间隔、遮蔽之用,可见屏风在早期就具有室内分割和室内装饰的实用性。 B.《史记》中记载,“天子当屏而立”,表明屏风早期通常设在天子座后,以显示“九五”之尊,是帝王权利的象征。

C.唐太宗和明太祖曾分别把戒奢侈的奏折和诗歌,置于屏风上,主要是为了装饰。 D.唐代杜牧的《秋夕》诗中所描述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是说把屏风搬到了院子里。

三、(共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1题。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①,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② 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③,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④,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⑤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2

(选自明代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

[注释]①虎丘:苏州名胜。 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 ③钩月矶:在虎丘山顶。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 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游人尚稀 稀:少 .B、风亭月树间 .C、独往会心 .

间:中间

欲:想

心:心事

D、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全石以为底 .C、卷石底以出 .D、以其境过清 .

10、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的“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11、下面说法与文意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虎丘的本色之美应该是静美,但很难见到。

B、歌女的奏乐与歌唱打扰了作者的游兴,让人生厌。

C、文中写到了作者两次造访虎丘,一次是秋天,一次是春天。 D、作者第二次游览虎丘是和无际一起拜访仲和的时候。 四、(14分)

12.将下列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成现代汉语。(共6分,每小题3分。) (1)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

(2)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

13.在下面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古诗文句子。(共8分。每空2分。)

(1)八月湖水平, 。(孟浩然《洞庭湖赠张丞相》) (2)巴东三峡巫峡长, 。(郦道元《三峡》)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直接抒写自己被弃置的愤懑与苍凉的句子是

, 。 五、(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17题。

坐 看 云 起 邢思洁

夏天的趣事很多。比如看云。

看云是少年时代的一件小事,但我常常不自觉想起来。 看云的最佳位置就是在村西的河坝上。 河是一条极普通的河,东西流向,深浅不一,河岸陡缓起伏。河坝是村上修的灌溉渠,高十多米,像一条喝水的龙,一直把脖子伸到河心。在平原小村,这算方圆几十里最险峻的地方,也算是最空旷的地带了。

夏日,午后。蝉的歌声如瀑,在四周高树上喧哗。热,使人烦躁;蝉噪,使人无奈。

3

大人的办法是发火,对鸡对狗、也对小孩子发火。

管他呢。我们放下功课,也放下心事,悄悄到河坝看云去了。 坝上的土凉爽而柔软,堆一个沙凳,雕一个沙桌,铺上落叶我们坐下。坝上有的是风,带着瓜香的风、带着苇香的风吹来,阳光下我们不感到特别热。

在我们来之前天上已有了云花。东一朵,西一片,南北一大群,很像草地上跑散的羊群。这样的时候看云,想个啥就像啥。同伴说,像驼队,像北极熊,像鹅鸭,都像。

我想更像羊。一大群悠闲的、散漫的、大小不一的羊在流动,我甚至看出来,那个长块灰斑的是头羊,总是它把羊群朝“海”边带。

海就是天空。湛蓝的“海水”使云显得更白。羊毛茸茸的,把头都缩进长毛里。那跟在后边的一块云,像一个牧童,执鞭无奈地站着。

云在运动,牵牵扯扯的。我忽然想起村中老老少少到集上看戏的情节。再仰视,看那云就是赶集的村民了,其中有奶奶,有老村长,还有小小的我呢。

风大了点,云滚滚而行,如彩色马车。空气更流畅了,一股股蛙鸣如遥远的唢呐声从浅水处传来,看来,连蛤蟆也因凉爽而激动。

风来,最远的树头先歪,像在躲风头,歪成一条缝,等我们头顶的桐树也歪着身子、芦苇沙沙作响时,风已过了河。

刮大风的时候,天空出现了几种情况。一种是云被刮得一干二净,碧空如洗。一种是云被刮到了西北角,这是有一场暴雨的前兆。积成一垛的云会汇成云海,颜色也会由明变暗,黑压压的,有时迭出数重云崖,有时会变成云树,比大路旁的白杨还茂密。

最厉害的是蘑菇状的乌云,它们简直是顽匪,正拟调头反扑了。风没有主见,看乌云势力强大,倒戈朝南吹。刚才朝北歪的树头一路拨了过来。忽然云山倒塌,溅满天空,如入黄昏。

最后则是满满一天灰色的云,风吹不动,天像长一层霉斑的布,更是一张没有表情的脸谱,这张脸大半天都不会变化,让人读得疲惫。等它变温和了,天会转晴,会从云中露出阳光。

我喜欢下场大雨。据说这种雨叫对流雨,只要有一块麦场大的云,雨就会落下来,急促的、大点的、汹汹的砸下来。砸到脸上像被人用拇指摁一下,砸树上能穿过叶片,砸河面如众多蝌蚪跳舞。

