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分级诊疗制度推动中民众对分级诊疗认知现状及对策

来源:爱够旅游网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第19卷第07期

109

·临床研究·

分级诊疗制度推动中民众对分级诊疗认知现状及对策

李俊机,陈雅柔,孙刚*

(南方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摘要:了解我国分级诊疗制度推动的过程中,民众对于分级诊疗的了解程度。同时通过分析所知数据进行分级诊疗模式行政构建,以及给予

相应的对策推动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的发展。

关键词:分级诊疗制度;民众;对策;GBM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R472.9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j.cnki.1671-3141.2019.07.075

本文引用格式:李俊机,陈雅柔,孙刚.分级诊疗制度推动中民众对分级诊疗认知现状及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07):109.

1 研究方法、设计与资料来源

1.1 研究方法

此次调研采用对医患人员问卷调研和访谈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借助于有关文献的查阅,加深分级诊疗、配套制度、实施状况和遇到的问题的认识,并进一步展开调查。问卷的设置以“个人基本信息”、“了解程度与配套制度”、“评估效果与”三大板块组成。

1.2 研究设计

本次分级诊疗研究设计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设计,前期在广泛阅读国内外专著以及德尔菲专家法的支持下,进行了问卷设计。中期实地调研采用知识宣讲和问卷调研相结合的形式进一步了解分级诊疗制度的知识。

1.3 调查对象

本次调研佛山顺德、广州白云、深圳龙华、韶关,以线下问卷与访谈为主、以线上问卷与访谈为辅,分三级、二级、乡镇卫生所、社区街道卫生站共走访62家医院,患者大众523人,共500份数据报表,经过两轮访谈得到访谈记录分析与原始数据。

2 基本信息情况分析

2.1 受访者基本信息情况

问卷中涉及被调查人员的基本情况,这 5 种基本情况分别是:

性别、年龄、学历、月收入以及医疗负担方式。本论文将从职业、月收入这两点入手,分析不同人群对分级诊疗的看法。

2.2 分级诊疗影响因子

分级诊疗包括四个环节: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各个环节制度不同,环节间交叉配合又需要不同主体之间的联动配合,然而由于医方行政、医药费用等,患方认知、收入等多层次的原因,实际在很多层面上影响着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

2.3 社会大众对分级诊疗的看法态度

在技术、服务、便民程度等问题有所改善的情况下,58.88%的

群众支持分级诊疗的实施,但由于国内的竞争机制与其他国情,41.12%的人认为分级诊疗要想实施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从实地调研和网络调研的结果来看,政府对于分级诊疗的宣传和落实力度仍有待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服务质量等亟待提高,同时双向转诊中存在的对接、信息交流、利益纠纷问题也亟待解决。

3 基于量化研究的分级诊疗模式行政构建(GBM)

3.1 3.1.1 分级诊疗必备要素

诊疗科目与医疗机构的功能相匹配

不能强制要求必须所有疾病都在基层首诊,而应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的难易程度迚行分级疾病的分级在轻、重、缓、急治疗的难易程度基础上,还应该考虑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应该开展哪些服务、能够提供哪些服务,进行动态调整[1]。3.1.2 合理的卫生资源布局

首先需保障基层意义和三甲等意义的检查结果的互认,提高医疗检查的效率建立区域检验中心。一方面将一类社康中心设置检验设备,形成区域内的检验中心,形成“基层检验+医院诊断”的模式。引入第三方检验中心,整合社会资源,提高服务效率。本方案的优势是,免除政府的医疗设备财政采购压力,提高基层医疗

基金项目:此项目为2018年广东省攀登计划资助项目:分级诊疗制度推动中民众对分级诊疗认知现状及对策 项目编号为pdjhb0110。作者简介:李俊机(1998-),男,汉,广东省广州市,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卫生事业管理;陈雅柔(1998-),女,汉,广东省广州市,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卫生事业管理。通讯作者*:孙刚(1975-),男,讲师,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卫生经济与管理。

服务机构的医疗能力,减轻社康的检查设备的空间呾财政负担。

3.2 3.2.1 评价指标

转诊率

单位时间内,转诊病人数占接诊总人数的比例,例如某医院一年之内门诊总人次是10000人次,其中转到上级医院为50人次,其上转率为:50/10000。3.2.2 上转率

本研究界定上转率等于社匙卫生服务机构向上级医院转诊的病人人次不低于社匙卫生服务机构门诊总人次的比例。上转率过低可能反映社匙卫生服务机构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等而不愿意转诊,在某种程度上和某种情况可能延误病人的病情。3.2.3 下转率

下转率是评价双向转诊机制的重要指标,下转率有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一种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受上级医院向下转诊转诊的总人数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总人次的比例;另一种方法是上级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的总人数比上级医院就诊总人次。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同时在查阅了相关文献以及最新的新闻报道之后,提出了一些适合当今医疗环境的一些建议,如下:

4.1 加强分级诊疗的宣传力度

调查数据显示,近半数人不仅不了解分级诊疗,甚至从未听说

过这一名词,这极大地反映了分级诊疗制度的宣传缺失。

4.2 4.2.1 缩小医院认知差距、整体提升医院水平

完善全科医学生培养制度

与大型医疗机构和专科医疗机构不同,基层医疗机构规模小,科室少,但民众常见病、多发病涉及的专科远不止妇幼内外等这些,因而基层医疗机构需要技术过硬的全科医生[2]。但我国目前举办医学门类专业的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有280余所,其中有63所院校开设全科医学课程,只有27所高校全科医学课程由全科医学系承担,其他院校则由预防医学、卫生管理学以及其他学科来完成;我国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师资力量队伍中100%接受全科医学培训的仅有6个省,20%的省份只有一半的师资力量接受过全科医学培训;多数带教的临床兼职教师缺乏培养全科医生经验……以上种种原因制约着全科医学的发展,限制了全科医生的

培养,更使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提升困难重重[3]

。4.2.2 完善医生管理制度、改进就医体验

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提升了民众才会拥有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心,才会自发基层首诊。加大力度支持全科医生的培养,增加基层优质卫生人才的供给能从根本上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是推行分级诊疗制度所行政策中的重中之重。政府应该加大对全科医学的支持和宣传力度,培养出能与大医院专科医生相提并论、平起平坐的一支服务团队。应进一步研究建立医生的学历、晋职及其待遇体系,形成与大型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人才相并行的独立体系。同时在医疗器械和医护培养上增加投入,改善疗护环境。参考文献

[1] 󰀃黄迪,陈一虹,李杨,黄杨,等.新医药改革对基层医院医护人员的影

响调查[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0):396-398.󰀃[2] 󰀃周瑞,赵琨,齐雪然.我国目前分级诊疗工作中的几个关键环节探讨[J].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0):1116-1119.󰀃[3] 󰀃黄琦程,陆方,陈雯,等.医院患者对分级诊疗的认知调查及意愿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6,30(07):1-3+34.󰀃

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