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够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浙江省各地区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真题集历史部分

浙江省各地区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真题集历史部分

来源:爱够旅游网
◆(2010·杭州)由男性公民参加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国家大事的情景,最有可能发生在

A.古代埃及 B.古代雅典 C.古代斯巴达 D.古代罗马

◆(2010·杭州)我国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讲到:“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这里的委员制是指

A.三分九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6. ◆(2010·杭州)右图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人物,以下简短说明与图片人物相吻合的是

A.创办《新青年》杂志,率先举起“民主”、“科学”大旗 B.发表《新纪元》一文,歌颂十月革命 C.率先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D.创作《狂人日记》,批判封建礼教

7.◆(2010·杭州) 2009年11月1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访华。在他之前,已有6位美国总统访问过新中国。其中,第一位访问新中国的是

A.罗斯福 B.艾森豪威尔 C.肯尼迪 D.尼克松

8.◆(2010·杭州)某国际组织的基本职能是:制定和监督多边贸易规则,组织多边贸易谈判,解决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争端。该组织是

A.联合国 B.七十七国集团 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2010·杭州)2010年1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举办年度考古学论坛,“河南安阳曹操高陵”被列为2009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之一,引起了社会各个层面的普遍关注。下列关于曹操事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 B.与刘备、孙权联军在赤壁展开激战 C.完成北方的统一

D.废掉汉献帝,建立魏国

◆(2010·杭州)某地初中同学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国民党报刊中,查阅到一些民主人士对毛泽东的称赞:“弥天大勇”、“一身系天下之安危”。这些民主人士主要称赞毛泽东

A.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举 B.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的胆魄 C.在北平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决定 D.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业

◆(2010·杭州)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局势的发展引人瞩目。对于当今世界局势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世界正在向多极化发展 ②和平成为时代主题之一 ③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④

◆(2010·杭州)(共14分)2010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世界各国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侵略的战争,是正义占用邪恶的战争。 材料一:法西斯的暴行(图十,奥斯威辛集中营的被关押者;图十一,毫无人性的日本法西斯分子)

⑴根据材料一,说明法西斯的“邪恶”表现。(2分)

⑵1942年是“正义战胜邪恶”的关键一年,请举出这一年影响战争走向的两件大事。(2分) 材料二:中国作为亚洲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抗击了70%的日本侵略军,最终以3500多万儿女捐躯为代价,战胜了日本法西斯。

⑶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简述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4分)

⑷1945年2月,英、美、苏三国领导人举行会议,讨论有关战后重大问题,请说出这次会议的名称。(1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世界形成了东西方对峙的格局,简述其形成的原因及标志。(5分)

⑴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实行血腥屠杀。(写出一点得1分)

⑵1942年初,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反法西斯联盟。

1942年开始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并最终胜利,成为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2

分,言之成理,既可得分)

⑶根本原因: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结果。(2分,如答全民族的抗战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均得2分,答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和苏联参战均不给分)

作用: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2分) ⑷雅尔塔会议。(1分)

原因: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为实行称霸全球的战略,放弃了战时与苏联的结盟,转而反苏、反共;(2分)

战后苏联的国际威望有了很大的提高,大批人民民主国家诞生,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

(2分)

标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两大军事集团成立。

◆(2010·湖州)在中国近代,下列哪一条约签订以后出现了右图局面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10·湖州) “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

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最终赢得了独立。”——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这段话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中国北伐战争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010·湖州)下列有关中国古代主要朝代兴替呈现正确的是 ①夏→商 ②秦→汉 ③元→宋 ④隋→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0·湖州)在汉代,人们把玉门关、阳关以西,包括今天新疆以及更远的地区称为西域。下列属于中国古代政府加强对今天新疆地区管理的举措有

①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 ②汉武帝平准噶尔贵族叛乱

③清政府在该地区实施改土归流 ④清朝平定天山南路的回部贵族叛乱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10·湖州)中国抗日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抗战时期,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材料直接反映了中国的抗日战争 ①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 ②直接抗击了德、意、日法西斯国家

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重大牺牲 ④得到了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10·湖州)(9分)我国农村60年发展见证了共和国风雨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特别是“一五”时期,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达

10%左右。1978年后,农民均收入更是大幅提高,年均增长率达到12.7%。 材料二:下面两幅图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出现的失误与挫折。

⑴材料一中的我国农民收入在两个时期快速增长分别得益于哪些农业政策?(3分) ⑵材料二中的图一和图二各反映了哪两大历史事件?(2分)

