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校课堂教学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教党[2017]51号)和《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等文件精神,推进课堂教学和考核方法改革,加强学生学习过程考核力度,充分发挥考试在教学过程中的评定、引导和激励功能,根据我校全面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内在需求,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知识、素质和能力协调发展,落实课堂教学教师主体责任,增加学生课业难度、以考促教、以考促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学习的能力;激发教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以考核方法的改革推动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变革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目标和任务
积极开展考核方法改革,丰富考核形式,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和效果反馈,将课程考核贯穿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的考察,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管理和考试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推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实施办法
(一)考核方法改革实施范围
本科各专业所有课程,含:公共基础课、素质类公共选修课、学科平台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环节等。 (二)加强考核过程管理,创新考核形式与内容
1.实行过程考核为主,期末考试为辅的考试制度:学校建议在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基础上,在每门课程学习过程中,新增4-6次过程性考核。
2.主讲教师可自主选择过程考核形式。教师可根据课程特点和考核目的,采取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试、成果性考试(综合文献调研报告、设计项目训练、作品展示、课程论文等)、知识竞赛、计算机网上考试等多种日常考核形式;需要印制试卷的,由主讲教师按照青海大学试卷审批程序交教务处统一印制;必修课程的期末考试原则上仍然采用闭卷笔试。
(三)规范成绩评定方式,考试成绩正态分布
1.最终成绩评定要求。学生成绩评定由形成性评定和终结性评定(期末考试)组成,以百分制计算。课程总成绩中,属于过程性考核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所占比例,要根据不同专业、课程要求分类区别对待。学校原则上确定一个总体范围: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6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40%);具体分配比例由教研室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并报院、系(部、中心)教学管理部门审批、备案。根据《青海大学试卷命题、审批、批改及管理规范》要求,平时成绩、考试卷面成绩、总评成绩都应符合正态分布规律,若成绩不符合正态分布,如:优秀率或不及格率偏高,任课教师应对此进行分析和总结,提交说明报告,制定改进措施。
2.平时成绩评定要求。平时成绩考核以过程考核成绩为主,具体采用何种方式,由教师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提出方案,但不得少于3种考核方式,课堂出勤成绩原则上应该不超过总成绩的10%。
3.确认学生对成绩评定的知情权。课程考试方案需在上课前公布给全体学生,成绩评定做到公平公正,学生平时成绩记录表(附件1)、试卷分析需与期末试卷一起装订,反映成绩形成过程。试卷装订顺序为封面、试卷印制审批表、试卷分析表、学生成绩登记表、学生平时成绩记录表、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试卷、封底。 (四)提高命题质量,逐步实现标准化考试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组织教师研究和创新提高试题质量的途径与措施。每门课程都应制定考试大纲,参照《青海大学课程考试大纲参考格式》(附件2),院、系(部、中心)需按照专业或教研室完成考试大纲的汇编工作;命题过程中需不断提高实务操作中常用知识点在考试中的考查比率;减少知识记忆型试题,增加知识运用型试题;平衡主观性试题与客观性试题的比例;积极探索主观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客观、标准化方式测评的可能性,逐渐实现标准化考试。
严把试题质量关,认真执行试题逐级审查制度,切实提高命题质量;考试结束后对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予以分析,并不断淘汰或调整试题,严格控制同一门课程不同学期的试题重复率。 (五)推行试卷评讲制度,完善教学质量管理环节
日常考核的讲评与反馈可由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期末考试的讲评与反馈可在下学期初或在评阅工作结束后进行。
四、考核与管理
1.学校对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实行校、院、系(部、中心)、教研室、任课教师四级管理。任课教师是命题、阅卷、评分和课堂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院、系(部、中心)对本单位承担的所有课程的考题内容、考核方式、考试分析报告等情况进行审查,并对方案的科学性、执行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形成学期课程考试情况评价分析报告。
2.每学期学校将组织以督导员为主体的相关专家,对院、系(部、中心)的评价分析报告及相关原始材料进行不定期检查,并对学生满意度进行评估。
3.在课堂教学、命题、考试、阅卷和评分等环节出现问题者,将严格按照《青海大学本科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执行。
五、其他
1.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2.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1:
青海大学学生平时成绩记录表
单位: 学期: 课程名称: 学时(学分): 考核方式: 任课教师:
平时成绩 平时总成绩 备注 序号 学号 姓名 考勤(5%) 考核形式1 (5%) 考核形式2 (20%) 期中考试 (30%) 考核形式3 (10%) 考核形式4 (20%) 考核形式5 (10%) 院、系(部、中心)主任: 教研室主任: 单位盖章: 附件2:
青海大学课程考试大纲参考格式
封面格式
《 × × × 》考试大纲
青海大学× × ×学院× × ×系(部、中心)
二○一八年×月
封里格式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 课程学分:
课程学时: ×学时,其中:讲课×学时;实验(上机)×学时;…… 课程性质: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和××专业(或方向)四年制本科或适用全校各专业 开课年级及学期:××年级××学期 开课院(系、部)及教研室:
一、课程考核目的
二、考核内容与要点
第一章 ×××××××××××× 1.考核基本要求 2.考核内容 第二章 ×××××××××××× 1.考核基本要求 2.考核内容 ……
三、成绩综合评定办法
示例1:(教师根据课程需求自定)本课程是一门考试课程。期末考试成绩计算方法细化到每一次的过程考核中。总成绩计算方法如下:
1.总成绩=平时成绩(过程考核成绩 30%)+实验成绩(20%)+期末成绩(50%) 2.平时成绩(过程考核成绩)=考勤(10%)+课堂讨论成绩(平均成绩)(10%)+教学单元测验成绩(平均成绩)(50%)+期中测验成绩(平均成绩)(30%)
示例2:(教师根据课程需求自定)本课程是一门考试课程。期末考试成绩计算方法细化到每一次的过程考核中。总成绩计算方法如下:
1.总成绩=平时成绩(过程考核成绩 50%)+期末成绩(50%)
2.平时成绩(过程考核成绩)=考勤(10%)+课堂讨论成绩(平均成绩)(10%)+教学单元测验成绩(平均成绩)(30%)+期中测验成绩(平均成绩)(30%)+课程设计(20%) ……
四、期末考试题型结构及分值分布
任课教师需严格按照《青海大学试卷命题、审批、批改及管理规范》执行。
示例:闭卷试卷较适合的题型有填空题(20%)、选择题(20%)、判断题(10%)、计算题(30%)和应用题(20%)。
五、参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参考教材(1-2部):
[1]作者.参考教材名称[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月,第×版 2.主要参考书(2-5部以上): 格式同前。
修(制)订:×××教研室 执笔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年 月 日修(制)订(第 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