田野上有不少村民,一下雨,会有一个奇怪的镜头:大人朝屋檐下躲,小孩子朝大雨里冲。

雨是一张不大的网,但想把大千世界一“雨”打尽。可是就在几百米外,太阳还照着大地。我们一口气就能跑出雨地。

最好别跑远。从容地掐个大桐叶撑着,很快雨箭把桐叶穿成蜂窝状。干脆淋吧,淋个够。然后再跑到太阳下晒个痛快。

可惜午后的大雨很少能超过半个小时,等云朵移过了河面,能听见大雨退去的声音,还能看见碧紫的和红辣椒一样的蜻蜓快乐地飞翔着追雨。

等阳光把河湾照亮时,我们坐一排在河坝上,像燕子在电线杆上晒羽毛一样。阳光中人人蒸得像个馒头,热气腾腾。

被雨砸弯腰的一朵朵草花重新昂头微笑,躲雨的蝴蝶蜜蜂又飞回来,把自己轻纱般的影子投在草地上。小蚂蚁有些后悔,雨前搬家是多此一举呀!

再看云,会有另一番景象:天空是被水洗过又晾干的,上有翻晒的羽绒、待收的棉花、盛开的莲子。

那云也是静止的,美丽而冰凉的,我又联想到了海面上的积雪与早春的梨树……母亲端着一个盖着大桐叶的碗来了,送饭路上被大雨袭击了,头发还是湿的。看见我们贪心看云的样子,又生气又好笑:“连饭都忘了吃,云有个啥看头呢?还不像门口一池子鹅。”我们揭下桐叶,狼吞虎咽,也顾不上解释了。再说,孩子眼中的美也是对大人说不清的东西呀!

14、文中写到了哪几种形态的云?请简要梳理。(4分) 4

15、当同伴们说云花象驼队、北极熊、鹅鸭等时,“我”却把它比做羊,这一想象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哪里?(4分) 16、文章标题是“坐看云起”,为什么要写到下雨?(3分) 17、文章结尾“孩子眼中的美也是对大人说不清的东西呀!”这句话引起了你的联想吗?请简要谈谈你的感受或获得的启示。(4分) 六、(8分)

根据要求完成18-20题。

近年来,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请你参加相关主题活动,完成以下任务。

18、活动一:我的发现——探究下列材料,简要写出你得到的结论。(3分)

材料1:2007年12月16日,国务院颁布了修订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办法》规定,增加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

材料2:2008年初,湖北省确立了14个传统节日标志地:黄石(春节看祝福)、咸宁(元宵看灯会)、宜昌(端午赛龙舟)、通山(中秋舞草龙)……

材料3:湖北大鼓被列入省公布的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目前能表演湖北大鼓的专业演员已经很少。

探究结论: 19、活动二:我的观点——对于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有以下两种不同观点。你赞同哪一种?简述理由。(3分)

观点1: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应该保护。

观点2:时过境迁,某些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被淘汰也很正常。

我赞成观点 。理由: 20、活动三:我的体验——武汉黄陂在传统节日中有丰富的民俗活动,如春节贴对联、清明扫墓祭祖等。谈谈你在其它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参加过的民俗活动以及你的感受。(2分)

示例:清明节,家人们会聚集在一起,扫墓祭祖,踏青游玩,吃清明馃。这个日子里,有怀念逝去亲人的感伤,有家人团聚的欢乐,也有享受春光的惬意。

体验感受:

七、写作(5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50分)

美国青年罗尔斯大学毕业后到夏威夷去旅行,发现很多在海滩上休闲的人喜欢用手机聊天,并为手机突然断电而苦恼,这引起了罗尔斯的思考——如果有一种能在海滩上充电的充电器,问题不就解决了吗?此时夏威夷的阳光让他忽有所悟。为何不利用这取之不尽的太阳能呢?他突然有设计一种便携式太阳能充电器的冲动。接下来,罗尔斯在网上购买了一款太阳能充电器并把它缝到了背包上。当他把这种背包拿到一个旅行网站上出售时,竟吸引了许多购买者。两年后,他竟成为一个拥有自己公司的老板。罗尔斯在接受一个电视节目采访时说:从开始到现在,我都没有做什么,我只不过是把触手可及的阳光加入了想象。

看似寻常的细节却让人取得成就,这是为什么呢?请自拟题目, 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5

......_._._._._._._._._._._.号..考... . . ._._.__线__._._._._._._.名..姓..._._._._._.__封__._._.级..班... ._._._.__密__._._._._._..校..学.. . . . . . . . . . . . . .

