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质量分析

来源:爱够旅游网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质量分析

龙山中心小学

一、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命题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精神,重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目的使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的魅力,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进而发展与拓宽学生的思维。立足课本、关注过程、重视方法、体现应用、题量适当 、范围全面、难度适宜,为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取得不同的发展提供了一次平台。所命试题以课本内容为基本依据,涉及到知识的形成过程、解题的思考过程和对知识的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学生根据情境分析处理数学信息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能力,引导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向纵深迈进,体现出《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思想。试题做到了不偏、不难、不怪,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为我校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导向作用,更好地促进我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考试基本情况

我校四年级共有学生383人,及格人数345人,及格率为90.08%,优秀人数250人,优秀率为65.27%,平均为80.79分。

三、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一)、填空题

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让学生注意数学基础知识的内在联系。本卷共设10道填空题,其中1-4主要考查学生对数位顺序表、读数、写数及取近似数的掌握情况,得分率只有7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很多人没有写“万”。第3题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错误的更多。第5题学生写角的度数不规范。第6-9题做得较好。而第10题正确率只有40%,说明有很多学生思维能力不高,没有掌握解题的方法。

(二)、判断题

共4题,第1-3题做得较好。第4题得分率为70%,错误的学生没有想到要指出在同一个平面内,对概念没有理解透。

(三)、选择题

第1、2题考查学生读数的能力,得分率有95%。第3题:3时30分时,时针与分针成几度角,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是90度,失分严重。第4题数一数有几个锐角,得分率为80%,有些学生没有掌握数角的方法。

(四)、算一算

第1题直接写得数,得分率为95%,说明口算能力较过关。第2题,得分率为85%,个别学生仍需培养计算能力。第3题文字叙述题得分率为70%,失分较多的是第二小题(有两步计算),相当一部分学生只计算第一步36×19=684,主要原因就是对题目的意思理解错误。

(五)、动手画一画

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画角的能力,95%的学生能按要求画好,个别学生没有标出角度。第2题画高正确率较高。第3题画出经过P点与直线L平行和垂直的直线,有一部分学生画不准确,作图能力有待加强。而第4题在点子图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有个别人没有做到对边平行且相等的特点。

(六)、解决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学以致用的思想一直是新课标的精髓。应该说本试卷中的5道题都不难,主要体现在两步计算的应用上,得分率约为75%。第1题要计算八月份一共收入多少元,很多同学没有理解到八月份这个隐性的条件,只做了一步308×5,还有一部分理解成8月份有30天。第2、3题是整数乘除应用题,有些学生列式正确而计算错误。第4题有一个多余的条件每包水泥重50千克,有些同学也拿它参加列式,说明审题能力不高。第5题主要考查学生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能力及看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题得分率为95%,个别学生制图没有注意“图例”,甲乙两班混淆了,回答问题也是如此。

四、测试结果分析:

1、测试结果表明,我校四年级数学教学质量还好,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扎实。从学生的答卷中也反映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如何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如何让我们的教育教学走上良性轨道,应当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

2、学生对数学语言和概念不能清晰理解和准确地把握。

3、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好数学非常重要。从试卷中看出部分学生审题不清,计算不够仔细,回答问题也较随意,少了数学严密性这个特点。

五、今后教学改进措施

1、重视基本概念、算理的教学。在教学中要注意减少机械、单调地重复训练,而应多设计一些有层次的变式训练,以提高学生对于概念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减少学生因片面理解基本概念和思维定势造成的失分。

2、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不论在新知还是练习的教学中,除了要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外,一要注重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和策略的渗透,二要对所学知识进行适当的多角度的拓展。长期以往,学生的思维品质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培养,一方面要注意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如:读题、审题、验算等方法;另一方面,要做到长抓不懈,因为任何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出来的,而是要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因审题不清、看错题目、漏写结果、计算不细心等原因所产生的错误减少到最低程度。

4、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