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校本教学计划
—— 古典诗词吟诵与赏析
一、指导思想
诗是激情的流露,诗是童心的专利。诗是中国文学美学特质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从古诗词歌赋中汲取养料,让学生通过吟诵提升文化素质。开展古诗词吟诵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水平,更重要的是把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到了学生幼稚的心田,让他们成长的根深深扎在民族文化的沃土里。引领他们漫步经典诗歌的长廊,发现美,欣赏美。倡导学生在自主阅读,尽情吟诵中,追求真知的乐趣,提高学习的质量,激发文学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五(2)班共有56名学生,他们对古典诗词非常感兴趣,大部分学生已经会背《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必背70首古诗词,但在古诗词的吟诵与赏析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还需要老师的引导。
三、教学目标
1、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2、初步掌握一些诗律、词牌的简单结构以及古体诗的对仗、压韵等。
1
3、掌握几种古诗吟诵的方法:琅琅出声诵读法(《望庐山瀑布》)、低声慢吟诵读法(《静夜思》)、欣赏入境诵读法(《游子吟》)。
4、营造吟诵诗文的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5、会赏析、吟诵一定数量的经典古诗词。
四、课程内容及进度安排
每周一诗(词),了解作者,诗词背景,体会其意境,掌握诵读节奏,并能熟读成诵。第1周 李商隐《夜雨寄北》
第2周 李商隐《无题》
第3周 李白《蜀道难》
第4周 李白《将进酒》
第5周 李白《行路难》
第6周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第7周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第8周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第9周 杜甫《兵车行》赏析
第10周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第11周 王维《终南别业》
第12周 王维《竹里馆》
第13周 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第14周 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
第15周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第16周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第17周 辛弃疾《满江红•敲碎离愁》
五、具体措施
1、教师准确把握文中情感,激发学生的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2、变换多种形式诵读,让学生更好感知古诗文朗读技巧。
3、倡导学生自主阅读,尽情吟诵,让学生从中产生移情体验,进行知识牵引,拓展视野,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
3
六、教研专题
如何培养学生赏析古典诗词的能力?
七、教研课安排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八、个人业务学习安排
1、多吟诵古诗词,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2、多阅读一些有关古诗词知识(韵律、背景、词牌等)。
3、多阅读有关校本课程的资料,领会课程理念,用新课标的要求贯彻整个教学活动。
九、评价工作安排
1.评价方式
本课程采取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
2.评价标准
等级制评价:优、良、合格。
4
十、实践活动安排
1、古诗词吟诵比赛
2、古诗词知识抢答赛
3、给古诗词配插图
十一、全期质量目标
合格率:100%
优秀率:85%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