⑶上述材料说明了我国农村60年的发展既有经验又有教训,这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4分)

⑴“一五”期间,我国先后完成了土地改革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分)1978年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⑵图一反映了大跃进运动,图二反映了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

⑶必须不断坚持改革,充分调动生产积极性;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4分)

◆(2010·嘉兴)在1851年英国举办的第一届世博会上,最有可能展示的科技产品是

A 纺纱机、蒸汽机 B 汽车、轮船 C 蒸汽机车、电灯 D 电话、电动机

◆(2010·嘉兴)1889年,法国大革命100周年之际巴黎举办世博会。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

A 来克星顿枪声 B 颁布《人权宣言》 C 攻克巴士底狱 D 波士顿倾茶事件

◆(2010·嘉兴)为加强对西南民族地区的管理,清朝政府大力推行的措施是

A 实施改土归流 B 设立驻藏大臣 C 确立册封制度 D 出兵平定叛乱

◆(2010·嘉兴)有人说,洋务运动跨出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重要一步。能支持这一以观点的史实是

A 开放通商口岸 B 学习军事技术 C 废除八股文章 D 实行君主立宪

◆(2010·嘉兴) “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诗句所描绘的情境发生在

A 辛亥革命时期 B 北伐战争时期 C 红军长征时期 D 抗日战争时期

◆(2010·嘉兴)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解放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因素有 ①精良的武器装备 ②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③丰富的物资供应 ④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10·嘉兴) 民以食为天,中国古代历朝重视农业生产。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实践中明确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智慧 在我国农耕文明史上,集中了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生产工具的重要发明和生产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古代生产力的发展。

(1)请列举两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农业生产工具。(2分)

帝王之道 “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2)请说出唐太宗的这一治国思想在农业政策上的具体体现及其影响。(4分)

探索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在曲折中不断发展。粮食生产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是1949—1989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折线图。

(3)说出引起A点(注:1959年)前后粮食产量变化的历史事件,分析引起B点之后粮食产量变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4分)

(1)春秋时期铁农具;唐朝曲辕犁、筒车;宋朝秧马。(答出两种即可) (2)轻徭薄赋,不误农时。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安定。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2010·东阳)(10分)[被世界漠视的时区]1601年,明朝万历年间,一台庞大的机械钟表出现在京城街头。但在一个习惯用暮鼓晨钟计时的王朝,那是一个与世界无关的“北京时间”。中国远离着世界,世界却在近代化进程中突变。

(1)发端于欧洲的世界近代史,都是以西方国家的近代化节点作为时间标志。请列举这些作为西方国家的近代化节点的历史史实,至少二例。(4分)

(2)远离世界的中央帝国,偶有近代化的声响扰乱清梦,却依然在沉睡中浑然不觉。请列举一个中国近代扰乱清梦、追求近代化的史实。(2分)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工业革命。(答出二点即可。4

分)

(2)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任举一例即可,2分)

(3)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2分,若答出综合国力增强,得1分。)

◆(2010·台州)甬台温铁路通车,实现了台州人民的百夙愿。火车最早的发明者是 ▲ 。

A.瓦特 B.哈格里夫斯 C.史蒂芬孙 D.福特

◆(2010·台州)圆明园遗迹静静地向世人诉说着历史的耻辱,百余年前这一世界名园遭受 ▲ 野蛮的劫掠焚毁,沦为废墟。

A.日本侵略军 B.英法联军 C.沙俄侵略军 D.八国联军

◆(2010·台州)下列仁人志士中,主张进行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仿效西方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是 ▲ 。

A B C D

◆(2010·台州)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唐太宗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在位期间出现了清明的统治时期,史称“ ▲ ”。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

◆(2010·台州)美国历史上的罗斯福新政让美国逐步摆脱经济危机,新政的特点是 ▲ 。现在奥巴马政府以史为鉴,出台了一系列复苏经济的刺激计划以摆脱金融危机。

A.政府干预经济 B.规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资 C.采取以工代赈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2010·宁波)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革命党人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然而,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清王朝皇冠落地后,不平等条约没有废除;从农村到城市,很多人家还是把君主当作神来供奉。

(1)材料中的“改良”和“革命”是指哪些历史事件?它们有哪些共同之处?(5分)

(2)这场“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结合材料谈谈对“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这句话的认识。(5分)

(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2分)探索现代化道路、向西方学习、力图挽救中华民族危难等。(3分)

