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任务编号:XXX
XXX加油站
检测 报 告检测类别:日常监测
版 次:B版 第1册 共3册
xxx
XX年XX月XX日
1
书
XXX加油站 报告编号:XXX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
声 明
XXX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在为XXX加油站提供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服务过程中,坚持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并对出具的《检测报告书》承担法律责任。
XXX
XX年XX月XX日
1.本机构相关资质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认证,证书编号:XX,有效期至XX。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甲级资质,证书编号:XX,证书有效期:XX。
2.本检测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以签发盖章后的文本为有效版本,无报告签发人、项目负责人、报告编写人、报告审核人等签字无效。
3.本报告书仅对检测委托协议中的委托项目(包括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等)在检测当天生产状态下的职业卫生状况负责。 4.若对本报告书有异议,请于收到报告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机构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机构地址:XX 邮政编码:XX 电 话:XX 传 真:XX
1
XXX加油站 报告编号:XXX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
报告签字页
报告名称:XX加油站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书
技术服务机构名称:XXX
法人代表:XXX
项目负责人 报告编写人 参加评价及检测人员 报告审核人 报告签发人
姓名 技术职务
姓名 职务
2
签名
签名 日期
资质证书号XXX加油站 报告编号:XXX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
目 录
1 项目概况 .................................................................................................................... 1
1.1基本情况 .......................................................................................................... 1 1.2检测范围 .......................................................................................................... 1 1.3检测依据 .......................................................................................................... 1 1.4质量控制 .......................................................................................................... 1 2 生产情况 .................................................................................................................... 2
2.1生产工艺 .......................................................................................................... 2 2.2加注汽油种类 .................................................................................................. 2 2.3主要生产设备 .................................................................................................. 2 2.4劳动定员、工作制度及接触情况 .................................................................. 2 2.5防护设施设备情况 .......................................................................................... 2 3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 ................................................................................................ 2 4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 2
4.1职业病危害因素测定(量) .......................................................................... 2 4.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 3 5 结论与建议 ................................................................................................................ 5
5.1结论 .................................................................................................................. 5 5.2建议 .................................................................................................................. 5 附1:现场采样照片 ..................................................................................................... 1 附2:实验室检验报告 ................................................................................................. 1
1
XXX加油站 报告编号:XXX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
1 项目概况 1.1基本情况
XX加油站成立于XX,位于XX,现有93汽油加注机2台、98汽油加注机2台、0柴油加注机2台,汽油年付油量约3950吨,柴油年付油量约540吨。该加油站每班2名加油员,采用两班倒工作制,每班工作24h。 1.2检测范围
