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预拌混凝土早期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来源:爱够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预拌混凝土早期裂缝的 原因及防治措施 口广东电白二建工程有限公司 邓伟昭 随 篓 混凝土发生.出现在混凝土浇筑后半 小时至4小时之间,此时混凝土并未 完全凝结产生强度而失去塑性。大家 知道,大流动性混凝土(一般为泵送混 现象在钢筋直径较大和混凝土保护层 厚度不足时表现得尤为明显。另外.在 施工过程中如果钢筋绑扎不好、模板 沉陷、移位时也会出现此类裂缝。 预防的措施是在满足泵送和施工 工程质量稳定性尤其是耐久性认识的 提高,预拌混凝土以其技术经济上的 优越性.尤其是稳定可靠优良的质量 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随之而 凝土)在初凝失去塑性前,由于振动和 重力的作用,其中的粗骨料始终处于 自由体状态。由于粗骨料的表观密度 (一般在2.7O左右)大于水泥砂灰浆的 表观密度”(一般在2.2O左右.掺加粉 煤灰时可能更小),在自身重力的作用 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混凝土坍落度. 施工过程中不能漏振、过振.并且在第 一来的是.建设工程中使用预拌混凝土 出现质量事故的现象也很多.其中常 见而突出的是混凝土裂缝问题,尤其 是表面系数大的板墙及大体积混凝土 次振捣后间隔一段时间(视混凝土 拌合物凝结情况)进行第二次复振.再 用抹子压实收光。如果产生这种裂缝. 在混凝土终凝前将裂缝用木抹平压 实、搓毛、可使裂缝愈合。 尤为突出.混凝土由于施工工艺、方法 不当而造成的混凝土早期裂缝的问 下粗骨料下沉.而水泥灰浆上升。粗骨 料的这种沉落一直持续到混凝土拌合 物失去塑性为止。当这种沉落受到钢 筋、预埋件等的抑制时就会出现裂缝. 一题.在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和施工单 位之间引起了很多纠纷。在这些裂缝 2.混凝土早期塑性收缩裂缝 这类裂缝大多出现在表面系数大 的较薄的结构,如现浇楼板、道路、地坪 中.如果技术措施得当是不会出现的, 或是即使出现也不会影响结构物的外 观和使用功能。 众所周知.混凝土是由固、液、气 般沿板或梁的上层钢筋走向出现. 深度一般只达到钢筋表面为止。这种 ● 三者相结合而成的非均质材料,其裂 缝形成原因错综复杂.它与混凝土的 材料组成、配合比、气候条件、施工工 艺、养护条件等息息相关.还包括构筑 物的约束条件等。本文仅就工程实际 中遇到的情况对预拌混凝土早期裂缝 的成因以及预防略加说明。 1.混凝土拌和物沉降5l起的 垡 这种裂缝大多是在采用大流动性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且审国磲没{萄辅  等混凝土构筑物.且出现在混凝土初终 凝之间.深度一般不超过10mrn.多在 表面出现.形状不规则、长短宽窄不一, 呈放射状,而且混凝土表面大多形成一 层约数毫米厚的 硬壳 而下部混凝土 仍有较大塑性。道路混凝土的这类裂缝 大多沿横断面方向。这类裂缝若不加以 处理和加强养护.将会成为混凝土硬化 后收缩应力的集中点和 突破口 ,局部 裂缝将会贯穿整个混凝土结构.部分裂 缝也将达到构筑物厚度1/3~1/2的深 度,对于道路混凝土则大多形成贯穿整 个横断面的贯穿裂缝。 此类裂缝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混凝 土表面水分蒸发很快.形成较大的湿 度梯度。表面混凝土失水收缩(预拌混 凝土的用水量一般比现场拌合大,大 多占混凝土总体积的17% ̄20%),而 此时混凝土强度趋近于零.根本不能 抵抗这种变形应力而导致开裂。 预拌混凝土较之传统现浇搅拌混 凝土相比.出现该类裂缝的频率较高 的原因,是预拌混凝土自身的固有特 点:(1)为满足可泵性或施工要求.出 机时的坍落度及砂率均比普通现场拌 合混凝土大得多。