(2)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等。(3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有根本改变。(2分。照抄材料不给分) ◆(2010·宁波)2010年4月1日起,为期三个月的“国家宝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珍 宝展”在宁波博物馆举行。其中右图的展品出自中国的

A.商周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2010·宁波)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被以“腐蚀雅典青年,并否定传统的神”的罪名判处死刑。当时的宣判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陪审法庭 D.议会

◆(2010·宁波)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革命党人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然而,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清王朝皇冠落地后,不平等条约没有废除;从农村到城市,很多人家还是把君主当作神来供奉。

(1)材料中的“改良”和“革命”是指哪些历史事件?它们有哪些共同之处?(5分)

(2)这场“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结合材料谈谈对“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

的”这句话的认识。(5分)

(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2分)探索现代化道路、向西方学习、力图挽救中华民族危难等。(3分)

(2)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等。(3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有根本改变。(2分。照抄材料不给分)

◆(2010·衢州) “地方推行郡县制,小篆成为规范字,焚书坑儒搞专制。”这一顺口溜反映的是 ▲ 实行的统治措施。

A.秦始皇 西夏 金 A

B

C

D

◆(2010·衢州)清朝政府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①实行三省六部制②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③设立驻藏大臣④平定准噶尔部、回部贵族叛乱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0·衢州)罗斯福新政实施期间,为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提供工作机会代替赈济 B.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C.规定最高工时标准 D.允许工人与雇主集体谈判

◆(2010·衢州)(8分)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展现了中华民族呕心沥血的奋斗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人物图像 北宋 金 辽 北宋 西夏 辽 北宋 辽 金 北宋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2010·衢州)下面能大致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人物姓名 (2分) 历史功绩 (4分) 共同追求 (2分) ① ③ ② 领导人民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⑤ 邓小平 ④ ①孙中山 ②毛泽东 ③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④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若答“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可) ⑤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国家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言之有理即可)

◆(2010·绍兴)2007年下半年以来,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让美国再次遭受自由放任的时市场经济之苦——经济低迷、公司倒闭、失业增加„„这与1929~1933年的情况极为相似,当时的美国靠罗斯福新政逐渐走出困境。以史为鉴,罗斯福新政可供奥巴马政府战胜当前危机借鉴的内容有( )C

①政府直接参与的经营管理活动 ②由国家承建公共工程 ③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④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10·绍兴)绍兴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始终流淌在不同时期的绍兴人身上。如,过户不入治水患的大禹;卧薪尝胆的勾践;心系天下的鲁迅、周恩来;富民强市的企业家„„这种精神的核心是( )C

A.自强不息 B.团结统一 C.爱国主义 D.求知创新

◆(2010·绍兴)实物资料是一种历史证据。二战中,日本侵略者对人类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下列可用来证明日军所犯罪行的史料包括( )C

①731部队相关遗址 ②奥斯威辛集中营遗址 ③南京大屠杀惨案相关遗址 ④斯大林格勒战役照片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10·绍兴)统计图表能帮助我们分析历史。从下表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的结论有( )C

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情况比较表

①战争是人类的浩劫 ②两次战争引起了世界的剧烈震荡 ③两次战争都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④和平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2010·绍兴)在民主国家里,法律便是国王;在专制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下列国家中最早开始从“国王就是法律”向“法律便是国王”转变的是( )A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中国

14.◆(2010·绍兴)实现好、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列标志着我党已实现彻底消灭封建土地制度,真正解放农民这一目标的事件是( )A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17.◆(2010·绍兴)澳门回归十多年来,GDP以年均近15%的增幅快速增长,人均GDP已达3.9万美元,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这一事实表明,“一国两制”的实行( )C

A.融洽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B.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C.刺激了特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D.保持了特区生活方式的长期不变

24.◆(2010·绍兴)(12分)从史料中汲取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 阅读史料“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印象”,回答问题。 史料一

图① 18世纪初欧洲漫画 图② 19世纪末日本漫画 图③ 2009年美国《时代》封面 史料二 昔同治(1862~1874)初年,德相毕士麻克(人名)语人曰:“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

——引自梁启超《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

请回答:

(1)请你列举18世纪前中国在科技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以印证图①制作者所表达的中国印象的合理性。(2分)

(2)图②作者心目中的中国印象与图①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史料二中的德相毕士麻克早在同治初年就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请你运用所学知识概括出这一观点,并结合近代中国有关史实予以说明。(6分)

