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地区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21分,其中第1~6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第7~9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3分,多选、错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
注意:第1~6小题中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为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 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是静止的,兔子是运动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 2.图1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3. “PM2.5 ”颗粒物是造成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其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毫米 B.纳米 C.微米 D.厘米
4.如图2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5.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3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
A.同时沸腾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6.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剥开棒冰纸时,棒冰周围冒“白气”;在寒冷的冬天,户外
1
橡皮膜
图1
A.探测海深 B.敲瓶底火焰摇动 C.回声定位 D.超声波探查
图2
图3
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白气”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
A.棒冰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B.棒冰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C.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D.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注意:第7~9小题中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
7.如图4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4
A.甲、乙的音调相同 B.乙、丙的音调相同 C.乙、丙的响度相同 D.丙、丁的响度相同 8.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汽化的是( )
刚从水中 水烧开时冒出大夏天凉晒的湿 冬季,堆在户外的“雪 出来,感觉特别冷 量“白汽” 衣服逐渐变干 人”没熔化却变小 图5 A B C D 9.两台完全相同的电动小车,在水平路面上由同一地点同时向东作直线运动,他们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6所示。根据图像作出的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两车运动的速度大小相等
C.通过30m的路程,甲车所用的时间比乙车的长 D.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向西运动的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图6
10.上自习课时,调皮的小明在教室走廊放声歌唱,他手摸喉头,感觉到喉头在_______;正在静心思考的小娟忙用手捂住耳朵,她认为小明的歌声是________(填“乐音”或“噪声”)。
11.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又掌握了很多物理知识.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2
(1)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我国第一个在太空行走的宇航员翟志刚出舱在太空行走时,要通过无线电才能与舱内的同伴刘伯明、景海鹏对话,这是因为_________不能传声;
(3)如右图7所示,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形可知: 图___________是乐声的波形.
12.舞台上,男低音歌唱家正在放声歌唱,一名女高音歌手为他轻声伴唱,男低音与女高音相比较,男低音的响度 (填“大”或“小”),女高音的音调 (填“高”或“低”)
13.清晨,逐渐变强的闹铃声吵醒了正在熟睡的小明,他把闹铃关掉,这是在_________ (填“人耳处”、“传播过程中”或“声源处”)控制噪声的.这里所说的逐渐变强,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_________改变了。
14.已知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以上,现有一根长为85m的铁管,如果你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让另一个人去敲击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则敲击声由空气传入你的耳朵需要_________s,你会听到________次敲打的声音。(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铁中传播速度为5200m/s)
15.今年夏初,我市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_________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水蒸气_________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后吸收热量而_________成雨滴落到地面.(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6. 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________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标准大气压下
沸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_________做测温物质。
甲
图7
乙
3
17.如图8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实验图象,固体甲第6分钟的状态是_________,由图象可知,甲是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三、计算题(共18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主要的运算过程、数值和单位)
18、一艘海洋探测船,行驶到某处海面时,为探测该处海洋的深度,从此处向海底发射一超声波,经过6s后收到回声,则此处海洋的深度为多少米?(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
19.小明同学在一次百米赛跑中,以7m/s的平均速度跑完全程.求: (1)小明的成绩是多少秒.
(2)如果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才计时,则小明的成绩比他的实际成绩快多少秒?(已知声速为340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0.右表是山海关至沈阳D8075次列车沿途部分站点的到站、发车时刻表。 请根据该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在08:08的瞬时速度多大? (2) 若辽中到沈阳的路程为68km,则列车从辽中到沈阳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四、实验、探究题(共22分)
21.(2分)如图9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cm,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mm;
22.(2分)图10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t时=10min时,该物质处于液态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 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
4
车站名 山海关 葫芦岛北 锦州南 辽中 沈阳 到达时间 发车时间 停留时间 -- 08:07 08:28 09:19 09:50 07:22 08:09 08:29 09:20 -- -- 2分 1分 1分 图9
图10
23.(7分)利用钢尺可以做“探究声音的特性”的实验:
(1)如图11所示,用一只手将钢尺压在桌沿上,另一只手轻轻拨钢尺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动钢尺,这时钢尺的振幅变大,听到其响度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说明响度与___________有关。
(2)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实验发现:①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____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②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 有关.
24.(4分)如图12,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秒表、木块.
图11
(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____(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注:倾角指斜面与水平桌面的夹角)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_______(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________(填“大”或“小”).
(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25.(4分)图13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1)做该实验时,组装器材的合理顺序是:( )
A. 酒精灯 温度计 铁圈和石棉网 烧杯 B. 温度计 酒精灯 铁圈和石棉网 烧杯 C. 酒精灯 铁圈和石棉网 烧杯 温度计 D.温度计 烧杯 铁圈和石棉网 酒精灯
图13
(2)图乙中读数的错误之处是: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________。
(3)图丙是正确实验后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温度________(填“不变”或“升高”),沸点为________℃.
26.(3分 )为了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
5
图14
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如图14所示。
(1)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电话拨打手机,他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见手机铃声。
(2)当小华尽量抽尽瓶中的空气后,再拨打手机,他听到的手机铃声会变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是声音的传播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质。
五、综合应用题(共6分)
27.(3分)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__;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方案二: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你认为这两种实验方案中最佳的是_________; 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
A.衣服 锡箔纸 泡沫 B. 泡沫 衣服 锡箔纸 C. 锡箔纸 衣服 泡沫
28.(3分)小英学习液体蒸发知识以后,利用身边的物品设计了一个“比较酒精与水蒸发快慢”的小实验. 【设计并进行实验】
(1)在吸管的中间插入一枚大头针,如图15甲所示,把大头针的两端搭在两个纸杯的边沿,使吸管静止在水平位置.
(2)在这两纸杯中分别倒入少许质量相等的酒精与水,取两片相同的纸巾分别浸入酒精与水中;待杯中酒精与水全部被纸巾吸收后,取出湿纸巾分别挂在吸管的两端(如图乙所示),调节两纸巾的位置直到吸管重新静止在水平位置.
(3)当酒精与水开始蒸发时仔细观察吸管,如果吸管哪段上翘,就说明哪段的液体蒸发得更________(选填“快”或“慢”). 【交流与评估】
(4)放在吸管两端的湿纸巾,其摊开的面积必须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 (5)此实验过程中还需控制两种液体的________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6
图15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1分,其中第1~6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第7~9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3分,多选、错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
1.D 2.B 3.C 4.B 5.C 6.C 7.AC 8.AD 9.AC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0.振动 噪声
11.(1)大于 (2)真空 (3)甲 12.大 高
13.声源处 响度 14.0.25 2
15.升华 凝华 熔化 16.酒精 酒精 17.固液共存 晶体
三、计算题(共18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主要的运算过程、数值和单位) 18.4593m
19.(1)14.29s (2)0.29s 20.(1) 0 (2)136km/h
四、实验、探究题(共22分)
21.2.63(2.61-2.68之间都给分) 1 22.AD
23.(1)变大 振幅 (2)慢 低 快 高 频率(或振动快慢) 24.(1)时间 (2)大 大 (3)0.25 25.(1)C (2)相平 (3)不变 99 26.(1)能 (2)小 (3)需要 五、综合应用题(共6分) 27. 机械闹钟 方案一 B 28. 快 相同 温度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