为了解XX加油站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浓(强)度及其对作业人员的影响,受XX委托,对XX加油站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现场检测及采样时间:XX年XX月XX日。 加油站:非甲烷总烃、溶剂汽油、噪声。 1.3检测依据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4〕39号)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工作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6]9号)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混合烃类化合物》(GBZ/T160.40-2004)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189.8-2007) 1.4质量控制
由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及质量监督员在整个检测过程中对检测工作质量进行控制。
本机构于XX通过计量认证,XX获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甲级资质;XX通过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总局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甲级资质延续,业务范围为第一类9项。
检测技术人员和检测报告书审核人均通过国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专业技术人员资质培训,持证上岗。
本次检测采用的检测依据和检测方法均按国家相关标准及规定进行。
严格按职业病危害检测程序对检测工作全程进行质量控制。质量监督员选择对项目检测方案的内审、作业环境现场采样、实验室检测分析以及报告编制过程进行质量监督,符合检测程序相关规定。
《检测报告书》实行两级审核制度,其中A版报告为本机构内审版、修改后经技术负责人复核形成B版报告,履行本机构校核和审批程序后签发。
1
#
#
#
XXX加油站 报告编号:XXX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
2 生产情况 2.1生产工艺
图2-1 生产工艺流程图
2.2加注油品种类
93汽油、98汽油、0柴油。 2.3主要生产设备
加油机:93汽油加注机2台、98汽油加注机2台、0柴油加注机2台。 2.4劳动定员、工作制度及接触情况
表2-1作业人员工作日写实 工作场所 工种 人数 工作岗位 汽油加注机 加油站 加油员 2 值班室 2.5防护设施设备情况 加油员加油时未佩戴个体防护用品,加注机设备自带油气回收装置。 3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
表3-1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 工作场所 加油站 工种 加油员 值班室 4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4.1职业病危害因素测定(量) 4.1.1评价依据
检测位置 汽油加注机 非甲烷总烃、溶剂汽油、噪声 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 定点 12h 工作方式 定点 累计接 触时间 12h 工作班制 两班倒 24h/班 #
#
#
#
#
#
2
XXX加油站 报告编号:XXX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 4.1.2仪器设备
表4-1现场检测(采样)仪器一览表 设备名称 数字皂膜流量计 个体采样器 防爆大气采样器 个体噪声剂量计 声校准器 4.1.3现场采样和测量情况 表4-2现场采样情况 职业病危害因素 非甲烷总烃 溶剂汽油 噪声 4.1.4职业接触限值 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有毒物质职业接触限值详见表4-3,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详见表4-4。
表4-3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职业接触限值 序号 1 2 名称 溶剂汽油 非甲烷总烃**** PC-TWA*(mg/m) 300 300 3型号 GL-103B GiLAir3 FCC-1500D Noisepro QC-10 设备编号 132 181、290 601 243 052 工作场所 采样时间 采样频次 9个/天*1天 生产状况 加油站 2016.9.5 6个/天*1天 正常生产 2个/天*1天 超限倍数*** 1.5 1.5 注:*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非甲烷总烃参照溶剂汽油进行评价。
表4-4工作场所噪声职业接触限值 接触时间 5d/w = 8h/d 5d/w ≠ 8h/d ≠ 5d/w 4.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接触限值[dB(A)] 85 85 85 备注 非稳态噪声计算8h等效声级 计算8h等效声级 计算40h等效声级
3
XXX加油站 报告编号:XXX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
表4-5检测点微小气候检测结果 工作场所 加油站 气温(℃) 24.3-29.8 气压(kPa) 99.3 工作 场所 工种 表4-6化学有毒物定点检测结果与评价 检测 有毒物 CSTEL PC-TWA 超限 33位置 质名称 (mg/m) (mg/m) 倍数 溶剂汽油 非甲烷总烃 <2.00 1.67 300 300 <0.01 0.01 最大超 是否 限倍数 超标 1.5 1.5 否 否 汽油加加油站 加油员 注机 注:CSTEL为短时间接触浓度计算结果。 表4-7作业人员接触化学有毒物质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计算结果与评价 有毒物 CTWA PC-TWA 工作场所 工种 33质名称 (mg/m) (mg/m) 加油站 加油员 溶剂汽油 非甲烷总烃 <2.00 2.73 300 300 是否 超标 否 否 注:CTWA为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计算结果。 表4-8作业人员接触8h等效声级LEX,8hdB(A)计算结果与评价 8h等效声级 接触限值 工作场所 工种 dB(A) dB(A) 加油站 加油员 76.7 85 是否超标 否
4
XXX加油站 报告编号:XXX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
5 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⑴化学有毒物质
加油员所接触溶剂汽油、非甲烷总烃的超限倍数值及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⑵噪声
加油员所接触噪声的8h等效声级值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5.2建议
⑴加油员作业时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体防护用品。
⑵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加油工作业时应位于操作岗位的上风向进行作业。
⑶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的规定对作业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⑷按照国家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定期对作业环境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⑸按相关要求做好夏季作业时的防暑降温、冬季作业时的防寒保暖等工作。
5
XXX加油站 报告编号:XXX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
附1:现场采样照片
图1-1加油站外观照片
附2:实验室检验报告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