(3)图③的作者用“中国时刻”表达着对当今中国崛起的肯定和赞叹。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刻”,作为炎黄子孙的你,应当如何从这二三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吸取精神力量,自觉承担起历史责任?(4分)

24.(12分)(1)本题是开放性设问,学生答案只要列举18世纪前中国在科技方面的一项重大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即可。示例:宋元时期的火药武器应用于战争,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巨大转折点。(2)德相毕士麻克认为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中国看重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没有学习西方的思想和政治制度,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只注重西方先进技术等的学习,没有触动中国的政治体制,最终导致甲午战争中的惨败。(3)我们要树立民族自信心,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要胸怀天下,放眼世界,有开放的心态,要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立足实践,从小事做起,做一个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公民。

◆(2010·温州)学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一起讨论本班任课老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谙儒家真谛 ②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③科学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做法

④ 社会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2010·温州)有人根据右图编了一首顺口溜:“一棵玉米冲九霄,彩云栓住玉米腰,吓得月亮直弯腰。”这首顺口溜反映的现象出现于( )C

A.土地改革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20.◆(2010·温州)海尔集团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机器,12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这一现象体现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 )D

A.区域集团化 B.政治多极化 C.产品单一化 D.经济全球化

◆(2010·温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兄弟阋墙】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

——《中华民族抗日全史》

我跟蒋显示(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1)在1927~1936年的十年中,蒋介石为了“安内”,对中国革命犯下了哪些罪行?(2分) (2)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2分)

【同仇敌忾】

毛泽东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同赫尔利的谈话》

(3)请列举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的一次战役。(2分)

【败走麦城】

1950年,败退的蒋介石在反思失败的原因时曾说,此次战争(指解放战争)的失败实在是国民党自己打倒了自己!

(4)你如何看待蒋介石的这一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5分)

(1)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从1930年开始,蒋介石先后发动五次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2分)

(2)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要求他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或答:1935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2分) (3)台儿庄战役。(2分)

(4)如1:蒋介石的观点是有道理的。国民党内部不团结,政治上实行独裁,失去民心。如2:蒋介石的观点是没有道理的。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人民群众普遍的拥护和信任;毛泽东的高超军事指挥

艺术,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战斗才是国民党失败的原因。如3:蒋介石的观点是片面的。综合上述两方面失败的理由即可。(5分)

◆(2010·义乌)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9分)

义乌位于浙江中部,目前实有人口180多万,以汉族为主,有回、苗、壮等23个少数民族。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置乌伤县,属会稽郡。唐武德四年于乌伤置稠州,六年分设乌孝、华川两县,七年(624年)废稠州,合两县称义乌县。1988年5月撤县设市。 (1)在秦王政设乌伤县前,义乌实行的是什么行政管理制度?(1分)

(2)唐武德七年(624年)设“义乌县”,三年后的义乌人迎来了一个历史上著名的封建“治

世”,这一“治世”的名称是什么?(1分)它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3)义乌撤县设市时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点是什么?(2分)

(4)开放的义乌吸引了大量少数民族群众,作为义乌人,在日常交往中应如何维护民族团结?(2分)

(1)分封制(1分) 圆形方孔线(1分) (2)贞观之治(1分)

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国力增强。(从不同角

度写出两点即给2分,共2分)

(3)改革开放(2分)(只写改革或对外开放给1分)

(4)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写出两点即给2分,共2分。答出其它

符合题意的要点,也可酌情给分)

◆(2010·义乌) 【材料一】《汉书西域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专家指出:作为南北两条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楼兰城当时充分吸纳了来自东西各方交通和商业资源潜力,加之邻近孔雀河,河道密布而水量充盈,楼兰城曾经在丝绸之路上辉煌一时。 ——2001年1月17日《南方都市报》

【材料二】楼兰曾有积粟百万,威服外国的壮举,曾有挟制丝路,左右西域的辉煌。然而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水系的变化和战争的破坏,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楼兰地区由绿洲变成了荒漠。 ——2001年1月18日《华声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8分)

(1)途经楼兰王国商路的东方起点是哪一城市?(1分) 往西方贩运的货物主要有什么?(1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楼兰王国消失的原因。(3分)

(3)要避免楼兰的悲剧重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应该遵循哪些原则?(3分) (1)长安(1分) 丝绸、陶瓷、铁器、漆器等(写出其中的一点即给1分) (2)人类活动的加剧,水系的变化,战争的破坏(每点1分,共3分) (3)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每点1分,共3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