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十五课 色彩拼贴画 ︳湘美版

来源:爱够旅游网


色彩拼贴画

一、教学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教学内容是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纸张材料,进行有创意的拼贴与添画。创想,说起来容易表现起来却有些不易。通过对大师画的欣赏,教师画的欣赏,感受艺术就在自己的身边,触手可及。趣味画环节是打开学生奇异思维的钥匙。本课旨在为学生推开一扇可以任意遐想的空间之门,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多角度多手法的应用材料进行表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名家作品了解艺术创想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想欲望,学习创想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够利用旧报纸或其它废弃物,经过奇特的创想和处理,创造一幅独特的艺术拼贴作品。有目的的添画,使拼贴后的添画能反映自己的创想效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想象、联想、创想活动的开发及运用,进一步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体验艺术创造带来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以一张报纸或各种图片为主,展开创想,使它成为一张有主题或无主题的作品。 难点:通过小组讨论和筛选选定主要内容,在拼贴后对画面进行有创意的添画。 四、教学准备:废旧报纸、广告招贴、图片、绘画工具等。 五、教学环节:

一、激趣导入

1、小游戏:记忆力比拼,请同学认真观察、动脑筋思考。(课件)6幅拼贴画。

师:你能看出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吗? 出示课题:(拼贴 ---画)

它们都是用的什么材料呢?(彩纸、绿豆、黑豆、大米、红豆、泡沫托盘、毛

线、树叶、橡皮泥)

小结: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构思、撕剪、排列、粘贴方法创作出的画我们称之为“色彩拼贴画” 。

拼贴画介绍:20世纪,在西方,拼贴画是流行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拼贴画被称为“20世纪最富灵性和活力的艺术形式之一”。 拼贴画常用材料有贝壳、羽毛、树皮、皮毛、通草、麦秆、布料等。我国的拼贴画因材料产地而得到发展,如贝壳镶嵌画产于沿海地区,羽毛贴画主要产于东北及山东、皮毛贴画产于内蒙古、树皮贴画产于东北,麦

1

秆贴画产于河北等地,这些拼贴画充分发挥了各种材料的色泽和纹理等特性,具有民族特色和装饰美感。

设计意图:通过小测试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兴趣,直观地感受拼贴作品。 二、欣赏探究

1、欣赏艺术家的作品(课本作品)

(1)仔细观察课本上的两幅画,说说图中的画框、树、房子、山分别是由什么材料拼贴而成的?你还能想到其他更合适的材料吗?

(2)欣赏学生的画.

(3)观看了解课本图示制作步骤。

师总结:这些画最难的就是艺术家的创想,他们的创想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不断追求的创作的灵感。。。。其实,这些画方法不难掌握,关键就是在于选材恰当与巧妙构思。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不同的艺术拼贴画,了解艺术家的拼贴风格,感受拼贴画的趣味性及创意的重要性。

三、方法指导 1、小结:(9.0)

制作步骤:构思——选材——涂胶——拼贴——施压 制作要点:

①选择合适的材料,巧妙运用 ②主义色彩搭配。 ③涂胶时要适当 ④铺材料时要均匀、密集 ⑤构图要饱满,设计新颖 2、启发交流创想,师演示

师:看看我们手中的材料,今天,你想怎样利用它们来拼贴?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小结:材料有各种豆子、大米、瓜子、毛线、枸杞、薯片等 方法:组合、拼贴 特点:有立体感

师与生演示——课件展示小视频(学生观察,思考:制作步骤和制作要点。) 3、欣赏学生作品——展示课件资源

设计意图:开拓学生的思维,引起更广泛的联想,富有热情地投入到自己的创造

2

之中。

四、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在自己准备的各种材料中进行筛选,两人合作完成富有新意的作品,同时锻炼了学生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五、展评

展示学生作品,请学生谈谈自己的作品创想,学生作品互评。鼓励有创意、构思巧妙的学生。

设计意图:将自己的观点展示给大家,加强了美术语言的表达,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树立,感受学习成功的快乐。 六、拓展:

在生活中,这样的变废为宝的例子还很多,欣赏更多作品。 课件展示……不同的实例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