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大小多少》教案教学设计

来源:爱够旅游网


《大小多少》精品教案

【教材分析】

这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对比图中,形象地呈现了事物间大小、多少的关系,让学生在感受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生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学情分析】

依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多种识字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借助大量的图片,通过各种趣味性的活动,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知生字在语境中的含义,从而加深理解。

【教学目标】

1.会认“多、黄、鸭”等12个生字,会写“小、鸟”等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

3.积累数量词的不同用法,尝试用恰当的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学习数量词的运用。

【教学难点】

在生活中恰当地运用数量词。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两条大小不同的鱼的图片】,请同学们想一想:哪条鱼大哪条鱼小呢?(指生回答)那我们班女生多呢还是男生多呢?快来数一数。

2.通过两次比较,你发现了什么?(指生回答,师总结:一个大、一个小;男(女)生多、女(男)生少。)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大小、多少对比的课文《大小多少》。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趣味学文,图片识字

(一)认识图片中的事物,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一头黄牛、一只花猫的图片】,说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哪个大,哪个小?(黄牛大,花猫小)

读儿歌(一个大,一个小,一头黄牛一只猫。)圈出生字。根据图片认读生字词“黄牛”“猫”。

2.认读生字。

小 黄 牛 猫 只

(1)自由读,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正音。

(3)请生说说“猫”的偏旁。(反犬旁)

(4)交流识字方法“加一加、换一换”等。

3.游戏,给偏旁找汉字。

犭 木

艹 苗

木 平

4.指名读词卡,引导加上量词说事物。

【课件出示一头黄牛、一只猫的图片】并在相应位置展示词卡。

一_______黄牛 一_______猫

你还知道哪些事物能用“只”来形容?(课件出示词语和图片,领读:一只小鸟、一只老虎,一只燕子,一只乌龟)

5.朗读课文第1小节。

(二)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

小(第一笔竖钩压竖中线上,左右两点要匀称,左点比右点略低。)

牛(第一笔是短撇,第一横略短,第二横要长,竖要出头,写在竖中线上。)

2.生描红,练写。

3.练习给生字组词,全班交流。

4.巩固练习。

有一个小朋友,把图片中的这个场景写下来了,你能帮他把缺少的字填上吗?

春天到了,一头( )和一只( )相约来到了草地上,它俩在高兴地聊天。远远望去,一个( ),一个( )。

5.尝试背诵这一小节。

三、比较大小

1.课件出示反义词:大——小,学生认读,说说理解。

2.课件出示图片,说出相对应事物的大小。(骏马——老鼠、鹅——鱼、苹果——枣、葡萄——黄豆)用上下面的句式,师注意引导量词的使用。

一个大,一个小,

一_____一_____。

3.课件出示西瓜、苹果、枣的图片,引生初步感知大小等比较是相对的。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第一小节。

2.练习规范书写生字。

3.搜集你喜欢的图片,并给图片上的事物加上一定的数量词。

第二课时

一、画画导入,激发兴趣

1.师出示羊、猫的图片,使生加上一定的动作,描述它们的大小。

师出示一只猫、一群鹅的图片,使生加上一定的动作,描述它们的多少。

2.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和大小多少有关的内容。

二、语境识记,巩固识字

【课件出示一群鸭子、一只鸟的图片】

1.小朋友们来到了草坪上,好美的景色啊!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哪个多,哪个少呢?(鸭子多,鸟儿少。)

2.谁能在这些词前面加上合适的数量词说一说。

一边多一边少,一______鸭子一______鸟。

自由练说,全班交流。

3.【出示一只鸭子、一群鸭子的图片】,引导学生当事物数量发生变化时,要用不同的数量词表达。(师相机解释:很多事物聚在一起,才叫“群”。)

一只鸭子 一群鸭子

小结:要注意根据事物的特征填上合适的数量词。

4.课件出示生字:多 少 鸭 鸟

指名读,正音。全班交流识记方法。

5.指导识记生字。

(1)“少”:第一笔是竖,不带钩;第四笔要稍长,托住整个字。

(2)“鸟”:第三笔是点,第四笔是竖折折钩,横向的折要拉宽些,最后一笔要拉长一些。

6.看图试着背诵这一小节。

三、小组合作,学会运用

1.朗读第三、四小节。

刚才我们是在草坪上玩耍,猜猜看,现在我们去了哪里?看到了什么?(果园)

2.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全班齐读。

苹 果 杏 桃

3.【课件出示一个苹果、一颗枣、一堆杏子、一个桃的图片】,引导生再读三、四小节。

(1)【师课件出示黄豆、珍珠、葡萄的图片】,请生观察图片并填空。

一________黄豆 一________珍珠 一________葡萄

生小组讨论,请代表汇报成果,师总结。(一些圆形和粒状的实物就用“颗”。)

