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坑周边管线保护措施

来源:爱够旅游网


地下管线保护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Xxx有限公司

2009年9月12日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项目基地面积4077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8028平方米,

0

地下建筑面积66000平方米,地下室局部设人防工程,其建筑面积为25888m2。本工程地下三层,地下室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和框架结构,钻孔灌注桩基础,地下室开挖深度14.9~15.2米。 二.施工区域及周边管线布置情况

本工程项目基地周边道路下埋设有众多市政管线, 基坑周边道路下市政地下管线布置图依照基地四周道路如下布置: 1.xx路

由南向北(离基坑由近及远)依次埋有如下地下管线: 序号 1 2 3 4 2.xx路

由西向东(离基坑由近及远)依次埋有如下地下管线 序号 1 2 3 4 5 6 地下管线名称 Ф500配水 Ф300配水 9孔信息 12孔信息 Ф600雨水 供电1 1

地下管线名称 煤气200 Ф600雨水 12孔信息 Ф300配水 距围护边线最近距离(m) 11.5 16.0 18.5 20.5 埋深(m) 0.8 0.6 0.6 距围护边线最近距离(m) 31.5 33.5 34.5 35.2 39.3 40.0 埋深(m) 0.6 0.6 1.1 1.1 7 8 Ф200燃气 供电1 41.5 52 0.7 三、施工保护措施

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资料,施工现场周围地下埋有各种地下管线,主要包括给水管、配水管、雨水管、电信电缆、煤气管、供电管线、信息管线等,这些管线是重要的市政设施,必须妥善进行保护。为此,我单位结合多年施工经验,按照现场管线实际布置情况,采取如下保护措施:  按照设计要求,认真组织施工,做好地下连续墙、旋喷桩和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控制工作,防止开挖时,围护结构渗水,引起周围路面塌陷,影响周围环境及周围地下管线的安全。

 基坑开挖前在坑内采取深井降水措施,疏干固结坑内土体。降水严格按照方案进行,严格控制坑外水位。

 在大门口对路面采用钢筋砼加固,钢筋采用14mmHRB335,间距200mm,双层布置,混凝土标号C30。同时必要时在施工区门口铺设钢板,缓冲出入车辆对管线的碾压、扰动。

 施工过程应切实配合监测工作,根据监测结果适时调整施工进度及工作流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马上停止施工,组织技术及施工力量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管线和建筑安全后方可恢复施工。

 工程施工监测以仪器监测数据为主,目测为辅,观测人员应是专业人员,仪器固定,所有数据及时绘成图表,观测数据变化大时,观测次数增多,有危险征兆时,连续监测。当发现监测指标超过预警

2

值时,及时向建设方和设计院汇报,采取相应措施,将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 基坑挖深范围内透水性较好时,易塌方、冒水,极易形成流砂,因此当发生坑外水位下降较大时,立即停止坑内找出原因,并考虑采用人工回灌补充地下水。

 对重要保护的管线除在开挖前采取有效加固措施外,还应备好注浆材料,根据监测数据采用双液跟踪控制注浆,调整管线曲率和控制沉降。

 开挖过程中定期召开周围管线各单位协调会,及时向各单位汇报施工监测情况,征求意见,拿出可靠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 现场所有污水必须经过沉淀池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以防止排水管道阻塞。

 如发现意想不到的管道损坏现象,应立即业主和有关部门汇报,以便及早采取措施。 四、应急预案

在施工过程中周边地下管线变形达到报警时立即通知相关单位,经管线单位,根据管线变形情况采取相应应急措施:

 在坑内降水过程中管线变形过大时,如果坑外水位明显下降、基坑阻水帷幕有渗漏水情况发生,降水马上停止,对止水帷幕进行加固堵漏,同时采取人工回灌补充地下水。并考虑在管线旁用压密注浆把管线托起,在注浆过程中请监测单位随时观测,以防管线上升过多,等管线恢复至原状后停止注浆。

3

 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基坑开挖遵循“先撑后挖,对称开挖”原则,严禁超挖,如有超挖马上回填。其间若出现管线变形较大,危及管线安全时,采取管线下部注浆处理,(在管线边5米处以45°钻孔至管线下方注浆,同时请监测单位随时观测管线变形情况,直至管线稳定。

目录

一、工程概况............................................................................................. 0 二.施工区域及周边管线布置情况 ........................................................ 1

4

三、施工保护措施 .................................................................................... 2 四、应急预案............................................................................................. 3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