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PE中国电力教育 2009年6月下总第139期 I IJ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验教学体制改革研究 席新铭 胡刚刚 杨志平 摘要:本文重点研究和分析了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实验教学体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以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实验教学新模式, 对我国高等院校实验实践教学体制的改进创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创新能力;人才培养;实验教学体制;改革 作者简介:席新铭(1 979一),男,山西朔州人,华北电力大学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助理工程师,工学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火电站节能技术、电站空冷技术;胡刚刚(1 981一),男,陕西西安人,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助理工程师, 主要研究方向:循环流化床锅炉建模、仿真与优化研究。(北京102206)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面对国内外激烈的竞争环境,用人 体制上,淡化实验室与教研室的界限,使教学实验中心既能担任 单位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这种人才需求的变化要求 教学任务,又能承担基础科学研究任务,同时开展实验教学课 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原来的“传 程体系、内容、理论、技术方法及手段的研究。把基础教学实 授知识教育”模式转向“全面素质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转 验中心建设成为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科学研究的基地。 化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显得更加重要,更具有突出意义, 因此,需要建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实验实践教学体 2.建立创新教育基地和平台 创新实验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各 系,作为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基地的实验室,在探索创新教育 个大学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特点和条件进行建设,基地可以采 培养模式方面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实验室应该努力创造适应 取“特区模式”,建设若干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学生可以在平 创新人才能力培养的环境,以此作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的 台上进行创新实验和研究,教学计划可以采取灵活政策,在教 重点。 学方法上可尝试进行创新实践能力强化小组的教学模式,将学 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心、社会竞 有余力和有特长、有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组成若干实验小组, 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实践创新能力、追求进取、敢于创新的高 实践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自己拟定课题,面向学有 素质人才'而实验实践教学是培养具有竞争力毕业生的重要环 余力的学生开放,培养模式以实践环节为主线,使学生的知识、 节,试验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能力和素质得到综合提升,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创新能力的拔尖 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通过实验实践教学可培养学生发 人才o 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创新精神的培养,首先要体现在实验教学人员的整体素质的提 3.强化毕业设计的作用 目前大学本科生的毕业设计环节都是在大四第二学期完 高上,在哪些方面创新、怎样创新是一个需要理论教学老师和 成,实际设计时间只有短短三个月左右,在这期间,不少学生 实验教学人员共同研究的课题,创新应体现在实验技术、实验 同时面临着找工作的问题,不能静 等方面。 一来专心做毕业设计,让学 实践教学方式、实验设让实验条件、实验教学体系的科学性 生完成高水平的毕业设计是非常困难的。在此情况—F,如果将 专业课提前l~2个学期安排,并将毕业设计环节前移,使毕 业设计时间延长至半年到一年,这样学生将有更加充足的时间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验实践教学体制改革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实验实践教学体制只适合学生进行 进行资料收集消化,也有利于学生对毕业设计的细节进行完善 验证性的实验,这些实验基本上是重复性和机械性的实验,使 和深入,有利于学生研究成果的产出,当然更有利于学生创新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方面有很强的目的性,而对学生 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方面则显得不足,因此,有必要对现有 4.增加“实验员助理”岗位 的实验实践教学体制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创新,提倡体制创新, 实验实践体制改革中,要注意四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建设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一批科研能力强的实验指导老 新研究项目的指导老师数量上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从相关专业 的博士研究生中挑选一部分科研能力强,并学有余力的学生作 使新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 师,在目前实验室体制下,仅靠现有的实验教学老师来充当创 加强基础教学,拓宽专业,增加适应性,是创新人才培养 为“实验员助理”,手把手地带领学生进行创新实验和科研项目, 的关键。因此,加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的建设,成为新时期基础 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实验室可以适当引入‘实验员助理”制, 课教学实验室工作的主要方向。