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平衡功能训练操作流程

来源:爱够旅游网
平衡功能训练操作流程

1、平衡的定义

平衡( balance, equilibrium )是指物体所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使物体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人体平衡比自然界物体的平衡复杂得多,平衡是指身体所处的一种姿势状态,并能在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的一种能力。

2、平衡的分类

静态平衡:指的是人体或人体某一部位处于某种特定的姿势,例如坐或站等姿势时保持稳定的状态。

动态平衡:包括两个方面:

(1)自动态平衡:指的是人体在进行各种自主运动,例如由坐到站或由站到坐等各种姿势间的转换运动时,能重新获得稳定状态的能力。

(2)他动态平衡:指的是人体对外界干扰,例如推、拉等产生反应、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

3、平衡训练的基本原则

▪ 支撑面积由大变小 ▪ 稳定极限由大变小 ▪ 从静态平衡到动态平衡

▪ 逐渐增加训练的复杂性 ▪ 从睁眼到闭眼 ▪ 因人而异,循序渐进 4、平衡的评定

5、平衡训练方法-训练顺序

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肘膝跪位→双膝 跪位→半跪位→坐位→站立位。 偏瘫患者:

仰卧位→坐位→站立位 (1)仰卧位

桥式运动分类:双桥运动、单桥运动.

桥式运动方法:完成伸髋、屈膝、足平踏于床面的动作。 桥式运动训练:治疗师可将一只手放在患者的患膝上,然后向前下方拉压膝关节,另一只手拍打患侧臀部,刺激臀肌收缩,帮助患髋伸展。

(2)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

适合截瘫患者,是上肢和肩部的强化训练及持拐步行前的准备训练。

患者取俯卧位,前臂支撑上肢体重,保持静态平衡;然后治疗师向各个方向推动患者的肩部,进行他动态平衡训练;最后进行自动态平衡训练,患者自己向各个方向活动。

(3)肘膝跪位

此种训练体位同样主要适合截瘫患者,也适用于运动失调症和帕金森综合征等具有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

患者取肘膝跪位保持平衡;治疗师向各个方向推动患者;患者自己向各个方向活动或者躯干侧屈或旋转,然后可指示患者将一侧上肢或下肢抬起并保持平衡,随着稳定性的增强,再将一侧上肢和另一侧下肢同时抬起并保持平衡

(4)双膝跪位和半跪位 主要适合于截瘫患者

静态平衡训练:患者取双膝跪位或半跪位,然后保持平衡。

他动态平衡训练:患者取双膝跪位或半跪位。患者可先跪于治疗床上,治疗师向各个方向推动患者,平衡功能改善后,再在平衡板上训练.

自动态平衡训练:患者取双膝跪位或半跪位。患者自已向各个方向活动或和治疗师进行抛接球训练

(5)坐位

包括长坐位平衡训练和端坐位平衡训练

1. 长坐位平衡训练:截瘫患者多采用长坐位进行平衡功能训练。

2. 端坐位平衡训练:偏瘫患者多采用端坐位平衡训练。 (6)站立位

进行站立位的平衡训练,都是为步行做好准备,并最终达到步行的目的。

1. 静态平衡训练 2. 他动态平衡训练 3. 自动态平衡训练

(7)特殊的平衡训练-前庭功能的训练

▪ 患者双足尽可能靠拢,必要时双手或单手扶墙保持平衡,然后左右转头。

▪ 患者步行,必要时他人给予帮助。 ▪ 患者练习在行走中转头

▪ 患者应双足分开与肩同宽站立,直视前方目标,逐渐使支撑面变窄,即双足间距离缩短至1/2足长,在进行这一训练时前臂首先伸展,然后放置体侧,再交叉于胸前,在进行下一个难度训练之前,每一体位至少保持15s,训练时间总共为5~15min。

▪ 患者站立于软垫上,可从站立于硬地板开始,逐渐过渡到在薄地毯、薄枕头或沙发垫上站立。

▪ 患者在行走中转圈练习,从转大圈开始,逐渐变得越来越小,两个方向均应练习。

6、平衡训练的注意事项

(1).平衡功能训练适用于具有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

(2).当患者具有严重的心率失常、心力衰竭或严重感染,或严重的痉挛等,则暂不宜训练。

(3).训练时,治疗师要在患者旁边注意监护,以免发生跌倒

(4).训练前、训练中治疗疗程结束后,要注意平衡功能评定,以了解问题所在,制定或修改训练方案。

(5).平衡功能训练不是孤立进行的,要同时进行相应的肌力训练等其他训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