(2)【课件出示一堆杏子、一个桃的图片】,请生理解“堆”的意思。

(3)在平常的生活中,你还看见哪些东西也是成堆放着的?(小组合作探讨)

【师相机出示一堆垃圾、一堆书、一堆煤、一堆苹果、一堆沙子、一堆货物的图片】,请生观察图片并填空。

一________垃圾 一________书 一________媒

一________苹果 一________沙子 一________货物

4.指导书写“果”:先写“曰”,再写“木”,竖笔从上写到下,压住竖中线,不露头,最后撇和捺。

5.看图试着背诵这两小节。

四、联系生活,寓教于乐

1.【师课件出示牛、猫、鸭子、枣、桃、杏子的图片】,仿照课文的描述,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师课件出示:

一( )牛 一( )猫 一( )鸭子

一( )枣 一( )桃 一( )杏子

2.小组合作讨论,自由表达想法。

3.请生反馈,师指导总结。(头、只、群、颗、个、堆。)

4.朗读儿歌。

一头牛,两匹马,三条鲤鱼四只鸭,

五本书,六支笔,七棵果树,八朵花,

九架飞机十辆车,量词千万别用差,

小朋友,试一试,换换就要闹笑话。

5.分享课前你们搜集的最喜欢的图画和照片。四人为一个小组,合作探讨:仿照课文,说说上面都有些什么。

请生上台展示成果,师生评议、交流。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回家把学到的量词歌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大小多少

大 ↓ ↓

黄牛 苹果 猫 枣

多 ↓ ↓

鸭子 杏子 鸟 桃

《小书包》精品教案

【教材分析】

《小书包》是一篇识字课文,全文共有11个生字,本课由小书包里学生常用的学习用具组成一首轻快的儿歌。儿歌短小精悍,节奏明快,浅显易懂,不仅展示了学生的书包里有哪些学习用具,还告诉学生这些学习用具是他们读书写字的好伙伴,要养成整理、爱惜文具的好习惯。

【学情分析】

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注意力不能集中很长时间,因此,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法识记生字,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图片、谜语、儿歌等形式趣味学习。联系生活实际,寓教于乐。

【教学目标】

1.会认“包、作、校”等11个生字,会写“早、本”等5个生字。

2.认识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3个偏旁。了解学习用具的名称及作用。

3.学着摆放文具、整理书包,养成爱惜文具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掌握常见的学习用品的名称。

【教学难点】

知道学习用具是读书写字的好伙伴,养成整理、爱惜文具的好习惯。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儿歌,激趣导入

1.播放儿歌《上学歌》,学生跟唱儿歌,(课件出示歌词“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去上学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叫《小书包》。

2.你的小书包里都有哪些文具?

3.【课件出示书包的图片】,并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书包。

(1)拼读“书包”两个字的拼音,师相机正音:“书”是翘舌音,在读的时候要翘起

你的小舌头来。

(2)想一想在平常的生活中,你在哪里看到过“书”字?【师相机出示图书馆、书店的图片】

(3)【课件出示包的图片】,并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包”。“包”字上边的笔画撇、横折钩组成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偏旁“包字头”,想一想你还在哪些字中看到过这个偏旁?(句、勺)

二、趣味学文,图片识字

1.播放动画课文《小书包》,请同学们竖起你的小耳朵来,边看边把自己不会读的生字圈出来。

2.想一想:儿歌中给我们介绍了小书包里有哪些学习用品?它们叫什么名字呢?(指生自由回答)【师相机出示书包、橡皮、尺子、作业本、笔袋、铅笔、转笔刀、课本的图片】,领读词语。

3.师课件出示这些学习用品中出现的生字:

书 包 尺 作 业 本 笔 刀 课

(1)小组合作,朗读生字。

(2)小组成员互相当老师,范读、领读生字。

(3)组长帮助同学读准生字并组词。

(4)小组合作交流:包、作、笔是什么偏旁。(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

4.传递字卡小游戏。

教师展示写有“书、包、尺、作业、笔、刀、课本”的七张字(词)卡并配有相应的图片。指生上台参与游戏。

规则:师生七人在一定时间内传递字卡,教师喊停的时候保证每个人手中都有一张。教师问:“x(生字)”在哪里?六个学生按照实际情况学生抢答,并说出自己的邻居是谁。(预设:“作”在我这里,我左边的邻居是“尺”,右边的邻居是“业”,我的偏旁是单人旁。)

“_______”在我这里,

我左边的邻居是“_______”,

右边的邻居是“_______”,

我是_______(偏旁)。

三、品读儿歌,欣赏激趣

1.朗读课文,思考:课文都讲了书包里的哪些文具?用“○”把它圈画出来。

2.指生回答。(橡皮、尺子、作业本、笔袋、铅笔、转笔刀、课本)你的小书包里还

有哪些文具?