教育部在推迷新世纪教改工程” 给“实验员助理”一定的补助,既可解决一部分博士研究生的 中,着重强调进行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在实验室 生活费用,给他们提供实习的机会,同时由于博士研究生有比 圆 中国电力教育CEPE 2009年6月下总第1 39期 较多的时间可以和学生在一起学习研究,对学生的创新实验和 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研究项目的实施有相对充足的时间来指导和把关,能确保学生 5.提高实验人员的地位 创新能力培养真正落到实处,不失为一个“一举二得”的办法。 二、加强实验实践教学队伍建设 目前,大多数高校对实验人员的认识不到位,导致对实验 人员的管理方式比较粗放,把实验人员和行政人员等同管理, 新世纪的大学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 实验人员的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肯定,具体表现在基本实 研究性)实验室人员的性质没有区分,没有完 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验室人员和重点(建设以此为目标的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队伍应包含有高水平的 善的奖励机制,限制实验室人员继续深造和发展等等,这样一 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和具有丰富教学、科研经验的实验指导教师。 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把握学科的发展方向, 来,使得实验人员工作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肯定,工作中没有 成就感,缺乏信心,从而导致实队伍不稳定、实验人员严重流失, 指导实验室的学术发展,保证实验教学的高水平。实验指导教 这对大学的创新人才教育和科研成果的产出造成了不可估量的 师应该是实验室的业务技术骨干,能进行实验的设计与创新, 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解决学生在进行综合性、创新性实验中 遇到的问题,能在指导学生自拟题目的实验中正确分析学生制 定的实验步骤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加强实验实践教学队伍的建设,要按照创新人才培养的要 求对实验队伍进行改革,把具有较高理论修养、丰富教学和科 研经验的高职称、高学历人员充实到实验队伍中,作为实验室 的学术带头人,加强实验人员的教育和培养,以学术水平高的 实验教学人员带动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培养高水平的创 新人才o 1.鼓励科研人员转入实验实践教学队伍 大学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教师和科研一线的人员进入实 验室进行教学、科研工作,指导学生进行高水平的实验,把科 研实验充实到教学实验中,提高实验项目的水平。因为教师和 科研人员具有较高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同时又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有丰富的教学、科研的工作经验。 教师和科研人员充实到实验队伍一方面可加强实验队伍,提高 教学实验水平,另一方面可使实验队伍保持科学合理的知识结 构和人员结构,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2.提供继续教育机会和树立创新意识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加,实验室各项改革正 在全面展开,实验体系的整合、实验内容中验证性实验逐渐被 基本技能性训练、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所替代,先进精密 的现代化仪器逐步淘汰落后陈旧的仪器,原来的实验体系框架 正逐渐被打破。这些变化对实验人员的要求也就变得越来越高, 因此,必须为实验员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从而提高他们的基 本素质,经过继续学习和深造,不但使实验人员的科研能力、 专业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而且使他们在科研创新、实践 创新方面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同时能提高实验人员的自信心, 缩小和教师、科研人员各方面的差距,对于实验队伍的稳定也 损失。 众所周知,实验人员是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基础,没有高水 平实验人员,创新实验教学将不可能实现,如果没有实验人员 的辅助和努力工作,科研的基础将不复存在,高水平的科研成 果的产出将会是一句空话。因此,要建设高水平、研究型的一 流大学,必须从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从实验队伍的 本质来考虑,提高实验队伍的地位,对实验队伍的发展将会起 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结束语 实验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高 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领域。为加快我国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改 革和实验室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和共享、加强大学生 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 教学质量,进行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验教学体制改革是 非常必要的。通过体制改革,可以进一步推进我国高等学校实 验教学内容、方法、技术、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 的改革与创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涂廷亚.创新能力培养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重点[J】.实 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 [2】周桃英,戴益刚,张蕾.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实验员队伍的建设 [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4):1 20. [3】文建国,阮湘元,高单飞,徐勇军.“实验员助理制”的实践与认 识[J】.职业时空,2007,(2):1 3.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 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杨芳) 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