(2)预拌混凝土大多 使用减水剂。据有关资料显示.掺减水 剂的混凝土同普通混凝土相比.其3 小时泌水量较小.甚至只有普通混凝 土的40%.这样混凝土内部水分更不 易补充表面水分蒸发损失。(3)在气温 高明使用缓凝剂和粉煤灰等掺合料 凝结时间偏长.水分特别容易散失。而 且粉煤灰等掺合料的使用.混凝土的 粘聚性和保水性均有提高.内部水分 更加难以补充表面。 预防的办法是混凝土采用尽可能 小的坍落度、控制缓凝剂的用量和掺 合料用量,同时浇注后及时覆盖养护。 对于道路混凝土,笔者经过数年的工 程经验,粉煤灰用量不宜超过40Kg (指非干硬性混凝土),同时在浇注后 要尽早尽快覆盖养护。 构筑物出现塑性收缩如能及时发 现并在终凝前进行二次收光.然后及 时覆盖洒水养护即可。对于对外观要 求高的如道路等构筑物.如果二次抹 光仍不能达到要求.可将表层混凝土 刮去.用同配比砂浆(混凝土配比扣除 石子),进行二次磨压收光处理,均能 达到较好效果 混凝土的后期性能如 耐磨性等均无影响。 一般的沉降裂缝和塑性收缩裂缝 都属于非结构性裂缝,对结构性能无大 影响。GB50164--93<混凝土质量控制 标准>中也有明确规定,塑性沉降裂缝 和收缩有时也没有明量界限.交织在一 起。混凝土本身的材料组成、配合比虽 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笔者 就遇到这样情况:两支施工队伍使用同 配比混凝土在两个作业面同时施工道 路混凝土.上午8:00开始浇注至下午1: oo左右.有一个作业面有近40m,300 平方出现大面积塑性收缩裂缝。而另一 作业面却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这从侧面 说明施工工艺与环境条件(养护情况) 对混凝土非结构性裂缝起着较大作用。 3.大体积混凝±的温度裂缝 众所周知.水泥水化属放热反应. 且在3天内释放热量大部分水化热. 而混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对于大体 积混凝土.产生的大量内部水化热不 易散发.内部温度不断上升.而表面散 热快.温度较低.内外形成温度梯度。 内部混凝土热胀产生压应力.外部混 凝土产生拉应力,当此拉应力超过此 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便使混凝土 产生裂缝开裂。预防的措施首先是尽 可能减水水泥用量.使用缓凝剂推迟 温度峰值和峰值出现问题.必要时进 行表面覆盖保温.降低内外温度梯度, 笔者曾于夏季施工某大型地下室底 板,该底板设计为C40s8 总方量 2200m3.泵送施工。该底板中心部位约 301112,厚度达3.3m、近1000m3,属典型 大体积混凝土。笔者使用的胶结材料 总量为370kg525 ̄P.O水泥、60KgII级 粉煤灰及31Kg膨胀剂。理论计算混凝 土内部最高温度为74 ̄C,考虑到内外 温差可能突破25℃ 故在收光压实后 采用一层塑料薄膜二层草包覆盖保温 的办法来减小温差。该工程实测内部 最高温度为69 ̄C(出现在第56h).混 凝土表面温度为48"C。温差控制得很 好,混凝土未出现一条裂缝。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混凝土设计 强度等级越来越高,相应地混凝土水 泥用量也越来越大,导致柱、墙板这些 所谓非大体积混凝土构筑物在施工、 防护措施不当的情况下.也容易出现 温度裂缝。 综上所述.混凝土早期裂缝的形成 原因是多方面的.并非全部是由混凝土 本身造成的,也不是不能避免的。但是 其防治远非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商一家 所能够胜任.还需要施工单位甚至设计 等单位的共同协作。例如对于大体积混 凝土温度裂缝的防治.如果能采用60 天强度甚至90天强度作为验收依据, 将可以加大粉煤灰等掺合材的掺量.大 幅度降低水泥用量.从而减小混凝土内 部温度峰值并延迟出现时间.这对防止 温度裂缝是非常有利的。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