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走进顾炎武的故乡——千灯

来源:爱够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的故乡 虹 鹄 江苏昆山的水乡古镇——干灯,已有 2500年的历史。这里是明末清初的杰出思想 家、爱国学者顾炎武的故乡。北临吴淞口,与 沪宁铁路相望;南靠淀山湖。南北长约11千 米,东西宽约5千米。境内水网密布,土地肥 沃,物阜民丰,交通方便,素有“金干灯”之称 (图1)。 2)。沿河两岸,古建筑、古民居鳞次栉比,临水 带筑有千米长廊,迂回曲折。檐口悬挂着精 一古镇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为防海寇劫 扰。自苏州向东沿吴凇江两岸筑土墩(烽火 台)嘹望,至此恰逢一千个土墩,故称“干墩” (今改称“干灯”)。镇东北部至今尚有一座绿 荫蔽日的小土山,这就是著名的新石器时代 文化遗址——少卿山,前些年在此出土一批 制作精美的石器、陶器和玉器,被誉为“中国 20世纪重大考古发现”。 尚书浦是贯通古镇的一条主要水道,河 面宽阔、波光粼粼、舟船往返,热闹异常(图 美的彩灯,晚上流光溢彩,这就是桨声灯影里 的“金干灯”。与尚书浦平行,有一条始建于南 宋的石板街,至今保存完好。这条石板街由 2072块长条花岗石铺设而成,绵延伸展,长 达8O0m。临街沿河,建有一座花木繁茂、风光 旖旎的“卫泾公园”.立石纪念出身干灯的南 宋状元卫泾。 又有元代南曲大家昆曲鼻祖顾 坚的纪念馆。还有余氏典当行和临水的古戏 台等。横跨尚书浦及其支流上的石拱高桥和 梁式平桥,更是比比皆是:著名的高桥有种福 桥和陶家桥等,陶家桥相传是陶渊明第九代 裔孙江南丝竹创始人陶岘的隐居之地(图3)。 著名古塔秦峰塔,地处尚书浦西岸。南朝 梁代天监二年(公元503)始建波若寺,寺内有 塔,因位于秦柱山(土山)之阳,故名“秦峰塔” 图1顾炎武故居 图2舟船云集尚书浦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图4)。宋代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oo8)波若寺 更名为“延福禅院”并重建此塔,至今仍保持 宋代风格。塔为砖体、木檐、楼阁式。方形七 级,总高为38.7m,铁铸塔刹,高7m,上为宝 珠、宝瓶,形制精巧。塔身外表轮廓呈纤丽之 感,故历来享有“美人塔”之誉,现列为江苏省 文物保护单位。塔下的延福寺,殿字宏敞。现 已恢复整修一新。合抱的两株千年古银杏树。 古木参天,郁郁葱葱。寺院里又有白玉大卧 佛,通体晶莹,供人参观瞻仰。 沿石板街漫步。走到干灯镇南部蒋泾西 南。这里就是顾炎武的故居和墓园。顾炎武 (公元1613--1682)被人尊称为亭林先生。年 轻时参加张溥等人组织的“复社”。公元1644 年,清兵入关,随后南明覆灭,他改名炎武。表 示要像文天祥的学生王炎午一样。做一名爱 国志士。以后不久。在昆山人民的抗清斗争 中,他的两个弟弟被杀。生母何氏被砍去右 臂。嗣母王氏绝食而亡,临终前再三嘱咐顾炎 武:“勿做二臣”。国破家亡后,顾炎武弃家出 走,开始漫长的流亡生活,结识仁人志士,考 察国计民生,写成名著《日知录》、《天下郡国 利病书》等,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 至理名言。直到他70岁那年,病逝于山西省曲 沃县的旅途中。 图4秦峰塔 1985年又拨款整修。墓前立“顾 墓”石碑,露台用花岗岩砌筑,石 顾病殁后,由嗣子顾衍生扶柩归葬于故 里干灯。历经300余年,古墓至今保存完好。亭 林墓于1956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栏。四周翠柏掩映。墓道南面建 间、两厢、一门楼。祠内陈列顾的 手迹等,供人凭吊瞻仰。故居宅院 已扩建为占地2hm 的“顾园”。园q 橘颂轩、秀石虬松庄等多处景点 曲径通幽,风光宜人(图5)。漫步 会顾炎武的爱国思想。令人心潮走 仰! 图3双桥故事多 图5顾园内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