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对学生的多元评价

来源:爱够旅游网
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对学生的多元评价 任海燕 (邯郸市涉县龙北小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 程的丰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 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 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牛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 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牛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 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 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 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学生的作品主要是以电脑绘画、电子报刊、演示 文稿、网页等形式呈现的,从丰题的构思、内容的组织、技法的运用到修 饰润色无不包含着学生的努力与智慧。因此我们应当本着促进学生发展的 目的,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学生的作品,从原来的单一向多 元评价转变。下面我就教学体验,浅谈一下信息技术课中对学生的评价 1评价主体要多元化 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是教师一个人说了算,学生只是被动机械地接受, 新型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既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要 有学生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 1 1自我评价 与其说是自我评价,还不如说是自我阐述更为确切。作为学习主体的 学生本身,他对创作过程和最终作品效果的自我感受往往比他人(包括教 师)更贴切。他在评价自己对某部分技术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时,比别人更 清楚地知道自己学会了没有,还有什么不明白之处,因此,我在课堂上比 较喜欢请参与作品展示的同学先对自己的作品做一个评价,谈谈自己的创 作思路,谈谈作品中自己最得意的是什么,还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 河北邯郸056000) 受学生各方面发展因素的制约,课堂上教师的适当评价仍然必不可少, 教师的评价可以综合学生的评价,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并允许学生保留自 己的看法,重要的是要对学生创作过稃中和作品中旱现出来的普遍性问题 作出正确的引导。 2评价方法要多元化 多数对学生信息技术作品的评价重结果、轻过稃,重共性、轻个性,重 技术、轻形式。这种传统的机械划一的评价方法,是急功近利的表现,不利 于调动每个学生的潜能。要改变这样的评价方法,就要实现评价方法多元。 2.1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 要“关注学生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同时, 也要重视考察学生的思维过程”,不轻易、草率地评价学生的作品,如…件 较为优秀的学生作品是通过独立思考的,还是参与了合作交流得出的等等, 再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重视学习过程,积极地投身 于探索之中。 2.2关注共性,更关注个性 由于文化环境、家庭背景、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 学习上差异往往是很明显的。所以,我们既要关注学生的共性,更要关注 学生的个性,实行统一评价与分层评价相结合。对于基础优秀学生的评价, 重在引导他们创新与完善,而不能满足于一般作品的完成 我们要引导他 们勇于挑战教师、挑战书本,勇于超越自我。而对相对落后的学生,则要 下方百计抓住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表现,智慧的火花,都要 及时加以表扬。正所谓“上不封顶,下要保底”。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体验信息技术创作的乐趣。 3评价标准要多元化 1-2学,丰互评 般课堂教学经常采用二元判断,即只在“好”与“差”上评价,这在信 学生互评已是当前课堂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评价方法。在信息技术 息技术作品的评价上肯定是行不通的。因为在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创作 课作品的展示交流过稗中,在学生作完自己作品的阐述评价后,我往往会 过稗中,涉及的因素不仅包括知识与技能,还包括思维、情感、态度、审  请其他同学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进行评价,并要求不光提出缺点,更要提 美等等。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多元评价。一个极普通的“复制、粘贴”操作,不同的学生会用不同的方法,一个图形的绘制,学牛也常常出 出值得自己学习改进的地方。这提高了学生的倾听意识,也促动学生进行 积极的思考。学生们在评价中学习,在学习中评价,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现“殊途同归”的现象,因此,在评价中我们不能只用简单的“好”与“差”来评 1-3小组评价 价学生的一件作品,还要具体指出思想内容上的“对”与“错”、技术上的“繁” 信息技术学科中不少学习项目是以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展开的,有时 与“简”、审美上的“美”与“丑”以及是否有创新精神等等。同时还要十分注意 件作品是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晶,因此可特选一个地点、一个时间进行展 评价的“相对性”,有些方法虽然繁,但有利于启发后期思维;有的想法虽 评,从小组成员参与学习的度与量、学困牛的进步情况、小组合作学习的 有错误,但给其他同学以警示。如对一份电子小报的评价就可以从原创性、 情况等等予以评价,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有 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作品的规范性、技术性、版面布局色彩搭配的美 很大的作用。 观性等多个标准予以评价。只有多元评价,善于发现和肯定思维的亮点, 1.4教师评价 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一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韩兵 (吉林省东丰县第二实验小学 1 36300)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信息技术与学 科的整合是教师们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如何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也是摆在现代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值得深思的f=-l ̄。现代信息技术能调动 学生学>-7兴趣,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新课程;学科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各学科 的教学过程,从而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 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的 方式。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 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 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今天,提高青少年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这 就要求教师在开设并上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积极努力地探索信息技 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思路与方法,在课堂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把信息技 术教育课程真正融入到其他课程中去,通过学校教育渠道培养学生的信息 要》中明确提出的,可见,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是可有可无的研究课题, 不是一什小事,而是关乎一所学校发展方向、教师专业成长、学生自主学 习的一件大事,一件要事。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直观准确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我做的课件,眼睛像放光一样,听课特别认 真,课件中的练习题都争先恐后的回答,小手举得高高的……’’。位有着二 十余年教龄的教师在我校开通“班班通”后感慨的说 是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支粉笔加一块黑板的时代是枯燥的,乏 味的,无法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全部调动起来。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 学不但能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一些抽象思维具体化的一些东西,促进对学 习内容的理解,而且对于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性也大有益处。 素养。 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是教育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教学一年级生字时,按照以前整体识字的传统,让学生从读音、字形、 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必然结果。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 字义上掌握要求会认的生字,教师先把字写出来,找学生读出字音,说说 程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 怎么记住的,然后用宁说几个词语,再读几遍就行了。一位教师在运用信 1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