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上第2卷第11期 June 2010 Vo1.2 No.1 1 中国中医药咨讯 Journal of Chin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formation ・249・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 李宁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湖北武汉,430081)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4,JL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采 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9.0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o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小儿腹泻;脾虚 /DJL腹泻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大便次 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以2岁以下发病率高fl o西医 对本病采用对症治疗,效果不佳。我所在实习医院采用中西 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所在实习医院儿科2009年5月~ 2010年4月住院部或门诊收治的患儿共计86例,符合《中 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中IDJL腹泻的诊断标准[2】,随机分 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其中男25例,女18例; 患儿年龄4—6个月l3例,7—12个月7例,l一3岁12例, 3~6岁11例;病程3—12天,平均f5.3±2.2)天。对照组43 例,其中男27例,女16例;患儿年龄4~6个月11例,7 12个月8例,l一3岁13例,3~6岁11例;病程4~l3天, 平均f5.4±2.7)天。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无统计 学意义f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口服思密达 (3g/1袋),<l岁1袋/日;1—2岁1-2袋/El;>2岁2—3袋 /日,分3次服用,如发热者给予口服泰诺或肌注柴胡注射 液,轻度脱水者予以口服补液,中度以上脱水则静脉补液, 患者出现肠道感染予以抗生素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 常规基础上加用自拟小儿止泻散治疗:党参6~9g,白术 4~9g,茯苓6~10g,山药6~9g,扁豆6~10g,薏苡仁5~ 10g,陈皮4—9g,木香4~6g,石榴皮4~6g,乌梅3~5g,鸡 内金6—9g,焦三仙6—15g,甘草3—5g。每13 1剂,水煎服, 早晚各1次。两组7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 断。 1.3 疗效标准参照全国小儿腹泻会议制定的疗效评定标 准 。显效:治疗24—48h,大便次数减少至≤2次,d,或恢复 到正常次数,大便性状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 治疗48~72h,大便次数才减少到≤2次,d,大便性状好转, 水分明显减少,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效:治疗后72h,腹泻 次数仍>2次/d,或性状无明显好转,甚至病情加重。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 资料用x 检验,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组显效总有效率为 90.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0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 组fP<0.os)。 3 讨论 小儿腹泻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在 我国居儿童常见病的第2位,仅次于呼吸道感染【4]。本病发 生与病毒、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对肠黏膜的损伤有关,致使 肠道吸收功能障碍,钠、水吸收减少从而引起渗透性腹泻【5l。 临床主要采用补液、抗炎、抗病毒等对症治疗。 中医对本病早有认识,将其归于“泄泻”范畴。由于小儿 脏腑娇嫩,为稚阴稚阳之体,形体未充,易感外邪或饮食内 伤,损伤脾胃。正如陈复正在《幼幼集成》中提到:“泄泻之 本,无不由于脾胃”。临床研究认为脾虚是小儿泄泻的 关键[61。脾为湿困,中气下陷,清阳不升,清浊不分,并走 于下则为泄泻,泄泻之本无不由脾虚运化失调所致。A,JL止 泻散以,'DJL腹泻脾虚立论,以健脾助胃、化湿止泄为主。方 中党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为君,山药、薏苡仁、扁豆健脾 除湿为臣,并可增强君药健脾之功。由于脾胃为中焦气机升 降之枢,脾虚不运,则气机不肠,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另腹 泻不止,则病不除,而,'DJL由于发育迟缓,容易夹食而致泄。 陈皮、木香、石榴皮、乌梅、鸡内金、焦三仙为佐药,其中陈 皮、木香行气化湿、和中理气;石榴皮、乌梅酸收止泻以治 标,腹泻多夹食滞,鸡内金及焦三仙消食护胃,甘草为使,调 和诸药。全方以健脾益气助胃为主,又有消导利湿,行气除 湿,酸收止泻之效,共达健脾理气固涩之功。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 药治疗,其临床有效率为90.70%,优于对照组79.07%fP<0. os)。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 用。 参考文献 [1]潘治星,刘爱琴.中西医结合治疗,'DJL腹泻98例fJ1.中医儿科杂 志.2009,5(6):26—27. [2]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1.I}每床儿科杂志,1994,12(3):148 [3]方鹤珍,段诚,董宗祈,等.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诊疗标准) 【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9(5):261. 14】雷巧容,肖成平.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45例l}缶床观察『J1_中医 药导报.2008,14㈣:40—41. [5]张乐玲,段春红,于春梅,等.黄连素一黄连液灌肠佐治小儿感染性 腹泻的临床研究fJ1_中国全科医学.2005 ̄):t255. [6]陈茵.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病思路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 2005,32f9):941—942 表1两组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