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答 题 卷

说明: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试题答案请书写在答题卷上。 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号 答 案 12、(6分) (1)译: (2)译: 13、(8分) (1) (2) (3) 14、(4分) 15、(4分) 16、(3分) 17、(4分) 18、(3分) 探究结论:

6

19、(3分)

我赞成观点 理由: 20、(2分) 体验感受: 21、作文(50分)题目: 7

600 8

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B 2、C 3、C 4、B(A项主宾搭配不当,应改为“教育孩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C项应删去“是否”,D项语序不当,应改为:借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含蓄地描写出来,而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揭示出来。)5、A 6.C(答案在第四段)7.D (玻璃炕屏在清朝是名贵的家具)8.C(文中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有介绍,主要是备忘)9、C 10、B 11、B

译文:我于初十便到了郡中,当晚就游览了虎丘。月色很美,游人也还不多,在风亭月榭之间,偶尔有一两队歌女吹笙点缀,并不扫兴。但还是不如山林空寂之时,一人前往要和我意。我曾经和弱生在秋夜坐在虎丘山顶的钓月矶上,天色昏暗,无人往来,时而听到佛塔的风铃之声与佛灯在静夜之中若隐若现在林梢之间。还有就是今年春天,和无际舍侄一起拜访仲和到此。半夜之时,月亮出来了,不见人影,我们盘膝坐于石台之上,既不饮酒,也不交谈,只静静地对坐着,便觉得悠然之心与周围之清景同在了。我一生中造访虎丘,也就这两次见到了虎丘的本色。 12、(1)时而听到佛塔的风铃之声与佛灯在静夜之中若隐若现在林梢之间。(2)既不饮酒,也不交谈,只静静地对坐着 13、(1)涵虚混太清 (2)猿鸣三声泪沾裳 (3)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14、有云花、运动的云、积成一垛的云、蘑菇状乌云、灰色的云、雨后像羽绒的云等。 15、羊是作者的故乡农村常见的动物,作者这样想象本身是有合理性的。此外,云花的悠闲、散漫,大小不一,并且在流动,再加上衬托在天空的背景下,羊的比喻更贴切,这种想象更加形象,也更生活化,并且更富有童趣,更符合事物的特征,体现了更丰富的想象力。 16、一是因为云会带来雨,所以看云与看雨是分不开的;二是因为雨是儿时的我们喜欢的,淋雨和雨后的快乐是无法比拟的;三是因为雨后的云有另一番优美。

17、示例:儿童时期的“我”把变化多样的云想象成无数的事物,这种联想和想象的丰富,以及它带来的快乐是大人不能理解的。大人眼中司空见惯的寻常事物在儿童眼中,因为有了联想和想象就会变得无限的美,这句话中也表现了儿童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18、探究结论:我国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数量多、内容丰富,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传承上还存在危机。

19、观点理由:赞同观点1、理由如元宵节闹花灯、中秋节赏月等传统民族节庆,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发扬、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应该大力保护。赞同观点2、理由如某些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已远离了现实生活,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所以被淘汰也是正常的。

20、体验感受:略。(写出民俗活动内容给1分,写出感受给2分) 21、可从多方面考虑,从材料中可以提炼出以下内容:

1、人留心生活,细心观察而有所发现(在海滩游玩时现了手机充电不便的问题); 2、积极思考解决了困惑(想到了在海滩充电,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用背包作为载体);3、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懈的行动走出了新路(由有了设计太阳能充电器的冲动到缝制太阳能充电器背包,再到网上销售,最后拥有自己的公司);

9

4、丰富的想象力、创新精神使人找到了不同寻常的思路(罗尔斯认为自己的成功是在触手可及的阳光中加入了想象。如何在海滩方便地给手机充电?从设计常规充电器的思路中跳出来,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新路);

5、善于吸收利用别人的长处(充电器和背包都不是罗尔斯的发明,他是在吸收利用别人的成果形成自己的特色)等等。

同时,还要说清楚,为什么这样一些精神品格利于一个人的成功。 具体评分标准同中考要求。 分等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分项 30-25 24-20 19-15 14-0 基本符合题切合题意 符合题意 不符合题意 内容 意 中心突出 中心明确 中心不明确 (30分) 中心较明确 感情真挚 感情真挚 感情虚假 有感情 内容充实 内容较充实 内容空洞 内容较空泛 20-15 14-10 9-5 4-0 主脉清楚、畅通 主脉较清楚 文脉不清 文脉较清楚 表达 语言通顺、有文语言通顺 语言晦涩或表达模语言较通顺 (20分) 采 有文体特点 糊 有文体意识 有文体特点 书写规范清无法分辨文体 书写较混乱 书写规范清晰 晰 书写难以辨认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