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完整)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下列做法违背该理念的是( )
A.多植树造林 B.开发绿色能源
C.焚烧废旧塑料 D.减少煤的燃烧
2、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需要另加其他试剂才能区别的是( ) A.BaCl2、CuSO4、NaOH、NaCl C.FeC13、NaOH、H2SO4、Ba(NO3)2
B.Na2SO4、BaCl2、K2CO3、NaNO3 D.MgCl2、NaOH、HCl、Na2SO4
3、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存在关系:甲+乙→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一定为酸和碱 B.若甲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
D.若甲为 10 g、乙为 20 g,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大于 30 g 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出现大量白烟
B.将一氧化碳通入装有灼热氧化铜的玻璃管,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向蒸馏水中加入适量肥皂水搅拌,产生大量泡沫
5、在下列四种含有氯元素的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 A.Cl2
B.NaCl
C.HClO
D.KClO3
6、推理是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金属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B.构成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一定不同 C.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所以均一的、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1 / 9
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7、有X、Y、Z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Z表面有气泡产生,Y没有明显现象,X放入ZCl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Z
B.Z>X>Y
C.X>Z>Y
D.Y>X>Z
8、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后,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反应而减小的是( ) A.石灰水
B.浓硫酸
C.浓盐酸
D.烧碱溶液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
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 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10、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C.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11、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6
B.8
C.14
D.20
1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2 / 9
A.烧杯、玻璃棒 B.大试管、集气瓶 C.酒精灯、铁架台 D.导管、单孔塞
13、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顺序,下列实验可以不需要进行的是( ) A.铁+稀盐酸
B.铜+稀盐酸
C.银+稀盐酸
D.铜+硝酸银溶液
14、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g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的质量为16g; C.无数实验证明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质量守恒定律只适合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 15、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
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6、“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了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下列通过古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发明和技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使用火药 C.用泥土烧制陶瓷
B.指南针指引航海 D.冶炼金属
17、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18、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记载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易经》—“泽中有火,上火下泽” B.《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C.《抱朴子》—“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D.《天工开物》—“侯潮一过,明月天睛,半日晒出盐霜”
3 / 9
19、如图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含量越多硫燃烧越剧烈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瓶底的水可以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 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不同
20、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 )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2020年6月23日,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化学材料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铝合金和钛合金被广泛用于航天工业。一般情况下,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纯铝的_____(填“高”或“低”)。
(2)写出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室温下,钛与水、稀盐酸和稀硫酸均不反应,可判断钛的金属活动性比铝的_______(填“强”或“弱”)。
(4)卫星发射过程中使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作为推进剂。在
4 / 9
C2H8N2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如图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为黑色单质,D为红色单质,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态化合物。“→”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
(1)C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 (2)B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
(3)A→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基础和保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药品通常盛放在_______里: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_;
(2)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 (3)用量筒量取8毫升水时,若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___8毫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蒸发操作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实验完毕后,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_。
5 / 9
③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来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除选E外,还可以选_________。 2、如图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仪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为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
(2)实验室既可用于制取氧气又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___________(填序号);用该发生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要收集干燥的CO2,可将含有水蒸气的CO2从装置G的___________(填“m”或“n”)端导入,试剂X是___________。
(3)已知NO难溶于水,常温下很容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O2,从A-F中选择实验室制取NO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填序号)。
(4)H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___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实验室用34克过氧化氢溶液和1克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下图。
6 / 9
请回答:
(1)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__________都没有发生变化。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
(3)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此问必须要有计算过程) 2、某同学取铜、锌、银三种金属的合金,质量为10g,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2g (1)求合金中锌的质量?
(2)如果取的合金是镁、铁、铜20克,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体0.6克。过滤反应后的液体,得到滤渣10.4克。求此合金中镁、铁的质量?
7 / 9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C 2、B 3、D 4、D 5、B 6、B 7、B 8、A 9、A 10、B 11、A 12、A 13、C 14、C 15、C 16、B 17、A 18、D 19、D 20、C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高
2Al+6HCl=2AlCl3+3H2 置换反应 弱 32、CO2 作燃料或冶炼金属 C+2CuO
高温2Cu+CO2↑
8 / 9
∶1
3、广口瓶 胶头滴管 三分之一 大于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2KMnO4ΔK2MnO4+MnO2+O2↑ A 防止水倒流,使试管
1、集气瓶
炸裂 B D
2HMnO22O22H2O+O22、酒精灯 长颈漏斗 BD m F 防止CO2溶于水 没有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质量和化学性质
(2)根据图示,反应中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5g-33.4g=1.6g。(3)解:设34g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MnO22O22H2O+O26832
x1.6g6832=x1.6g 解得 x=3.4g
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4g34g100%=10% 答: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2、6.5g;镁的质量为5.4g ;铁的质量为4.2g
9 / 9
浓硫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