3.生比赛读儿歌,看谁读得最准确、最流利。

4.【师课件出示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课本与作业本、铅笔与转笔刀是好朋友,不可分割。并说说这些学习用品有什么作用?(课本是用来学知识的;作业本是用来写作业的;铅笔是用来写字的;转笔刀是用来削铅笔的。)

【师课件出示一组图片】,请生仔细观察,把是好朋友的教学用具或学习用品的图片连线。

黑板 铅笔盒

粉笔 黑板擦

铅笔 粉笔盒

5.师范读课文前四行,请生仔细听,注意朗读技巧。

6.请生朗读课文前四行,师相机指导。(“的”要念得轻而短,不拖音。“真不少、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等词语适当突出,从而说明小书包的用处大。)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说说你的书包里有哪些文具。

第二课时

一、情境迷宫,复习导入

1.学习用品大闯关:

【课件出示8种学习用品的图片】

第一关:我们来到了小书包的世界里,谁来当导游,带领我们遨游一下书包里都有些什么呢?

第二关:书包里哪些文具和哪些文具是好朋友呢?

第三关:小作者把这些文具称作什么呢?(宝贝)

2.同学们真棒,都闯关成功了,那小作者的这些宝贝上课与下课时,有没有纪律呢?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后面的内容。

二、情景学文,直观感受

1.朗读课文的后四行,思考:小作者的这些宝贝都需要遵守哪些纪律呢?用“○”把它圈画出来。

2.指生回答,【师相机课件出示文具摆放整齐与文具乱放的图片】,引导生养成整理文

具的好习惯。

3.如果小作者的这些宝贝上课乱糟糟,下课乱跑会怎样呢?

小组合作探讨,请小组代表汇报合作结果。(用铅笔时找不到,影响学习;声音太响,影响别人听课。)

4.原来这些宝贝没有遵守纪律会有这么多的后果啊,所以,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应该怎样保护我们手中的这些文具呢?(指生自由回答,引导生养成整理文具的好习惯。)

5.【课件出示早起上学的图片】,引导生直观感知。(可举迟到的例子相对比。)

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应该养成怎样的好习惯?师相机播放《上学歌》。

课件出示生字:早 校

(1)齐读生字、同桌互读生字。

(2)【师出示早晨的太阳、早晨上学、鲁迅刻在课桌上“早”的图片】,并相机拿出生字卡片,帮助学生直观感知“早”的含义及识记生字。(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早”字。)

(3)【出示学校、校园、校服的图片】,使生认识“校”字。

6.师范读后四行。

三、寓教于乐,深化情感

1.【师课件出示把文具摆放整齐、整理书包的图片】,老师说前半句,生填空。

我会把文具_________。(摆放整齐)

我会自己_________。(整理书包)

2.师引导生朗读句子,并试着练习说话。

3.在生活中,你是怎样爱护你的学习用品的?(指生自由回答)【师相机出示干净的书包、包上书皮的书、把书本的卷边弄平、睡觉前整理好书包的图片】,仿照刚才的练习,帮老师填空。

我会保持书包_________。

我会给书本包上_________。

我会每天睡觉前_________好书包里的东西。

4.小组合作讨论,动手整理书包,把文具摆放整齐。

5.师生评比。

四、分享方法,巩固识字

1.课件出示:早书刀尺本

(1)以多种方式朗读生字。(开火车读、男女生读、小组读)

(2)观察生字,我们应该怎么写这个字呢?(请生分享写字方法,师总结:给生字宝宝组一个词语;注意它在田字格中的占格;猜谜语的方式记住生字。)

2.根据刚才同学们分享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

3.师指导易错的生字:

(1)“早”:日字头略小略扁,下面的“十”横要写得长一些,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2)“书”:第一笔横折略小,第二笔横折钩略宽,竖要写在竖中线上,点不碰到横折。

(3)“本”:竖要写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短横不碰到撇和捺。

4.师范写,请同学们注意笔顺,一边看一边说笔画的名称。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的姿势。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给爸爸妈妈介绍自己是怎样整理书包的。

【板书设计】

小书包

好朋友:课本 铅笔

↓ ↓

作业本 转笔刀

上课→静悄悄

下课→不乱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